学术投稿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郑雄伟;姜志华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红细胞压积和NHI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 <0.05).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纤溶酶原激活物、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6、12、24 d NHI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合理用药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门诊中消化系统疾病部分患者不合理用药状况,为进一步倡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社区门诊就诊的268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不合理用药资料.结果 268例患者常用药物占前三位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f--49(10.06%)、H2受体拮抗剂f=48(9.86%)和促胃动力药f=48(9.86%),应用药物中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前三位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f=28(15.82%)、H2受体拮抗剂f=25(14.12%)和促胃动力药f =23(12.99%).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因素为长期或超疗程用药f=33(14.41%)和超剂量用药f =29(12.66%).产生不合理用药主要根由为不重视药品说明书的阅读f=55(16.18%)、不了解疾病本质f =46(13.53%)和医疗过程中缺少合理用药的必要指导f=45(13.24%).结论 社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状况,应及时进行相关的合理用药倡导教育.

    作者:鞠永红;方宗君;杨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的基本情况、并发症、症状缓解、子宫异常及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子宫异常发生率及子宫肌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明显,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冷洪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64排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64排CTA与3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学资料、手术资料,以手术为基准,比较64排CTA与3D-DSA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35例患者共计发现动脉瘤38个,其中单个动脉瘤患者有32例,2个动脉瘤患者有3例,动脉瘤平均直径为(17.6±1.5) mm;3D-DSA检出动脉瘤38个,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64排螺旋CTA动脉瘤检出37个,漏诊1个,假阳性1个,两者对动脉瘤检出率分别为100.0%、97.4%,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可应用的一种无创影像检查手段,能将其作为动脉瘤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大部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以直接参照64排螺旋CTA的诊断结果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饶子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应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药物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他汀药物进行二级预防,结合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服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好70例(58.33%),依从性差50例(41.67%);依从性差组年龄大于依从性好组,经济能力差、缺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知识及存在他汀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50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50例.中医组采用加味牵正散内服联合马蓖散外敷,配合针刺运动、闪火罐法.西医组用强的松口服配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甲钴胺穴位注射的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治疗方案相联合.7d为1疗程,3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疗效、Portmann评分及平均起效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西医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的Portmann评分明显较中医组高(P<0.01).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治疗起效时间分别为(11.7±1.8)d、(12.5±2.0)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起效时间为(6.2±1.1)d明显早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相对单一中医治疗或者单一西医治疗有着更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彦君;毕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奥拉西坦治疗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确诊的120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静脉滴注.比较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MoCA评分)和巴氏指数(B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MoCA评分及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MoCA评分及BI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及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在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同时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药物不良反应小,适用于老年认知障碍患者.

    作者:胡怡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宫、腹腔镜改进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腹腔镜改进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医院采用宫、腹腔镜传统手术治疗因输卵管梗阻或输卵管积水所致的不孕症患者共6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经宫、腹腔镜改进手术治疗的因输卵管梗阻或输卵管积水所致的不孕症患者共124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输卵管通畅情况,随访1年后的患者妊娠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自然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辅助生殖宫内妊娠、异位妊娠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改进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对恢复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余焯波;邹晓红;张旗炘;胡方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关节镜术后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关节镜术后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行关节镜清理术KOA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术后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SS评分)及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经治疗,2组膝关节VAS评分均明显下降,HS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后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可有效缓解KOA患者膝关节疼痛,有助于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恢复.

    作者:潘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评价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TR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的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8月31日.纳入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TRS的RCT文献10篇,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RCT数据的Meta分析采用Excel软件和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结果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TRS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05,95% CI(0.76,1.44),P>0.05];但阿立哌唑引起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氯氮平(P<0.05或P<0.01).结论 现有临床证据表明,阿立哌唑治疗TRS的疗效与氯氮平相仿,但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

    作者:单锋;梁俊;徐亚运;柳杨;曹银;夏清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结果比较

    目的 对比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结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诊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对比观察2种检查方法检查患者前壁、下壁、侧壁及心肌缺血的情况.结果 心电图检出前壁缺血31例:其中T波倒置11例,ST段抬高1例,ST段降低19例;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27例,LCX犯罪血管4例.LAD病变率高于LMCA、LCX、RCA.心电图检出下壁缺血8例:其中ST段抬高3例,ST段降低5例;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2例,LCX犯罪血管1例,RCA犯罪血管5例.RCA病变率高于LMCA、LAD、LCX.心电图检出侧壁缺血11例,均为ST段降低;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3例,LCX犯罪血管6例,RCA犯罪血管2例.LCX病变率高于LMCA、LAD、RCA.心电图检出13例,均为ST段降低;冠脉造影显示:LMCA犯罪血管8例,LAD犯罪血管4例,LCX犯罪血管1例.LMCA病变率高于LAD、LCX、RCA.结论 心电图可定位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变情况,且结果与冠脉造影符合,具有临床诊断指导价值.

    作者:周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比2组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爱丁堡由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再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血肿清除率、ADL评分高于对照组,SSS评分、再出血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率、ADL评分均较高,再出血发生率、病死率较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比较好,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凌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Wellens综合征心脏骤停患者抢救存活1例

    患者女,83岁,因“反复胸痛3年,再发加重1天余”于2013年5月10日入院.有冠心病、高血压、高心病、病窦综合征、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病史.入院前2个月发作2次心前区痛伴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伴意识丧失、跌倒、尿失禁、四肢抽搐,每次发作约1 min,神智可自行恢复.动态心电图曾发现阵发性窦房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原发性ST-T改变;心电图曾发现交界性逸搏心律.胸闷、胸痛反复再发1天余,每次持续数分钟至10余分钟,可自行缓解,伴休息时气促.入院前约1个月心脏彩超:左房增大(38 mm),左室稍增大(左室舒张末直径51 mm),左室肥厚伴左室顺应性减退,三尖瓣及主动脉瓣中度返流,二尖瓣及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入院心率88次/min.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胸前导联无明显ST-T改变;血肌酐162μm mol/L,血钾5.83 mmol/L,肌钙蛋白T 25.72 pg/ml(正常范围:0~14 pg/ml).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3)病窦综合征;(4)2型糖尿病;(5)肾功能不全;(6)高钾血症;(7)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入院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静脉注射呋塞米40 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胰岛素12 U静脉滴注降血钾.约2h后心率降至44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T波改变,呈Wellens综合征2型改变.患者拒绝转至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及必要时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及可能的起搏器植入术.

    作者:喻红;杨小燕;王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医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12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基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对2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临床总结分析,手术时间≥3 h、非层流室、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诱发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在切口感染方面,试验组患者发生率为0.83%低于常规组患者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51,P=0.0309).结论 通过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与落实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秀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某院抗肿瘤药物应用现状及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6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等按药品类型和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细胞毒素类抗肿瘤药物应用多,其中比卡鲁胺片DDDs高,消癌平针的销售金额大.结论 医院抗肿瘤药使用情况基本符合肿瘤治疗原则.

    作者:程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破碎QRS波和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破碎QRS(fQRS)波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纳入医院收治的CHF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BNP、hs-CRP水平.对比CHF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静息时心室率、6 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静息时心室率、6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与hs-CRP呈正相关(r=0.476,P=0.012).结论 fQRS波与血清hs-CRP在临床诊断CHF中具有高度相关性,相较于单一检测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欧凛;张冰;陈龙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调查与合理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对2017年3-6月所有使用PPI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评判.结果 14 605例出院患者中使用PPI患者1 267例(8.68%),其中胃肠外科高,281例(22.18%),神经内科次之,126例(9.94%).使用率居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重症医学科74例(85.06%),普外胃肠科281例(41.38%),心胸外科65例(35.52%).随机抽查的300例病例中,PPI使用不合理117例,不合格率为39.00%;外科科室明显高于内科科室,分别为57.00% (171/300)和43.00% (129/300);预防性用药高于治疗性用药,分别为58.67% (176/300)、41.33% (124/300).从不合理分类来看,无适应证用药高,超疗程用药次之,分别为36.75%、31.62%.结论 医院PPI使用不合理情况较不理想,临床药师应该加强外科预防性使用PPI监管,并重点监管无适应证与超疗程用药.

    作者:邹莉;唐艳;朱璀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炎性反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注射治疗,参照组采用头孢他啶静脉注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参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9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92,P<0.05).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炎性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应谨慎应用.

    作者:余秋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我院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的构建、管理与优化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的构建、管理与优化的效果,为我国大型综合医院门诊药房现代化自动配药系统的构建管理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介绍该院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的构建(智能拆零摆药机、自动整盒发药机)及介绍自动化配药系统模式药房的药事管理,探讨提高配药系统工作效率的优化措施,并评价该院自动化配药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 优化后,智能拆零摆药机药品种类由35种增加至47种,同时加快了每张处方拆零药品平均落药时间;自动整盒发药机药品种类由302种增加至357种,机器药槽利用率由69.58%提高至80.25%.在处方总数增加的情况下,自动整盒发药机直发处方率升高,患者高峰期平均候药时间缩短,机器调配内差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可以满足大型综合医院的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工作需求,不断优化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陈靖辉;梁灿华;梁玫;尧献赏;陈炳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乳核片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初步研究

    目的 建立乳核片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乳核片中代表性药物丹参、当归、赤芍、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建立了乳核片中所含以上4味药材TLC鉴别方法,薄层色谱中斑点明显,特征成分分离度好,色谱带清晰,阴性成分无干扰.结论 本试验所确定的TLC鉴别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乳核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欧阳林旗;肖小芹;邓桂明;向彪;陈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肝硬化患者生化项目检验的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生化项目检验的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2组患者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2组白蛋白(ALB)、总蛋白(TP)、直接胆红素(DBL)、总胆红素(TBL)、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等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DBL、TBL、γ-GT、ALP、AST、TBA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ALB、TP、A/G值、CHE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项目检验能准确地反映肝硬化患者的机体肝功能,同时还能为临床治疗和预防肝硬化提供一定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期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