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治疗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5例

韦书凡

关键词:综合治疗, 老年, 单纯性,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报告
摘要:我院1993~1996年共治疗老年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5例,经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和艾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动物实验采用12月龄雌性大鼠6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针刺组和艾灸组;采用摘除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症的模型,造模3个月后治疗3个月,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性激素水平、骨小梁等观测针刺和艾灸的疗效.临床研究选择骨质疏松女性患者3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艾灸组各15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检查腰椎骨密度.结果经针刺、艾灸或雌二醇治疗后,S-AKP、U-Ca/Cr、U-HOP/Cr较模型组分别有所下降;S-E2、S-BGP较模型组升高(p<0.05~0.01);骨小梁与髓腔的宽度比值,针刺、艾灸和雌二醇较模型组接近正常.30例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治疗前和治疗后,针刺和艾灸组分别提高1.95%和2.43%.结论针刺、艾灸和雌二醇三者的作用无明显差异,针灸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献祥;吴明霞;吴炳煌;章志安;钱松涛;李俐;林薇;郑良朴;林久茂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脱位

    我科自1995年应用夏和桃教授研制的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骨盆不稳定性骨折脱位11例,效果满意.

    作者:刘桂云;苏会灵;赵建勇;刘洪禄;李国;高树芬;时忠霞;赵冬梅;郭红月;史兰俊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非金属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干骨折32例

    作者研制了非金属单侧外固定支架[1],并将其用于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擎东;江伦发;宣庆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髋臼底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央型脱位

    我们从1990~1998年收治陈旧性髋臼底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央型脱位38例,经手术折页式截骨,克氏针固定,术后牵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罗民;李福;刘天戟;刘乃杰;吴晓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椎管次环扩大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

    我院于1995~1997年采用椎管次环扩大术治疗25例早期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啸雄;张红承;刘俊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自1991年6月~1996年12月我院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骨折29例,Dick钉27例,CD内固定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

    我科采用颌枕牵引、手法按摩、神经阻滞及中药等方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良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72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秦同来;刘巨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梨状肌综合征100例

    笔者在俄罗斯卫生部康复中心工作4年中诊治腰臀腿病患者2317例,其中有梨状肌损伤症状者506例,排除腰臀部其它疾患并发梨状肌损伤,单纯梨状肌综合征149例.现对149例中治疗系统、资料完整、并随访半年以上的100例报告如下.

    作者:干德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脉络宁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选取中药脉络宁静脉注射,配合俯卧位飞燕式腰背肌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麒;张浩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本院1993~1997年采用手术治疗1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汪益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所见与术前影像不一致的探讨

    我科自1984年以来,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取得满意疗效,同时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影像医学检查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剑;沈勇强;梁立;江正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断裂4例

    股骨干骨折采用髓内针固定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严或术后管理不当,将造成髓内针断裂,手术失败.现对近年来收集髓内针断裂4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邵建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骶封后手法兼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年来我们应用骶管封闭后手法推拿及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诸葛天瑜;程栋;周海艇;周前;王西迅;孙捷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足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作者在门诊发现11例未经治疗的足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遗留严重的足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晋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75例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X线、CT、MRI及腰椎管造影)变化特点.结果经平均30个月的随访,非手术治疗29例,优良率33.3%,手术治疗46例,优良率90%.结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方式以破碎游离型为主,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作者:张世民;蒋位庄;周卫;刘昱彰;张禄堂;李星;章永东;黎作旭;兰吉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颈前后路分期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我院自1991年8月以来对同时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和明显间盘后突压迫颈髓的12例脊髓型颈椎病(CSM)病人采用前、后路分期联合手术,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胡思斌;姜淑华;崔青;尹同珍;刘志波;王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颈痛的中药治疗与微循环关系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颈痛对微循环的影响及痹痛消的疗效.方法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的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痹痛消组)和对照组(颈复康组).采用常规微循环测定方法,观测了应用痹痛消和颈复康冲剂治疗前后根型颈椎病疼痛及微循环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分值均明显减少,两组间治疗前后疼痛积分的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943,p<0.05),治疗组疼痛的缓解优于对照组.治前两组微循环异常者分别高达80%和77%,治后微循环状况改善,特别是流态积分明显降低(t=2.3628和2.904,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总态积分降低显著,而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型颈椎病微循环异常者高达80%,其疼痛与微循环障碍有关,痹痛消治疗的镇痛作用与微循环的改善有关.

    作者:刘秀芹;李金学;向昌菊;程爱华;王尚全;蔡静怡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哈氏棒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

    目的总结哈氏棒在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中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87例均采用哈氏棒治疗.其中62例予以椎板切除减压及/或切开硬脊膜探查脊髓,25例行棘突打孔钢丝固定双棒,65例做了自体植骨融合术.结果 48例经1~11年随访,平均5年4个月,22例完全康复,有14例发生各种并发症.结论哈氏棒是一种符合生物力学的内固定器材,具有较强的纵向撑开力,能使骨折脱位得到很好复位,但亦具有一些缺点,如术中能做到置钩前预制好骨孔,并将哈氏棒预弯成与伤段脊柱相应的生理弧度,加用钢丝固定双棒,行后路植骨融合,术后使用支架保护,严格无菌操作等,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立忠;钟国荣;黄碧玲;吴培增;张建新;陈学明;徐皓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综合治疗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5例

    我院1993~1996年共治疗老年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5例,经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韦书凡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Dick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

    目的对3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Dick内固定器固定脊椎的方法治疗,评价该手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中完全性脊髓损伤15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23例.根据脊椎的棘突与椎体在X线片上的关系,在术中确定Dick钉在关节突处进针点上的矢状面和水平面上的进针方向,未用X线机辅助.在减压复位后,用Dick内固定器把受损脊椎固定.结果脊椎和椎体复位率达83.5%,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恢复Ⅱ级53.3%,Ⅰ级26.7%,0级2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恢复Ⅳ级43.5%,Ⅲ级56.3%.结论在手术中不用X线机辅助,根据确定的矢状面和水平面上的进针方向,用Dick内固定器固定受损的胸腰椎,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马延周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