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恩耀;宋瑶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观察比较2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评估时间为(0.8±0.1)min短于对照组的(2.6±0.6)min,抢救时间为(39.1±8.2)min短于对照组的(59.2±10.1)min(P均<0.01),抢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抢救过程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具有显著的抢救效果,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能够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颖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及Hp根除率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兴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宫颈注入纳米碳混悬液检测前哨淋巴结(SLN)在早期宫颈癌转移预测及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初治患者80例,术前所有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注入纳米碳混悬液,观察、识别黑色染区SLN并加以剔除,同时对盆腔淋巴结(PLN)进行MRI扫查,记录SLN、PLN转移区域及分布枚数,然后行全子宫切除术+PLN清扫术治疗,比较SLN、PLN转移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SLN转移检出率为97.5%,PLN为9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SLN转移共226枚,其中闭孔区占65.5% 、髂外占23.0% 、髂内占8.0% 、髂总占2.6% 、其他占0.9%;其PLN转移共408枚,其中闭孔区占68.6% 、髂外占18.9% 、髂内占8.8% 、髂总占2.7% 、其他占1.0%,SLN、PLN的转移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宫颈癌患者的SLN、PLN病理转移情况在检出率及分布情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腹腔镜下注入纳米碳混悬液检测SLN安全、可靠、可行,值得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和诊断中加以应用.
作者:刘怡;向延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中药成分退热贴在预防既往热性惊厥儿童再次发热时出现惊厥的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于医院儿科急诊的患儿116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2组均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及对症处理,中药治疗组加用中药贴.于就诊后的3 d内每4~6小时监测2组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是否出现发热惊厥(门诊时告知惊厥表现)、惊厥出现的次数、惊厥持续多久停止、惊厥出现时患儿的体温及手足的冷热情况.结果 中药治疗组复发抽搐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37.9%(P<0.05).中药治疗组复发抽搐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惊厥复发时2组肛温及腋下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时2组在四肢末梢循环情况上无差异,也表明机体中枢体温上升期中枢易放电而抽搐发作.结论 中药成分退热贴预防惊厥有效,同时相比输液治疗的疼痛刺激及口服药物的味觉刺激具有较好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文斌;陈强;苏小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氯胺酮属于新型非巴比妥类拟交感静脉麻醉药物,除了常规的麻醉镇痛作用之外,其还有脑保护、抗炎、超前镇痛、解除支气管痉挛的效果,有类似抗抑郁药物的生物活性,有着起效迅速、麻醉时间短、抑制呼吸轻微、兴奋循环等多种优点,在麻醉手术特别是小儿麻醉中应用广泛. 但是客观来讲,氯胺酮还有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其能够产生一种分离麻醉的状态,表现为浅镇静、僵直状、遗忘,使患者在术中进入梦境,甚至出现幻觉. 虽然还未明确氯胺酮对脊髓的损害机制和程度,但是血脑障碍研究发现,该药物有着神经毒性的表现. 临床研究表明,氯胺酮不仅可用于手术前、手术中麻醉诱导,还能够应用于麻醉处理的延续和维持,尽管该药物有着和其他麻醉药物一样的不良反应,但是仍然是目前医学上常使用的麻醉药物之一.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和效果,希望能够为氯胺酮的更好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显效率及术后复发率,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子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实施安全药物管理期间医院外科、内科临床用药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未实施安全药物管理的本院外科、内科临床用药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用药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用药差错发生率、用药缺陷发生率及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前后药物过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用药差错发生率、用药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药物过期率低于实施前.结论 加强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临床用药护理的差错率及缺陷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庾银彩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联合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治疗的DKA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观察2组DKA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及胰岛素(RI)日均用量(7、24 h),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4%(P<0.01);观察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7、24 h RI用量(20.18±5.26)U、(31.78±8.51)U均少于对照组的(22.28±6.17)U、(35.67±9.35)U(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联合中医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联合水乐维他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联合水乐维他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比较2组退热时间、疱疹溃疡愈合时间、咽充血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溃疡愈合时间、咽充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水乐维他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利巴韦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患儿易配合治疗,临床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胡雪珂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抗生素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使用抗生素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4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与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明确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结果 所选的84例患者中,涉及到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质反应、二重感染等.结论临床使用抗生素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应当对不同的抗生素种类和不良反应种类进行分析,按照规定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健康安全.
作者:王明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病眩晕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病眩晕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压及眩晕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1.15%(P<0.01);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眩晕程度分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病眩晕效果显著,利于血压的控制,改善眩晕症状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东旭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6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2.91%,低于对照组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王翠翠;武素宁;陈越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血压状况以及心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前2组LVESD、LADD、LVEED及LV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心电图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电图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SBP、DBP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BP、DBP及心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BP、DBP及心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状况以及超声心电图指标变化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马瑞畅;谢成云;郑方希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对心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选取未干预前300份病历作为参照组,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选取干预后300份病历作为试验组,对2组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作比较.结果 试验组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5.00%(P<0.01);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不合理用药因素相对性的例数明显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让临床药师参与到临床治疗中,可提高心内科用药的合理性.由于医师对各因素的干预效果存在差异,对其重复给药、配伍禁忌等情况具有较优的干预效果.
作者:苏诗淳;魏余莺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的作用.方法 将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为回顾性资料,观察组临床药师全程药学服务,观察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药师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费用及药物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0%,低于对照组的89.0%(P<0.01);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观察组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1.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依从性良好,观察组对药师满意度高.结论 临床药师共同参与路径管理能有效控费,优化治疗方案,可作为临床药师工作切入点.
作者:彭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慢性支气管炎采用盐酸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析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呼吸道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2、SaO2数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SaO2数值高于对照组,PaCO2数值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哮鸣音、喘息、咯痰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呼吸道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采用盐酸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比阿培南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注射,观察组采用比阿培南注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细菌培养阳性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7.18%(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0.26%(P<0.05).结论 比阿培南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叶志强;闫桦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基础治疗均相同,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加用炎琥宁治疗.观察2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 d内体温正常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6±1.4)d,短于对照组的(3.7±1.5)d(P<0.01);观察组3 d内体温正常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1).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A、B 2组,每组32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对2组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pH]予以监测;判定患者临床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观察并处理患者临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B组各项血气指标(PaCO2、PaO2、SaO2、pH)均优于A组(P<0.01或P<0.05);B组临床指标(HR、MAP、RR)均低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病率为0,低于A组的12.50%(P<0.05).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不仅具有抢救效果佳、并发症少的优势,还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昌;杨远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各项症状改善时间,为期半年的随访了解患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 高于对照组的76.1%(P<0.01),下腹坠痛、腰骶骨疼痛、白带异常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经半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4.3% 低于对照组的17.4%(P<0.05).结论 宫颈炎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