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沈华;郭金鸿;李全康;赵岗;徐虎

关键词:妇科, 子宫动脉栓塞, 出血, 前置胎盘, 宫颈癌
摘要: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术(TUAE)对妇科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行TUAE治疗的患者47例,其中12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出血而行TUAE,9例由于完全性前置胎盘须行终止妊娠而行TUAE,26例由于宫颈癌化疗而行TUAE.结果 出血患者行TUAE治疗后,出血状况大大改善甚至完全停止;前置胎盘者经TUAE后,均顺利引产或剖宫产,术时出血较少;宫颈癌经灌注化疗结合TUAE后,22例患者得到不同程度临床缓解,缓解率达84.6%(22/26).结论 TUAE应用于妇科多种疾病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经MRI、超声诊断的单纯性侧脑室扩张、活产无异常的胎儿30例为扩张组,再选取同时期经MRI、超声诊断的正常胎儿20例为对照组.在所有胎儿出生后,分别在其3、6与12个月时进行定期随访,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采用GDS(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以此来对胎儿出生后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出生后12个月与出生后3个月时GDS评分对比得到改善,差异显著(P<0.05);出生后12个月与出生后6个月时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单侧侧脑室扩张与双侧侧脑室扩张G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帆;周芳;赵国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目的 分析抗生素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使用抗生素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4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与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明确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结果 所选的84例患者中,涉及到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质反应、二重感染等.结论临床使用抗生素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应当对不同的抗生素种类和不良反应种类进行分析,按照规定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健康安全.

    作者:王明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IB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IBS症状总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治疗前,2组IBS症状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BS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BS患者采取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临床病症改善,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肠内营养护理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护理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 将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行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血清淀粉酶、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IL-6、APACHE-Ⅱ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2组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IL-6、APACHE-Ⅱ评分数值较治疗前降低,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IL-6、APACHE-Ⅱ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低,血清白蛋白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行肠内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还可加快炎性反应消退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A、B 2组,每组32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对2组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pH]予以监测;判定患者临床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观察并处理患者临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B组各项血气指标(PaCO2、PaO2、SaO2、pH)均优于A组(P<0.01或P<0.05);B组临床指标(HR、MAP、RR)均低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病率为0,低于A组的12.50%(P<0.05).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不仅具有抢救效果佳、并发症少的优势,还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昌;杨远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七氟醚和异丙酚维持麻醉对心肌保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和异丙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吸入和异丙酚泵注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于麻醉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1)、12 h(T2)、24 h(T3)测定cTnI、CK-MB浓度,观察比较2组效果.结果 2组患者从T1开始cTnI、CK-MB浓度较T0时均升高(P<0.01),T2时达高峰,T3时又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T0(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TnI和CK-MB在各时点均明显较低(P<0.01或P<0.05);观察组正性肌力药用量较对照组减少(41μg/kg vs 49μg/kg).结论 七氟醚维持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优于异丙酚,可减少正性肌力药用量,是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作者:王文法;孙林凤;王鹤;杨涛;马永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严重皮肤黏膜损害患者184例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致严重皮肤黏膜损害的常见致敏药物及临床特点,为合理防治药源性严重皮肤黏膜损害提供参考.方法 从药物品种、临床表现等方面对医院上报的严重皮肤黏膜损害病例1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4例严重皮肤黏膜损害患者用药涉及101种药物,其中抗菌药物所致多,其次为非甾体抗炎药.患者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78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3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9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22例,其他型重症药疹24例,平均潜伏期(7.67±8.71)d.结论 为减少严重的药源性皮肤黏膜损害,医务人员应了解常见致病药物品种及其临床表现,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也应进行自我监测.

    作者:卢志品;曹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股髋关节撞击征的髋关节镜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髋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髋关节撞击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股髋关节撞击征患者15例,于髋关节镜下行骨赘切除+盂唇修复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末次随访时的撞击试验阳性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α 角和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髋关节镜治疗股髋关节撞击征疗效确切,具有术口小、术后恢复快、关节功能好等优势.

    作者:陈少健;肖诗梁;朱道信;蔡幸健;邹隆强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促进脑部的供血供氧,保护神经细胞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少媚;黄中权;邹爱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下肢骨折患者在进行椎管内麻醉前应用地佐辛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进行椎管内麻醉前10 min静脉滴注地佐辛(5 mg/ml)2 ml,对照组在进行椎管内麻醉前1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 ml.观察2组分别在安静平卧位时(T1)、体位摆放时(T2)、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T3)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HR、MAP的变化情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VAS、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时的VAS、NSS评分较T1、T3时高(P<0.01);2组间比较,观察组T2时VAS、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HR、MAP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时的HR、MAP数值较T1、T3时高(P<0.01).2组比较,观察组T2时HR、MAP数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在进行椎管内麻醉之前合理注射地佐辛可有效减轻患者在体位摆放时的疼痛,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恩耀;宋瑶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变化.结果 护理后,2组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数值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视力、前房角深度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较护理前增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视力、前房角深度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郭霞;王慧;齐培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各项症状改善时间,为期半年的随访了解患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 高于对照组的76.1%(P<0.01),下腹坠痛、腰骶骨疼痛、白带异常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经半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4.3% 低于对照组的17.4%(P<0.05).结论 宫颈炎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小剂量等比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小剂量等比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实施手术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等比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和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或P<0.01);观察组麻醉剂量少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小剂量等比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麻醉剂用量,麻醉起效快,对患者伤害也比较小,可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进行应用.

    作者:彭兰飞;苍成友;刘品泛;赵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手术治疗闭合性十二指肠胰腺外伤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闭合性十二指肠胰腺外伤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闭合性十二指肠胰腺外伤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例发生C级胰外瘘,2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经治疗后终痊愈,1例手术次日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随访结果显示生还患者未发生肠梗阻,预后良好.结论 闭合性十二指肠胰腺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同时采取有效的并发症预防措施能够使术后并发症得到控制.

    作者:周斌;李永智;吕铁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临床药师在儿童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的作用.方法 将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为回顾性资料,观察组临床药师全程药学服务,观察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药师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费用及药物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0%,低于对照组的89.0%(P<0.01);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观察组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1.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依从性良好,观察组对药师满意度高.结论 临床药师共同参与路径管理能有效控费,优化治疗方案,可作为临床药师工作切入点.

    作者:彭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霉菌性阴道炎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阴道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2.81%(P<0.01);观察组排尿痛、腰腹疼痛、白带异常以及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巧芬;田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行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痛人流术实施麻醉复合应用丙泊酚、地佐辛的效果.方法 依据麻醉方式,将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术的女性120例分为单药组和复合组,每组60例.单药组单纯以丙泊酚展开麻醉,复合组以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展开麻醉,观察比较2组麻醉效果,苏醒、恢复定向力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复合组麻醉优良率为98.33%,高于单药组的83.33%(P<0.01);复合组苏醒、恢复定向力时间短于单药组,VAS评分低于单药组(P均<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5.0%vs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实施麻醉时,复合应用丙泊酚、地佐辛麻醉效果优越、安全性高.

    作者:尹玉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病原菌筛查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肺炎支原体(MP)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病原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000例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RSV与MP感染情况检测,观察病原菌检出情况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菌检出率.结果 RSV感染率与M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中支气管肺炎及支气管哮喘感染率高,且以1~5岁患儿感染为主.结论 RSV联合MP筛查可促进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提高,对双重感染漏检不足有效弥补,二者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及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且以年龄在5岁以下儿童为主,临床应高度重视.

    作者:仝慧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及意义.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阴道镜活检及术后石蜡病理诊断,并对其病理类型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 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为97.50%,2种检查方法对比的数据无差异(P>0.05).经术后石蜡病理诊断后宫颈鳞状细胞癌160例、宫颈腺癌21例、宫颈腺鳞癌10例、宫颈小细胞癌2例、宫颈腺肉瘤3例、宫颈癌肉瘤1例、宫颈恶性PEComas 1例、神经内分泌瘤2例.而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后宫颈鳞状细胞癌155例、宫颈腺癌21例、宫颈腺鳞癌15例、宫颈小细胞癌2例、宫颈腺肉瘤3例、宫颈癌肉瘤1例、宫颈恶性PEComas 1例、神经内分泌瘤2例;其中误诊5例,主要是将宫颈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宫颈腺鳞癌.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可出现漏诊现象,尤其是对原位癌Ⅰa期宫颈癌患者,为此在临床上对CINⅢ或CINⅢ累及腺体患者,需高度警惕宫颈早期是否存在浸润癌.

    作者:梅长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卡前列甲酯栓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前2 h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对照组不放置,2组其他手术方法相同,观察2组宫颈扩张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颈面部及前胸出现红色丘疹等麻醉不良反应.结论 卡前列甲酯可缩短无痛人工流产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翠伶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