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英
目的 观察术前系统性肺康复训练联合氨溴索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60例和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50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术前系统性肺康复训练,2组均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术后1个月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咳嗽峰流速(PCF)、呼气峰值流量(PEF)],随访3个月比较2组生活质量[癌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FVC、FEV1、PCF、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FVC、FEV1、PCF、PEF水平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幅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QLQ-C30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系统性康复训练联合氨溴索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效果良好,对改善其近期预后状况有益.
作者:赵文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风险护理对院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危重患者86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控制组及常规组各43例,控制组患者采用风险护理控制管理,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院内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卫生合格情况.结果 控制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40%,护理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07%,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空气质量、病区卫生及相关人员手部卫生情况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培训及规范化把控,对降低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及理解,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均有明显益处.
作者:彭万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的副神经节瘤,好发于成人 ,多见于40~50岁,儿童很少见,另外,女性患者要明显多于男性患者,这可能与女性因月经失血而男性肺活量较大能耐受慢性缺氧有关 . 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左、右侧发生率均等,双侧发病少见,或伴有鼓室、迷走神经等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或同时发生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癌等.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诊断比较困难. 此外,颈动脉体瘤与颈动脉关系密切,且血供丰富,极易出血,一旦确诊,主张立即手术切除,以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颈动脉体瘤是外周化学感受器瘤的一种, 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颈动脉体的外鞘,从组织发生上来讲颈动脉体来源于外胚层与神经管之间的神经嵴,属于副神经组织,故又称副神经节瘤. 颈动脉体瘤在临床上是一种散发、少见的疾病,有文献报道在颈动脉肿瘤中其所占的比例为 0. 03%,在头颈部肿瘤中所占比例为0. 22% [1-2]. 其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引起体内血液成分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以使颈动脉体代偿增生,从而形成肿瘤,这是目前认为颈动脉体瘤的发病原因[3]. 颈动脉体瘤的生长速度缓慢,多数良性,但也可以发生恶变,恶性诊断依据一般是肿瘤发生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或术后复发[4].
作者:赵燕芹;王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06例,其中采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MTX)化疗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7.29±2.23)分高于对照组的(70.2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应首选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进行治疗,其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鲁吉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儿科病房收治的HSP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肤紫癜、腹痛、关节肿痛、肾脏损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HSP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海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均分2组各44例.介入治疗组进行脑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手术治疗组进行切除动脉内膜的手术治疗.比较2组脑分水岭梗死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6个月后脑梗死复发率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结果 介入治疗组脑分水岭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0,P<0.05).干预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均低于干预前,且介入治疗组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6个月后脑梗死复发率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均低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介入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俊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对比分析2组BNP、PaO2、PaCO2及肺动脉压力变化.分析NYHA心功能分级与BNP关系及BNP与LVEF、LVEED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BNP、PaCO2及肺动脉压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a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NP升高2例少于观察组的7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越高其BNP水平也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阳性检出率也明显增高.通过BNP水平与心脏结构、功能指标行直线相关分析,发现BNP与LVEF呈负相关(r=-0.867,P<0.05),当LVEF越低,其BNP水平就越高.血浆BNP与LVEED呈正相关(r=0.198,P<0.05).结论 BNP水平改变在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不仅能够作为诊断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指标,还能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作者:陈纯;肖艳君;唐春利;吴忠辉;蒋杰瑾;陆玲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呋塞米联合甘露醇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水肿体积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水肿体积为(15.26±6.32)ml小于对照组的(21.84±5.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3,P=0.000).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4,P<0.05).结论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均能用于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但托拉塞米临床疗效更高,能明显减小脑水肿体积,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民权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耳穴埋豆护理,比较2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第一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腹胀及辅助通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能恢复肠功能,促进患者早期排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等优势,获得了患者的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宝川;赵惠芬;陈掌珠;卢米英;吕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疏肝愈疡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予疏肝愈疡汤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6.27%(P<0.05).经随访,观察组复发1例(1.69%)低于对照组11例(18.64%)(P<0.05).结论 疏肝愈疡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治疗效果较好,且后期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胡成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各61例.研究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2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0,P<0.05).术前1 d 2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5 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5 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少,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牟啸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精索静脉曲张(VC)结扎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VC患者7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2组手术前后精子质量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前2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均较术前显著升高,精子畸形率显著下降,且腹腔镜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结扎精索内静脉数量、保留静脉数量、保留淋巴管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复发率、鞘膜积液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VC结扎手术能够更好地保护静脉以及淋巴管,且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下降,可以作为VC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李智强;陈锦添;陈从其;林云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红蓝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多西环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蓝光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8%,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蓝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可有效提升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秀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某院药房外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为医院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药学部对药房外的41个科室的备用药品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药房外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基本上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数不符、不同种类药品混放或未按批号顺序有序摆放、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药品过期等.结论 持续改进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同时对药品管理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和宣传,大限度地保证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吴紫娟;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侵袭性真菌感染(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和炎性反应等,念珠菌和曲霉菌是常见的病原体[1].大多数IFI发生在儿童[2] ,特别是具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儿童及早产儿[3]. IFI在儿童中有很高的致病率和致死率,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抗真菌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儿童. 三唑类药物是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此类药物临床应用广、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兆艳;张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治疗3.0~4.5 h的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发病3.0~4.5 h的脑梗死患者78例,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5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依照rt-PA 0.90 mg/kg计算剂量,先行外周静脉团注总剂量的10%,1 min后将rt-PA总剂量的90%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滴注1 h.将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6 h、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比较.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90 d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6 h、24 h、7 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90 d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2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3.0~4.5 h的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可靠.
作者:贾立明;武卫周;景永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4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中保温管理,对比2组患者的体温及凝血功能.结果 手术前2组患者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2组患者的PT、APTT及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 h,观察组患者的PT、APTT及TT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中保温能在手术过程中有效保持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体温,保护凝血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刘嘉璐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PU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各200例.单药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单药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溃疡径长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溃疡径长及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PU的效果满意,可明显缩小溃疡径长,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蔚莎;张鹏;刘立侠;王玉琼;张文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泌尿系统感染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微生物检验工作,观察患者感染的具体情况、单一病原菌分布情况与混合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经过检测存在单一病原菌感染与混合病原菌感染,其中单一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与屎肠杆菌,混合病原菌主要为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菌.结论 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微生物检验工作可有效确定患者病原菌感染类型,并依此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赖寒光;林先娘;江峰;吴海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密闭式留置针在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参与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的受试者分两周期进行研究,第一周期采用直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148例),第二周期采用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138例),对比2种不同类型密闭式留置针的重新置管率、疼痛情况.结果 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的重新置管率为28.26%(39/138)高于直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的11.49%(17/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1,P<0.01).Y型密闭式20号留置针的疼痛评分为(2.02±0.69)分高于埋置有型密闭式22号留置针患者的(1.87±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1,P<0.05).结论 22号直型密闭式留置针重新置管率较低,且患者疼痛值低,将其用于生物等效性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章秀锦;许安有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