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万容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研究组接受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免疫功能,包含CD4+/CD8+、CD8+、CD4+、CD3+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8+低于对照组,CD4+、CD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8+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提升免疫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一飞;孙英男;欧文辉;秦昂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2日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196例,根据预防措施实施与否分为2组,每组98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药物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实施物理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措施.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10%低于对照组的1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急诊介入治疗、深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药物抗凝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积极的物理治疗联合药物预防措施可减少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急诊介入治疗、深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作者:广清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5-FU联合伊立替康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用于结肠癌晚期的治疗疗效较好,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聂宁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7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例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7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疾病诊断的依据、发病特点,选择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法,并评估其疗效.结果 根据突发下腹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双合诊可及宫旁压痛的肿块,以蒂部明显,盆腔彩超证明附件区有包块,临床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75例患者发现育龄期女性多发,手术可采用腹腔镜,据患者术中具体情况选取卵巢手术方式,手术疗效满意,71例病理为良性,22例为畸胎瘤.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只要拟诊卵巢肿瘤蒂扭转,应急诊手术治疗,结合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情况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术中结合卵巢是否全部坏死、患者的要求及病史酌情考虑切除范围.
作者:黄睿;汪延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术前系统性肺康复训练联合氨溴索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60例和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50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术前系统性肺康复训练,2组均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术后1个月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咳嗽峰流速(PCF)、呼气峰值流量(PEF)],随访3个月比较2组生活质量[癌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FVC、FEV1、PCF、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FVC、FEV1、PCF、PEF水平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幅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QLQ-C30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系统性康复训练联合氨溴索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效果良好,对改善其近期预后状况有益.
作者:赵文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良性BPH患者随机分为TURP组和开放组各32例.对比2组手术指标、疗效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URP组手术时间、导管留置及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手术前的各项疗效指标(Qmax、PVR、IPSS、Q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改善,但TURP组改善程度大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R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治疗良性BPH效果卓越,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同时还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采用该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大大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另外,采用该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乐骏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TCD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10日-2017年10月11日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0例,均接受TCD检查,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对不同梗死面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9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灶的总异常率为85.56%(77/90),其中大面积梗死组49例患者中异常43例,异常率为87.76%;小面积梗死组41例患者中异常34例,异常率为82.93%.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患侧的收缩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均慢于健侧,大脑后动脉患侧的收缩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均快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TCD技术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杜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同期与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3日-2016年11月2日在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6例,通过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分为2组各33例.观察组采取同期手术,对照组采取分期手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各项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时间和住院总天数短于对照组,手术总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形成、假体周围感染及发热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WOMAC骨关节炎指数、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关节活动度、WOMAC骨关节炎指数、HSS膝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相当,分期手术安全性相对更高,但同期手术更能够节省治疗费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再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08,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及细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感染次数、再感染病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病情,预防再感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红;周训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只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予四妙勇安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大行走距离、踝肱指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05,P<0.05).观察组大行走距离和踝肱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00,P>0.05).结论 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增大患者的大行走距离和踝肱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建;陈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 d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7,P<0.05).2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及PEF相比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恶心、头晕、皮疹、咽喉刺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6%,与对照组的10.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1,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理想,有助于降低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施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将6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开腹式手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急性肠梗阻症状患者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实施小肠内排列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20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产妇分为3组:A、B组各67例,C组66例.A组给予0.5%布比卡因1.2 ml+2%利多卡因,B组给予0.5%布比卡因1.5 ml+2%利多卡因,C组给予0.5%布比卡因2.0 ml+2%利多卡因.观察3组产妇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10 min(T2)和15 min(T3)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3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高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根据改良Bromage运动评分判断3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3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产妇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10 min和15 min SBP、SpO2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阻滞高平面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小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不良反应11例(16.42%),B组出现不良反应15例(22.39%),C组出现不良反应29例(43.94%).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术中适宜的剂量为1.5 ml,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予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喘憋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71,P<0.05).研究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103,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的喘憋状态,有效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手指撕脱离断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治疗,改良组在再植术中采用改良神经修复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效果、手指感觉恢复及外观缺陷.结果 改良组手指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28,P<0.05);改良组手指感觉恢复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72,P<0.05);改良组手指总缺陷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00,P<0.05).结论 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改良神经修复术式能有效恢复手指各项功能,手指感觉及外观均恢复良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铭铭;蓝春祎;韦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3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情况,同时,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能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殷贤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40例(EB组),另选择同期入选普通支气管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的IgG、IgA、IgE等免疫球蛋白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等炎性因子水平.比较2组的免疫球蛋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比较EB组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EB组的IgG、IgA、IgE等免疫球蛋白水平和IL-4、IL-5、TNF-α、IL-1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组急性发作期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处于高水平状态,与慢性咳嗽转归密切相关.
作者:陈艳;田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肾功能及血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1%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伟;陈吉琼;林森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06例,其中采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MTX)化疗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7.29±2.23)分高于对照组的(70.2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应首选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进行治疗,其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鲁吉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有效ADR报告227例,分析给药途径、涉及药品、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结果 静脉滴注是引起ADR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抗菌药物及中成药是引起ADR的高发药物,其余依次为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等;ADR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1.18%,消化系统占10.89%;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钠、银杏叶注射液等所致ADR较多.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重点监测严重的ADR,根据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陈康娜;余田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