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刘伟;陈吉琼;林森钦

关键词:硝苯地平, 尿毒症血液透析, 高血压
摘要: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肾功能及血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1%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麻醉方案,观察组患者于气管插管诱导前10 min给予右美托咪啶(生理盐水稀释至4μg/ml)0.5μg/kg静脉泵注10 min,术中以0.4μg/(kg·h)静脉泵注维持;对照组患者泵注生理盐水.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T1~T4时段的MAP和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5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6~T8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于麻醉诱导前给予适量的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不仅能够稳定患者的MAP和HR水平,而且术后镇痛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树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风险护理对院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风险护理对院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危重患者86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控制组及常规组各43例,控制组患者采用风险护理控制管理,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院内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卫生合格情况.结果 控制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40%,护理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07%,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空气质量、病区卫生及相关人员手部卫生情况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培训及规范化把控,对降低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及理解,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均有明显益处.

    作者:彭万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PU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各200例.单药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单药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溃疡径长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溃疡径长及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PU的效果满意,可明显缩小溃疡径长,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蔚莎;张鹏;刘立侠;王玉琼;张文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类代谢的影响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试验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脂糖水平,采用Karnofsky评分评定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9%稍高于对照组的9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较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高,生活质量较高,对糖脂代谢影响小,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赵志雄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 分析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2日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196例,根据预防措施实施与否分为2组,每组98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药物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实施物理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措施.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10%低于对照组的1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急诊介入治疗、深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药物抗凝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积极的物理治疗联合药物预防措施可减少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急诊介入治疗、深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作者:广清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只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予四妙勇安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大行走距离、踝肱指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05,P<0.05).观察组大行走距离和踝肱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00,P>0.05).结论 四妙勇安汤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增大患者的大行走距离和踝肱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建;陈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TCD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TCD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10日-2017年10月11日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0例,均接受TCD检查,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对不同梗死面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9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灶的总异常率为85.56%(77/90),其中大面积梗死组49例患者中异常43例,异常率为87.76%;小面积梗死组41例患者中异常34例,异常率为82.93%.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患侧的收缩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均慢于健侧,大脑后动脉患侧的收缩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均快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TCD技术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杜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5-FU联合伊立替康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用于结肠癌晚期的治疗疗效较好,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聂宁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美托咪定与神经阻滞联合方案,对照组给予B超引导下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中收缩压、心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和心率的高值低于对照组,低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完成手术,观察组镇痛程度评分为(1.67±0.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3±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与神经阻滞联合在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手术中镇痛效果较好,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亚丁;王韵;王翠宝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治疗3.0~4.5 h的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发病3.0~4.5 h的脑梗死患者78例,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5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依照rt-PA 0.90 mg/kg计算剂量,先行外周静脉团注总剂量的10%,1 min后将rt-PA总剂量的90%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滴注1 h.将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6 h、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比较.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90 d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6 h、24 h、7 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90 d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2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3.0~4.5 h的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可靠.

    作者:贾立明;武卫周;景永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改良神经修复术式在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手指撕脱离断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治疗,改良组在再植术中采用改良神经修复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效果、手指感觉恢复及外观缺陷.结果 改良组手指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28,P<0.05);改良组手指感觉恢复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72,P<0.05);改良组手指总缺陷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00,P<0.05).结论 手指撕脱离断再植术中改良神经修复术式能有效恢复手指各项功能,手指感觉及外观均恢复良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铭铭;蓝春祎;韦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菌药物用药宣教,观察组积极实施临床药物干预,并合理建立抗菌药物分级制度,对2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当、超适应证用药、药品更换频繁及用法使用不当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在促进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起着重要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临床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同时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医院急诊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溶栓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溶栓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12h内血管再通率、心肌酶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溶栓组患者12 h内血管再通率为80.0%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2,P<0.05).溶栓组患者CK峰值、CK-MB峰值低于常规组患者,达到峰值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血管再通率较高,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作者:程云飞;罗志彩;张自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精索静脉曲张(VC)结扎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VC患者7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2组手术前后精子质量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前2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均较术前显著升高,精子畸形率显著下降,且腹腔镜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结扎精索内静脉数量、保留静脉数量、保留淋巴管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复发率、鞘膜积液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VC结扎手术能够更好地保护静脉以及淋巴管,且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下降,可以作为VC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李智强;陈锦添;陈从其;林云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乌苯美司片致大便失禁1例

    患者,男, 76 岁,于 2017 年 5 月确诊为右肺中叶鳞癌( T2 N0 M0 IB期) ,2017年7月开始规律行GP方案化疗.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心脏早搏病史5年,平素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苏州俞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61002,国药准字H20103315)5 mg,每天1 次;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610026,国药准字Z10950026)5 g口服,每天3次,控制良好. 无其他特殊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作者:贾东丽;郭龙;井慧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再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08,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及细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感染次数、再感染病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病情,预防再感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红;周训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某院药房外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药房外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为医院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药学部对药房外的41个科室的备用药品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药房外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基本上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数不符、不同种类药品混放或未按批号顺序有序摆放、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药品过期等.结论 持续改进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同时对药品管理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和宣传,大限度地保证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吴紫娟;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卵巢肿瘤蒂扭转75例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7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例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7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疾病诊断的依据、发病特点,选择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法,并评估其疗效.结果 根据突发下腹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双合诊可及宫旁压痛的肿块,以蒂部明显,盆腔彩超证明附件区有包块,临床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75例患者发现育龄期女性多发,手术可采用腹腔镜,据患者术中具体情况选取卵巢手术方式,手术疗效满意,71例病理为良性,22例为畸胎瘤.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只要拟诊卵巢肿瘤蒂扭转,应急诊手术治疗,结合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情况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术中结合卵巢是否全部坏死、患者的要求及病史酌情考虑切除范围.

    作者:黄睿;汪延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儿童体内的药动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和炎性反应等,念珠菌和曲霉菌是常见的病原体[1].大多数IFI发生在儿童[2] ,特别是具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儿童及早产儿[3]. IFI在儿童中有很高的致病率和致死率,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抗真菌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儿童. 三唑类药物是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此类药物临床应用广、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兆艳;张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研究组接受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免疫功能,包含CD4+/CD8+、CD8+、CD4+、CD3+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8+低于对照组,CD4+、CD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8+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提升免疫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一飞;孙英男;欧文辉;秦昂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