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飞;罗志彩;张自云
目的 分析某院药房外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为医院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药学部对药房外的41个科室的备用药品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药房外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基本上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数不符、不同种类药品混放或未按批号顺序有序摆放、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药品过期等.结论 持续改进药房外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同时对药品管理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和宣传,大限度地保证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吴紫娟;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医院儿科流感疑似病例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解热、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金刚烷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发热等不适症状,缩短流感病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芳;匡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常规组各34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常规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常规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常规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0,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术后住院时间较短,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中心药房患者退药原因,总结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分析医院中心药房退药患者600例的退药资料,对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构成比.结果 退药主要原因为患者出院或转科、药物不良反应、医嘱调整、医嘱输入错误、不合理用药、患者死亡和取消检查等.结论 医院应采取措施规范退药程序,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降低退药率,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作者:梁斯敏;陈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南通市通州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结果 精神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多有结核病临床症状,病情多严重,病灶范围广,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结论 精神病患者是结核病高发人群,精神病科医师和结核病科医师必须加强合作,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瞿向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4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中保温管理,对比2组患者的体温及凝血功能.结果 手术前2组患者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2组患者的PT、APTT及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 h,观察组患者的PT、APTT及TT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中保温能在手术过程中有效保持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体温,保护凝血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刘嘉璐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88例,按照是否同时加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单纯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试验组44例患者同时加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和随访观察2组卵巢恶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及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盆腔疾病发生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4,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同时加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可有效降低个体患者卵巢良、恶性疾病及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
作者:朱丽;昌艳霞;杜桂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 d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7,P<0.05).2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及PEF相比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恶心、头晕、皮疹、咽喉刺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6%,与对照组的10.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1,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理想,有助于降低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施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0例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40例为CIN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经阴道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3组入选者进行检查,比较3组入选者常规超声图像特征、超声弹性成像表现情况及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 对照组宫颈呈圆柱状且回声比宫体稍高,宫颈管位于中央呈强带状回声;宫颈癌组不同分级患者的超声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Ⅰa期主要表现宫颈回声不均匀,部分可见点片状低回声或高回声;Ⅰb期及以上形态不规则、宫颈内有不均质回声肿块、宫颈明显增大、宫颈管消失.对照组宫颈大部分呈绿色,极少部分呈红色与兰色,且宫颈管与宫颈浆膜层均呈红色;CIN组宫颈普遍呈绿色,少部分呈兰色或红色,且宫颈管与宫颈浆膜层均呈红色,部分可见兰色;宫颈癌组大部分宫颈呈兰色,少部分呈绿色或红色,部分宫颈浆膜层连续性中段.宫颈癌组弹性成像评分为1分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及CIN组;宫颈癌组弹性成像评分为3分、4分、5分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CIN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组患者弹性成像评分为1分的人数占比明显高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期与Ⅰb期患者弹性成像评分为4分的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Ⅰa期;而Ⅱa期患者弹性成像评分为5分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Ⅰa期以及Ⅰb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宫颈癌的一种无创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芳;欧阳靖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泌尿系统感染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微生物检验工作,观察患者感染的具体情况、单一病原菌分布情况与混合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经过检测存在单一病原菌感染与混合病原菌感染,其中单一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与屎肠杆菌,混合病原菌主要为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菌.结论 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微生物检验工作可有效确定患者病原菌感染类型,并依此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赖寒光;林先娘;江峰;吴海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在小儿哮喘疾病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哮喘患儿100例,并依据随机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将常规护理组作为对照组,将健康教育组作为试验组.观察2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半年内哮喘复发次数、病情知情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92,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半年内复发次数远远少于对照组,病情知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64,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临床效果更加显著,通过了解病情常识,提高治疗与护理依从性,从而显著降低哮喘的复发率,减少住院时间,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患儿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杨丽娟;刘黎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根据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降压方案,服药后血压均控制于≤140/90 mmHg.治疗组另给予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动态血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随访显示,2组患者的白天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夜间血压及24 h平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早期曾出现轻度头晕2例,口干1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治疗后期未再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后2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治疗组患者的TESS评分为(3.01±0.58)分,对照组患者的TESS评分为(3.12±0.45)分.2组患者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加用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治疗,有利于血压控制和情绪改善.
作者:李琪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研究组接受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免疫功能,包含CD4+/CD8+、CD8+、CD4+、CD3+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8+低于对照组,CD4+、CD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8+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提升免疫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一飞;孙英男;欧文辉;秦昂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予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喘憋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71,P<0.05).研究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103,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的喘憋状态,有效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菌药物用药宣教,观察组积极实施临床药物干预,并合理建立抗菌药物分级制度,对2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当、超适应证用药、药品更换频繁及用法使用不当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在促进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起着重要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临床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同时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风险护理对院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危重患者86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控制组及常规组各43例,控制组患者采用风险护理控制管理,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院内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卫生合格情况.结果 控制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40%,护理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07%,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空气质量、病区卫生及相关人员手部卫生情况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培训及规范化把控,对降低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及理解,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均有明显益处.
作者:彭万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5-FU联合伊立替康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用于结肠癌晚期的治疗疗效较好,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聂宁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羟乙基淀粉130/0.4静脉预注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择期行剖宫产孕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匀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对照组匀速输注乳酸钠林格液500 ml,然后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期根据血压监测情况必要时静脉注射麻黄碱.比较2组患者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麻黄素应用总量、孕产妇血压心率变化、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2组剖宫产孕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黄碱总量少于对照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剖宫产手术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预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能稳定母体的血流动力学,有效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雪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消瘀康胶囊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后早期急性疼痛肿胀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物理疗法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消瘀康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胀消退和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瘀康胶囊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疗效确切,给药途径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立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PU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各200例.单药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单药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溃疡径长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溃疡径长及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PU的效果满意,可明显缩小溃疡径长,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蔚莎;张鹏;刘立侠;王玉琼;张文臣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