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

牟啸东

关键词:腹腔镜, 穿孔性阑尾炎, 血清降钙素原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各61例.研究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2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0,P<0.05).术前1 d 2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5 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5 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少,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肾上腺素在重症哮喘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肾上腺素在重症哮喘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比较2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HR、RR低于对照组,SaO2、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肾上腺素可以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结局,为进一步使用这种药物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叶贵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TCD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TCD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10日-2017年10月11日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0例,均接受TCD检查,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对不同梗死面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9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灶的总异常率为85.56%(77/90),其中大面积梗死组49例患者中异常43例,异常率为87.76%;小面积梗死组41例患者中异常34例,异常率为82.93%.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患侧的收缩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均慢于健侧,大脑后动脉患侧的收缩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均快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TCD技术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杜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儿童体内的药动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和炎性反应等,念珠菌和曲霉菌是常见的病原体[1].大多数IFI发生在儿童[2] ,特别是具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儿童及早产儿[3]. IFI在儿童中有很高的致病率和致死率,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抗真菌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儿童. 三唑类药物是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此类药物临床应用广、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兆艳;张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的副神经节瘤,好发于成人 ,多见于40~50岁,儿童很少见,另外,女性患者要明显多于男性患者,这可能与女性因月经失血而男性肺活量较大能耐受慢性缺氧有关 . 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左、右侧发生率均等,双侧发病少见,或伴有鼓室、迷走神经等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或同时发生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癌等.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诊断比较困难. 此外,颈动脉体瘤与颈动脉关系密切,且血供丰富,极易出血,一旦确诊,主张立即手术切除,以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颈动脉体瘤是外周化学感受器瘤的一种, 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颈动脉体的外鞘,从组织发生上来讲颈动脉体来源于外胚层与神经管之间的神经嵴,属于副神经组织,故又称副神经节瘤. 颈动脉体瘤在临床上是一种散发、少见的疾病,有文献报道在颈动脉肿瘤中其所占的比例为 0. 03%,在头颈部肿瘤中所占比例为0. 22% [1-2]. 其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引起体内血液成分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以使颈动脉体代偿增生,从而形成肿瘤,这是目前认为颈动脉体瘤的发病原因[3]. 颈动脉体瘤的生长速度缓慢,多数良性,但也可以发生恶变,恶性诊断依据一般是肿瘤发生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或术后复发[4].

    作者:赵燕芹;王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消痹止痛贴敷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消痹止痛贴敷膏与穴位贴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消痹止痛贴敷膏外敷患处,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贴外敷患处.2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分别于疗程开始及结束记录其疼痛分值(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所有患者未出现皮肤严重过敏现象,无病例脱落.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3,P<0.01).结论 消痹止痛贴敷膏可减轻肩周炎患者的局部疼痛,且疗效优于穴位贴敷治疗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涛;矫健鹏;岳小强;陆文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经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急性巨大肺脓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急性巨大肺脓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巨大肺脓肿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咳嗽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17.78%),包括感染2例、呼吸衰竭2例及心律失常4例,观察组出现并发症1例(2.22%),其发生了感染.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结论 对急性巨大肺脓肿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高热不退等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王静海;叶翔;庞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精神病合并结核病7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精神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南通市通州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结果 精神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多有结核病临床症状,病情多严重,病灶范围广,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结论 精神病患者是结核病高发人群,精神病科医师和结核病科医师必须加强合作,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瞿向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类代谢的影响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试验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脂糖水平,采用Karnofsky评分评定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9%稍高于对照组的9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较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高,生活质量较高,对糖脂代谢影响小,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赵志雄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疏肝愈疡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愈疡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予疏肝愈疡汤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6.27%(P<0.05).经随访,观察组复发1例(1.69%)低于对照组11例(18.64%)(P<0.05).结论 疏肝愈疡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治疗效果较好,且后期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胡成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颅内感染患者156例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为颅内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7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56例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毒性脑/脑膜炎患者101例(病脑组),化脓性脑/脑膜炎患者26例(化脑组),结核性脑膜炎29例(结脑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结果 3组患者发热、头痛、精神症状及脑膜刺激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癫痫发作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化物、ADA、白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脑脊液性状(包括颜色、透明度)、白细胞分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型颅内感染临床表现相似,部分颅内感染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需根据不同颅内感染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仔细分析,综合考虑以大可能作出正确判断.

    作者:徐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06例,其中采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MTX)化疗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7.29±2.23)分高于对照组的(70.2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应首选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进行治疗,其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鲁吉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妇产科围术期头孢呋辛合理应用研究

    目的 对妇产科围术期头孢呋辛合理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418例,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9例,观察组于术前0.5 h给予头孢呋辛2.0 g静脉滴注,手术结束后再次予头孢呋辛2.0 g静脉滴注.对照组于术前和术中均进行头孢呋辛治疗,手术结束后进行头孢呋辛滴注,每次4.0 g,每天1次,连续滴注3 d后将滴注用药改为口服.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发病率、手术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头孢呋辛使用量,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发病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9.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围术期的患者对头孢呋辛进行合理使用,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发病率和手术切口感染率,同时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头孢呋辛的使用剂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池志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20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产妇分为3组:A、B组各67例,C组66例.A组给予0.5%布比卡因1.2 ml+2%利多卡因,B组给予0.5%布比卡因1.5 ml+2%利多卡因,C组给予0.5%布比卡因2.0 ml+2%利多卡因.观察3组产妇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10 min(T2)和15 min(T3)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3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高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根据改良Bromage运动评分判断3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3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产妇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10 min和15 min SBP、SpO2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阻滞高平面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小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不良反应11例(16.42%),B组出现不良反应15例(22.39%),C组出现不良反应29例(43.94%).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术中适宜的剂量为1.5 ml,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耳穴埋豆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耳穴埋豆护理,比较2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第一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腹胀及辅助通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能恢复肠功能,促进患者早期排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等优势,获得了患者的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宝川;赵惠芬;陈掌珠;卢米英;吕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CVA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流量(PEFR)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2组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PE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P<0.05).结论 临床中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对患儿肺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磊;袁瑞鸿;温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脑血管介入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均分2组各44例.介入治疗组进行脑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手术治疗组进行切除动脉内膜的手术治疗.比较2组脑分水岭梗死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6个月后脑梗死复发率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结果 介入治疗组脑分水岭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0,P<0.05).干预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均低于干预前,且介入治疗组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6个月后脑梗死复发率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均低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介入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管狭窄程度,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俊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钬激光碎石联合肾盏憩室颈切开在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钬激光碎石联合肾盏憩室颈切开在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肾盏憩室结石患者24例,均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联合肾盏憩室颈切开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24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4~128(89.2±19.8)min,术中出血量为34~186(67.2±15.2)ml,住院时间为4~9(5.6±0.3)d,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复查,结石清除率达到100%.随访6~24个月,症状彻底消失23例,症状显著缓解1例.IDV复查结果提示,肾盏憩室彻底消失10例,肾盏憩室显著缩小13例,24个月后肾盏憩室结石复发1例.结论钬激光碎石联合肾盏憩室颈切开在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中应用价值高,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烨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PDCA理论在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督查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PDCA循环工具对该院重点监控药品开展合理用药督查,通过专项点评,探索合理用药督查的新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0-12月(非干预组,n=151)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住院归档病历进行专项点评,分析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通过合理用药绩效考核惩奖措施、引进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等干预后;选择对2017年4-6月(第1轮PDCA组,n=150)与2017年7-9月(第2轮PDCA组,n=222)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住院归档病历进行专项点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点评2016年10月-2017年9月的住院病历523例,其中不合理病历110例.第1轮、第2轮PDCA组不合理用药率分别为19.3%、14.4%,明显低于非干预组的32.5%,且第2轮PDCA组低于第1轮PDCA组(P<0.05).结论 PDCA循环工具可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刘猛;乐文清;叶晓磊;严家菊;卞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PU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各200例.单药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单药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溃疡径长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溃疡径长及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PU的效果满意,可明显缩小溃疡径长,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蔚莎;张鹏;刘立侠;王玉琼;张文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 d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7,P<0.05).2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及PEF相比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恶心、头晕、皮疹、咽喉刺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6%,与对照组的10.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1,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理想,有助于降低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施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