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伴顽固性癌性腹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吴世祯

关键词: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顽固性癌性腹水
摘要: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伴顽固性癌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治疗的晚期胃癌伴顽固性癌性腹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深部热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帕替尼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53.3%,疾病控制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20.0%、70.0%(P<0.01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伴顽固性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提高了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方式,旨在为提高动脉瘤夹闭术的安全性做出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2.12±6.22)min,短于对照组的(179.21±7.11)min(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45.00%(P<0.05).结论 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显微镜下从翼点入路进行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作者:张成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实践综合性医院门诊自动化药房的方法及成效

    目的 分析实践综合性医院门诊自动化药房的应用和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实施药房传统工作模式下药房信息资料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实施综合性医院门诊自动化药房模式下药房信息资料作为观察组.观察2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药品调剂时间、季度盘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差错事件,对照组出现2例取药错误,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低.结论 综合性医院门诊自动化药房的应用方法简单,且在临床中颇具成效,值得借鉴和应用.

    作者:朱磊;邹洁;朱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老年局部晚期直肠癌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对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老年局部晚期直肠癌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对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2组均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术中以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术后接受常规放化疗;对照组术中以生理盐水腹腔灌注,术后接受常规放化疗.观察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96%、0,低于对照组的13.73%、7.84%(P均<0.05).结论 老年局部晚期直肠癌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不影响手术及术后恢复,可降低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洋;蒋才建;刘清安;陈华;刘冬保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阿加曲班用于床旁血液滤过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用于肾衰竭患者床旁血液滤过(BHF)抗凝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肾衰竭患者行BHF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加曲班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次后、治疗5次后,比较2组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水平(Hb);比较2组滤器跨膜压,滤器残余血量,滤器使用寿命;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次及第5次后,2组APTT水平开始升高,而Hb、PLT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滤器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抗凝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出血倾向,且2组患者均全部存活.结论 阿加曲班在BH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起到与低分子肝素钠类似效果,且稳定性要强于低分子肝素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靖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阿托西班与利托君治疗孕妇先兆早产的效果及围生儿结局观察

    目的 观察先兆早产孕妇应用阿托西班与利托君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先兆早产孕妇按治疗药物与年龄阶层的差异分为高龄阿托西班组(42例)、适龄阿托西班组(58例)与高龄利托君组(45例)、适龄利托君组(55例).对上述患者治疗期间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综合性记录与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指标比较,高龄组与适龄组整体用药效果存在一定差异(P<0.05).而各组患者分娩时孕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阿托西班治疗的患者,高龄组与适龄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悸、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生情况,高龄利托君组与高龄阿托西班组比较,以及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生情况,应用利托君治疗的高龄组与适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结局方面,适龄阿托西班组均优于高龄阿托西班组(P<0.01或P<0.05),适龄利托君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高龄利托君组(P<0.05),而高龄阿托西班组与高龄利托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先兆早产孕妇应用阿托西班与利托君进行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其中适龄孕妇进行治疗获得的效果更佳,高龄孕妇采用阿托西班的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燕妮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行宫颈癌根治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结束前给予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全麻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72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0~65岁,体质量45~6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组(S组)、地佐辛组(D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以丙泊酚4~6 mg·kg-1·h-1,瑞芬太尼0.3μg·kg-1·min-1维持麻醉深度,静脉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04 mg/kg维持肌松.在手术结束前30 min,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入PACU后行PCIA镇痛方案:舒芬太尼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浓度1.5μg/ml,持续输注速率2 ml/h,PCI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各组手术时间、瑞芬太尼输注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观察术后1h、6h舒芬太尼用量,并记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瑞芬太尼输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呼吸抑制、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或P<0.05),C、D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比较,S组及D组术后1 h、6 h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1).与S组比较,D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地佐辛可减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导的术后痛觉过敏,且其不良反应较舒芬太尼少.

    作者:王兰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缺铁性贫血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儿予口服健脾生血颗粒,对照组患儿给予硫酸亚铁,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显效率为87.10%,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生血颗粒用于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连欣;马云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黄连滴眼液雾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结膜炎采用黄连滴眼液雾化治疗对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盐酸萘甲唑啉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取黄连滴眼液雾化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眼部症状与体征积分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眼部症状积分与体征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盐酸萘甲唑啉相比,黄连滴眼液雾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可提高抗炎作用,快速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加快康复.

    作者:张勐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精神专科医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情况,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用药咨询记录表384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咨询对象以女性和老年人居多,主要在药物咨询窗口进行咨询;咨询药物品种前3位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37.50%)、抗抑郁药物(23.96%)和镇静催眠药物(14.58%);用药咨询问题主要为药品信息(40.63%)、不良反应(22.92%)和用药方法(17.70%).结论 用药咨询已成为门诊药房工作的重要环节,药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指导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聂丽娟;赵莹莲;朱晗;高珊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作用

    目的 分析门诊处方审核以及点评对提高用药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4月医院开出的门诊处方1835例次.在调配处方时审核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并在审核后做出点评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中处方审核以及点评的作用做出评价.结果 不合理用药136例次,主要涵盖儿科、妇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口腔科;审核不合理79例次,点评不合理用药为57例次.结论 在对药方进行审核时可以审查出部分不合理用药情况,但在事后的评价中,仍有同类型问题的出现,应当提升配药师及其审核时的专业技能水平,参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执行,加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黄玉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小剂量肝素密闭循环在无肝素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小剂量肝素密闭循环对无肝素透析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 将医院2016年1~6月收治的无肝素透析患者列入对照组(15例),将2016年7~12月收治的无肝素透析患者列入观察组(18例),比较2组滤器凝血情况、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情况、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无凝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Ⅰ、Ⅱ、Ⅲ级凝血发生情况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事件;观察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5%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危险患者采用小剂量肝素密闭循环,提高了无肝素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未出现出血事件.

    作者:蒲锐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老年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窦炎鼻息肉属于耳鼻喉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后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患病后若未及时治疗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以往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主要以开放手术为主,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因机体免疫力持续降低,脏器生理功能也发生严重退化[2]. 开放手术应用后,创伤较大,对术后鼻部功能恢复会造成影响,在中老年患者中应用效果欠佳.而在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鼻内镜下采用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优势主要表现为疗效确切、治愈率较高及术中视野清晰等[3].

    作者:陈瑶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农村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农村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和出院准备度量表(中文版)调查农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29例.结果 认为自己已做好出院准备的患者115例,占89.15%,感知的出院准备度平均得分为(6.17±1.63)分,得分低的条目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结论 农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准备度明显低于其他疾病及武汉、成都等大城市的患者,尤其是病情观察、社区卫生服务、出院后治疗计划追踪完成等方面了解不够.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患者学会病情观察、主动完成治疗计划指导.

    作者:陆宁愿;曾萍;谢雪莲;贺吉秋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价值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人数也随之增加. 肺癌患者中,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年人,大部分患者被发现时已是疾病晚期,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时恢复的难度较大,只能进行放疗和化疗来改善症状,但并不能治愈,患者生存周期也较短,生存率较低[1]. 近年来靶向治疗逐渐受到重视,应用于晚期NSCLC取得了较好疗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兰朋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基于处方点评的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要素分析

    目的 分析基于处方点评的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要素.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开具的中成药处方500张,由临床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与点评,分析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并分析促进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要素.结果 (1)使用频率:只含有1种中成药的处方共348张(69.6%),含2种或2种以上中成药152张(30.4%);(2)药品种类:主要包括安乐片、乌灵胶囊、甜梦口服液、天麻素胶囊、七叶神安分散片等类型,使用情况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乌灵胶囊201张(40.2%)、甜梦口服液142张(28.4%)、安乐片88张(17.6%)、天麻素胶囊49张(9.8%)、七叶神安分散片20张(4.0%);(3)不合理用药情况:有19张处方用药不合理,构成比为3.8%,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11张(2.2%)、重复给药3张(0.6%)、药品配伍不合理2张(0.4%)、用药禁忌证2张(0.4%)、诊断与用药不相符1张(0.2%).结论 分析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要素,并由临床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与点评,可有效预防并减少中成药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对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64排螺旋CT用于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21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几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比较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费用低廉但灵敏度低,软组织分辨率差;MRI对软组织及软骨具有良好分辨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但价格昂贵,难以推广.64排CT灵敏度较高且具有高的特异度,经济合理.结论 64排CT不仅能保证较高灵敏度,同时又具有高特异度,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潘传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UAER、β2-MG、BUN及Cr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注射部位发红,血管疼痛4例,呕吐、腹胀3例,头晕1例;观察组患者出现过敏症,经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均好转或消失.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显著改善肾功能,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飞;刘玉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方法 抽选医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600例,依据不同采取检验方法为标准分组:300例取血常规静脉血检验的患者为观察组,300例取末梢血检验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血红蛋白总量(27.69±7.19)pg、红细胞压积(0.34±0.15),与对照组平均血红蛋白总量(28.56±8.52)pg、红细胞压积(0.33±0.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体积、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检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行血常规检验时,选静脉血检验的准确性比末梢血检验更高,效果确切,对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孙新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他汀类降脂药品不良反应214例分析

    目的 分析214例汀类降脂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使用他汀类降脂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患者214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原因,为临床血脂类人群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本组214例他汀类不良反应患者中,≥60岁患者所占比例大,且各个年龄段中,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所有他汀类药物中,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引起不良反应几率较高,分别为30.37%、22.43%,且国产药物不良反应率高于进口药物;本组142例患者与其他药品联用,其中他汀类药物与降压药、抗心肌梗死药、抗血小板类药以及抗凝剂等药物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所有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所占比例高,占27.10%;其次是肝胆系统,占19.16%.结论 临床在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时,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联用,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呈天;杨冠英;李文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组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临床症状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连付;王海燕;李红英;王晓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