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竞予
目的 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通过不同注射部位对非首次剖宫产手术患者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3-9月收治的非首次剖宫产手术中使用欣母沛的患者100例,按注射方式进行分组,行上臂三角肌注射的50例为对照组,行子宫平滑肌注射的50例为干预组.观察2组产妇术前、注射欣母沛3 min、注射欣母沛5 min的心率和血压,记录术前、注射欣母沛3 min的血氧分压.结果 2组术前的心率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注射后心率、血压及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首次剖宫产术中欣母沛采取子宫平滑肌注射方式对产妇循环系统的影响大于采取上臂三角肌注射方式,对非首次剖宫产产妇术中舒适度改善具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余涛;纪云兆;李秀珍;赵苗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疑似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 动态脑电图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脑电图,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低于常规脑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脑电图对轻度、中度、重度病毒性脑炎患者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脑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脑电图用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旺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行TCRP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前2组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2组月经量均少于术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减小,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P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能够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减少患者术后月经量,抑制子宫内膜增长,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miRNAs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急诊及住院的急性胸痛患者1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nI区分不稳定心绞痛58例和心肌梗死123例,留取血标本进行miRNA检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的改变分为非ST段抬高亚组61例和ST段抬亚组62例,各组于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前后抽血检测并比较miRNA,介入治疗前后抽血检测并比较miRNA.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miRNA水平在4、8、12、24、72 h和7 d均低于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非ST段抬高亚组与ST段抬高亚组mi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亚组miRNA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前非ST段抬高亚组与ST段抬高亚组mi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非ST段抬高亚组miRNA水平高于ST段抬高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亚组治疗前后mi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通过检测miRN的方式进行鉴别诊断,miRNAs能够作为鉴别非ST段心肌梗死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云山;罗浩元;许丽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1,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7,P<0.05).试验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与活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正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卤米松封包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卤米松封包治疗,对比2组严重指数(PASI)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卤米松封包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敏;张小蒙;商干伟;孙菊;郭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对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患者91例的超声检查资料,按照疾病种类分为宫角妊娠46例和间质部妊娠45例.记录2组患者的TV-CDS检查结果和超声图像表现,比较2组患者超声结果和术后诊断结果的相符率.结果 宫角妊娠患者多胚胎多与子宫内膜相连,肌层厚度10~12 mm,且宫角内膜分界模糊,间质部妊娠患者则相反;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某些超声图像表现一样,但也有其独有超声图像;宫角妊娠的诊断准确率为93.48%(43/46),间质部妊娠的诊断准确率为91.11%(41/45).结论 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均有其独有的超声图像,掌握这些鉴别点有利于降低这两种异位妊娠的误诊率,需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作者:许虾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通络法治疗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于医院接受诊疗的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疏肝健脾通络法治疗,对照1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2组给予维生素E治疗,比较3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1组的62.5%和对照2组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1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健脾通络法治疗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且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科;陈文炎;廖楠君;李宇;张闽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性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9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开腹组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比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肿瘤学指标和预后.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保肛率高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相关死亡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微创特点,更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净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匹伐他汀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6月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80例,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正常进行降糖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时服用匹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 O2)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SOD、MDA及H2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OD活性升高(P<0.05),对照组SOD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MDA、H2O2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伐他汀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特性,能够改善DOP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涂云明;杨玉瓶;李志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跌倒风险分层法对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46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每组233例.在患者住院期间,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跌倒风险分层干预,比较2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并对患者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经评估后,干预组患者轻度危险107例(45.92%),中度危险79例(33.91%),重度危险47例(20.17%).干预组患者防跌倒试卷总分为(95.46±3.21)分,且在环境、心理、药物、生活、自我保护等方面对防跌倒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为3.43%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5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分层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等不良事件几率,对改善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具有一定作用,并能显著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万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观察低位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方法 将9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创伤小且更具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加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虽解决了非意愿妊娠给妇女及其家庭带来的困扰,但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有研究表明,对避孕知识不了解、不重视、掌握差是导致意外妊娠及重复流产率较高的根本原因[1-3]. 人工流产术后随访作为流产后计划生育延伸服务,不仅能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还能指导、督促妇女采取合适的避孕措施,使其掌握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学会科学避孕,降低重复流产率.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4]和2017版《计划生育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5]均提出人工流产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进行随访,随访的重点是术后并发症和及时落实避孕措施. 鉴于我国目前人工流产居高不下且重复流产率高,而术后随访面临工作量极大、随访率较低、效果欠佳的状况,应给予关注,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杨萌;张丽华;蔡晓丽;陈亮;徐小鸥;张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变应性咳嗽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采用咳嗽症状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同时统计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常规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26,P<0.05).结论 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高,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加可靠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庆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育龄期女性疾病,临床治疗该疾病存在较大挑战,传统手术与药物干预存在的副作用较严重.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对新型调节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胰升糖素样肽-1 ( GLP-1 )类似物应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获得临床重点研究. 在胰腺外以及胰腺组织上GLP-1受体得到广泛表达,GLP-1受体存在广泛性分布的特点,促使存在多样化的作用[1].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常见的育龄期女性生殖内分系统疾病,存在大约6% ~15%的发病率,月经异常、高雄激素水平、卵巢多囊化改变、不孕为主要表现,也可能伴发肥胖、胰岛素抵抗,继而引发多种疾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获得该疾病的明确病因. GLP-1 类似物属新型的一种治疗药物,不但可对血糖进行调节,也能将胰岛素抵抗改善,此外也可控制体质量与调节血脂[2]. 本文综述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采取GLP-1的应用情况. 内容如下.
作者:雷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仰卧位踢腿法治疗骨盆上下错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腰臀部疼痛引起的骨盆上下错位造成高低腿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以局部按摩加患侧侧卧位斜扳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仰卧位踢腿法.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但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的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仰卧位踢腿法治疗骨盆上下错位的方法简单安全实用.
作者:陈熙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成人哮喘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医院就诊的成人哮喘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哮喘控制组50例(47.6%),哮喘部分控制组32例(30.5%),哮喘未控制组23例(21.9%).检测3组患者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和肺功能(PFT)指标,分析25(OH)维生素D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FT异常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R)、FEV1/FVC、2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 25)、7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 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FEV1、PEFR、FEF 25和FEF 75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0.16、0.57和0.48,P均<0.05).结论 成人哮喘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功能具有相关性,有助于评估成人哮喘控制程度.
作者:马小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疗法(HRT)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诊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HRT不同依从性妇女的相关因素差异.结果 110例HRT更年期综合征中依从性差40例(36.36%),依从性好70例(72.73%);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经济收入、更年期综合征及HRT认知、家庭支持、就诊条件、医疗费用、HRT不良反应及医患关系是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疗法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HRT依从性的危险因素:更年期综合征及HRT认知不足、HRT不良反应、缺少家庭支持、文化水平低.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HRT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HRT依从性.
作者:方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监测指导老年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监测下指导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病原菌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2组CRP、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ESR水平均明显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原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1,P=0.6619).结论 应用PCT监测指导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CRP与ESR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保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蛋白定量(mTP)、肌酐(Cr)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2例(研究组)与单纯糖尿病患者52例(对照组),比较2组24 h尿mAlb、mTP、Cr及血清CysC水平.结果 研究组24 h尿mAlb、mTP、Cr及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mAlb、mTP、Cr及血清CysC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早期正确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依据.
作者:胡竞予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