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聪
目的 分析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185例抗生素类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资料,为降低ADR的发生率及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连云港市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出现的185例抗生素类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引发ADR的抗生素种类、ADR程度分级,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85例抗生素类药品ADR报表中,年龄≤18岁的未成年人所占比例高(43.24%);头孢菌素类引起ADR的例数多(占71.35%),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44.17%).结论 要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重视抗生素类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孙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调查钦州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现状,为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培训和现场调查法,对钦州市69所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现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建筑布局、消毒灭菌设备配置、消毒与灭菌管理等,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所医疗机构有56所建立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站,其中,建筑布局流程不符合要求的占94.64%(n=53);由消毒供应室实行集中管理13家,建筑布局流程不符合要求的占46.15%(n=6).三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100.00%(n=5),二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66.67%(n=6),一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14.29%(n=1),未定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2.08%(n=1).消毒员持证上岗三级医疗机构达100.00%(n=5),二级医疗机构达57.14%(n=4),一级医疗机构达20.00%(n=1),未定级医疗机构集中达20.00%(n=7).结论 钦州市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重点环节存在较大缺陷,应多方面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理、监督与指导,持续改进消毒与灭菌水平.
作者:吴家嘉;李定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PDCA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PDCA护理模式干预,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动受限、心绞痛稳定、心绞痛发作、患者主观感受及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降低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银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到医院检查人员的尿、血分泌物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以320株致病菌为样本,分别进行药敏实验,并根据相关检验标准进行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320株致病菌中革兰阳性球菌185株(57.81%),革兰阴性杆菌135株(42.19%).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枸橼酸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肠球菌、变形杆菌属.MRCNS及MRSA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为100.00%,其中细菌和药物之间表现出的耐药性不同.结论 细菌耐药率的升高,使其多种耐药性加强.微生物标本检验和细菌耐药性可增加临床上对细菌耐药性的了解,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情况及合理应用药物,有利于医学研究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赵培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患者,男,53 岁,突发性失语、左侧肢体活动无力2 h于2013年2月15日11:31入院. 2012年在本地某医院住院化验ESR高(数值不详). 入科检查:T 36.6 ℃, P 70 次/min, R 16 次/min,BP 142/84 mmHg(1 mmHg=0.133 kPa),体质量67.5 kg. 意识清楚,心肺腹未见异常,混合性完全失语,眼球向右侧凝视. 左侧鼻唇沟变浅. 左上肢、左下肢肌力0级,右侧上下肢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张力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15分. 实验室检查:入科后化验凝血功能、心功能、血糖、离子、血常规、肾功能正常. 溶栓24 h 后化验红细胞沉降率(ESR)58.0 mm/h、C-反应蛋白(CRP)52.1 mg/L. 测试类风湿因子、风湿系列、结核抗体、肝功能、血脂、甲状腺功能正常. 影像学检查:急诊检查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 Computed Tomo-graphy,CT)未见异常. 溶栓24 h后复查头颅CT未见异常.头颅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未见高信号病灶. 心脏彩超在左房内发现大小约8 .0 cm ×4 .3 cm的偏强回声团块. 结论:考虑左房黏液瘤. 治疗方法:符合静脉溶栓标准[1] ,本人签属知情同意书后,给予静脉溶栓(按0.9 mg/kg测算阿替普酶总剂量,10%的阿替普酶剂量6.075 mg静脉推注1 min,其余90%的阿替普酶剂量54.675 mg微量泵持续静脉滴注60 min). 病情好转平稳以后,转胸外科进行手术切除左心房肿瘤. 结果:2013年3月15日,NIHSS评分0分. 病理结果显示左房黏液瘤. 术后ESR、CRP降至正常.
作者:贾立明;赵莉莉;进高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柴胡不同炮制方法对有效成分的影响,比较醋炙、酒炙柴胡配伍疏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疏肝汤治疗,观察1组添加醋炙柴胡,观察2组添加酒炙柴胡,3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生柴胡炮制后柴胡多糖比重降低,酒炙高于醋炙;柴胡皂苷含量下降,酒炙低于醋炙;挥发油含量明显提高,酒炙与醋炙相近.观察1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炙柴胡配制柴胡疏肝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效果明显,可能与其含有更多的柴胡皂苷有关.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58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给予药学服务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在院用药咨询.比较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及血脂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服务干预可提高高脂血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帮助患者血脂恢复正常.
作者:肖万和;王志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肺力咳合剂联合氨茶碱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儿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肺力咳合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大呼气流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及大呼气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3,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联合氨茶碱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改善第1秒呼气末容积及用力呼气流量变化,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遐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清热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开具的含清热类中药饮片的处方17649份,同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14例.回顾性分析处方点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清热解毒中药相关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 2016年、2017年处方不合格率、原因无显著变化,剂量不当是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单味药的剂量超过了药典推荐的安全剂量,涉及清热类药物的不合格率占0.47%.114例不良反应中与清热类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27例,其中怀疑有关16例,确定有关11例;原因主要为煎煮不当15例,自行用药6例,超剂量用药5例,配伍禁忌1例.有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处方不合格率、肝肾功能不良率、处方药物的品种、清热解毒比重均高于无不良反应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在整个中药饮片安全管理中并不突出,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味药物,与处方不合理、药物的使用不当有关,需要关注重点药物的煎煮处理.
作者:杨春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双倍剂量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双倍剂量0.4 mg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5 mg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推荐剂量0.2 mg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5 mg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命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PSS评分、QOL评分及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PSS评分、QOL评分均降低,Qmax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倍剂量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可更好改善患者自觉症状以及Qmax,但是仍需要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大剂量坦索罗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陈锦添;李智强;陈从其;林云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乳果糖口服液联合便通片治疗小儿脾肾虚弱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脾肾虚弱型功能性便秘患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便通片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伴随症状缓解率、停药4周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5).治疗前2组排便困难、食欲不振、肛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便困难、食欲不振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9、12.770,P<0.05);2组治疗后肛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4周复发率为6.67%(4/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P<0.05).观察组出现腹泻2例、腹痛1例、皮疹1例,症状均较轻,继续治疗后均逐渐缓解;对照组未见明显不适.结论 乳果糖口服液联合便通片治疗脾肾虚弱型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排便困难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长江;张桂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口腔专科医院用药较多的科室为口腔颌面外科,涉及颌面部外伤骨折、正颌外科、囊肿异物炎症组织切除刮治及颌面部肿瘤治疗等多个复杂病种,在用药方面也有着诸多的选择和要求,因此对药剂科药师的临床工作的要求更高. 我科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业务水平,深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
作者:管艺;何晓光;王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门诊中药调剂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门诊中药房调剂中出现差错的424张处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导致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424张处方调剂出现漏配、错配、用法用量错、多配、脚注错误、发药错误等.其中临床医师因素53例(12.50%)、中药饮片质量问题106例(25.00%)、中药房因素265例(62.50%).结论 门诊中药房影响调剂质量因素复杂,其中药房本身因素影响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为患者提供更优的药学服务.
作者:吕美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缬沙坦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硝酸酯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及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9,P<0.05).治疗前2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CRP、HOMA-IR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CRP、HOMA-IR指数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效果好,CRP降低明显,对患者康复非常重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卫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患者,男,66岁,因脑梗死伴左侧肢体活动受限2月,行走时不慎跌倒致右侧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后15 d,转入我科行康复治疗. 因长期卧床,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 体温37 .0℃,双肾区叩痛(—). 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尿蛋白( ±). 诊断:(1)股骨头置换术后;(2)泌尿系感染. 因患者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予以环丙沙星0.2 g静脉滴注,滴速40 滴/min,滴注约3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继之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 查体:血压62/36 mmHg,呼吸26次/分,心率110次/分. 唇绀,意识不清,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2.5 cm,对光反应迟钝,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率整齐,心脏瓣膜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立即停止静脉滴注环丙沙星,予以肾上腺素0 .5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 mg肌内注射,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吸氧,平卧位保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0.9%氯化钠500 ml加10%葡糖糖酸钙10 ml扩容. 抢救15min后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平稳;0.5 h后四肢皮肤转暖,血压108/66 mmHg,继续对症支持处理;后改为磷霉素4.0 g抗炎治疗每天1次,经1周的治疗后症状缓解.
作者:徐兆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微创下钻孔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均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63,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并推广.
作者:向开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6,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心率(HR)、收缩压(S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十二导联中ST段导联数(NST)、ST段压低数值总和(E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R、SBP、RPP、NST、EST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丽珍;张晓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在脑干脑炎患者治疗中,提供个体化药物治疗及全方位药学监护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脑干脑炎患者1例的治疗过程,为医师、护士提供药学信息,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结果 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药物治疗.结论 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医师、护士一起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孙相民;高华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在抗结核治疗中应用氨基苷类药物造成的肾毒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65例,依据应用的氨基苷类药物种类分为A组42例、B组38例、C组40例和D组45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清除率.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血清肌酐清除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基苷类药物应用于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中安全性高,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但要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作者:杨华锋;彭云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2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2组患者双侧踝关节情况,重点观察踝关节的关节积液、滑膜厚度、肌腱及腱鞘病变、骨质破坏及滑膜血流情况.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的20例患者40个踝关节检查,超声发现踝关节积液21个(52.5%);滑膜增厚25个(62.5%);肌腱炎或腱鞘炎19个(47.5%),骨质破坏4个(10.0%),滑膜血流信号明显较健康组增多.类风湿关节炎组与健康组超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踝关节的关节积液、滑膜病变、肌腱及腱鞘病变、骨质破坏及滑膜血流情况等细微病理改变,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影像学客观依据.
作者:王朝歆;陆峥;宋飞鹏;杨玲;赵晖;李世一;王赛;吴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