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朝歆;陆峥;宋飞鹏;杨玲;赵晖;李世一;王赛;吴丽娜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踝关节, 彩色多普勒超声
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2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2组患者双侧踝关节情况,重点观察踝关节的关节积液、滑膜厚度、肌腱及腱鞘病变、骨质破坏及滑膜血流情况.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的20例患者40个踝关节检查,超声发现踝关节积液21个(52.5%);滑膜增厚25个(62.5%);肌腱炎或腱鞘炎19个(47.5%),骨质破坏4个(10.0%),滑膜血流信号明显较健康组增多.类风湿关节炎组与健康组超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踝关节的关节积液、滑膜病变、肌腱及腱鞘病变、骨质破坏及滑膜血流情况等细微病理改变,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影像学客观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环丙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66岁,因脑梗死伴左侧肢体活动受限2月,行走时不慎跌倒致右侧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后15 d,转入我科行康复治疗. 因长期卧床,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 体温37 .0℃,双肾区叩痛(—). 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尿蛋白( ±). 诊断:(1)股骨头置换术后;(2)泌尿系感染. 因患者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予以环丙沙星0.2 g静脉滴注,滴速40 滴/min,滴注约3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继之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 查体:血压62/36 mmHg,呼吸26次/分,心率110次/分. 唇绀,意识不清,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2.5 cm,对光反应迟钝,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率整齐,心脏瓣膜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立即停止静脉滴注环丙沙星,予以肾上腺素0 .5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 mg肌内注射,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吸氧,平卧位保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0.9%氯化钠500 ml加10%葡糖糖酸钙10 ml扩容. 抢救15min后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平稳;0.5 h后四肢皮肤转暖,血压108/66 mmHg,继续对症支持处理;后改为磷霉素4.0 g抗炎治疗每天1次,经1周的治疗后症状缓解.

    作者:徐兆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清热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清热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开具的含清热类中药饮片的处方17649份,同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14例.回顾性分析处方点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清热解毒中药相关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 2016年、2017年处方不合格率、原因无显著变化,剂量不当是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单味药的剂量超过了药典推荐的安全剂量,涉及清热类药物的不合格率占0.47%.114例不良反应中与清热类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27例,其中怀疑有关16例,确定有关11例;原因主要为煎煮不当15例,自行用药6例,超剂量用药5例,配伍禁忌1例.有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处方不合格率、肝肾功能不良率、处方药物的品种、清热解毒比重均高于无不良反应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在整个中药饮片安全管理中并不突出,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味药物,与处方不合理、药物的使用不当有关,需要关注重点药物的煎煮处理.

    作者:杨春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白光LED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 α-SM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接受白光LED照射后细胞内α-SM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光照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光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大鼠置于LED光照箱中进行光照.对照组在常规实验条件下饲养.分别使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2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光照组的α-SMA基因表达水平为(1.00±0.01),高于对照组的(0.36±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273,P=0.012).光照组α-SMA蛋白条带的矫正后灰度值为(0.44±0.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6±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348,P=0.000).结论 照度为1500勒克斯的LED光照射20 d(每天6 h)后,细胞内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从而提示白光LED可能具有促进间充质转化过程的作用.

    作者:姚领;李军;魏树瑾;宋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皮肤美容护理联合外用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皮肤美容护理联合外用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外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皮肤美容护理,比较2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0,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P<0.05).结论 皮肤美容护理联合外用药物治疗寻常痤疮效果较好,对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且能够助推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秀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2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2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接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YL-1微创穿刺手术,对照组采取钻孔引流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神志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时治愈率均为100%;试验组3个月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血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颅内积气、颅内感染、继发性颅内出血、脑脊液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L-1微创穿刺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好,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944,P<0.05).治疗前2组HDL-C、LDL-C、TG、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DL-C、TG、TC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DL-C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服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服用量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血脂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菊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检验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胸腹腔积液患者214例,进行有核细胞检查后对于大体积细胞胸腹腔积液再次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以判断其良恶性质.结果 214例患者胸腹腔积液中含有大体积细胞102例,经细胞形态学检查后诊断为恶性86例,终经临床及病理学等方法确诊为恶性90例,诊断率为95.6%(86/90).结论 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鉴别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翁宝川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进行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早产阴道试产并成功的产妇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产科分娩的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阴道分娩产妇20例作为对照1组,及瘢痕子宫妊娠早产剖宫产产妇20例作为对照2组.观察记录3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包括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输血情况、产褥感染、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NICU入住率.结果 2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NICU入住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血出量、输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NICU入住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褥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早产产妇行阴道分娩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产妇和新生儿均可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

    作者:魏小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对性护理对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制定相应针对性护理对策,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ICU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30例为实施前组,对其进行痰培养,明确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株,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另选择2016年1-12月ICU气管切开患者30例为实施后组,给予相应护理对策.比较2组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组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感染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七氟醚与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麻醉在疝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七氟醚与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麻醉在疝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行疝气修补术治疗的疝气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采取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比2组患者躁动发生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前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5 min、术中15 min、返恢复室时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疝气修补术中七氟醚与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但七氟醚联合氯胺酮所致躁动发生率更低,可作为优选麻醉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王学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药师干预抗肿瘤辅助药物合理使用的作用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肿瘤辅助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肿瘤科的住院医嘱,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药师未干预的医嘱资料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药师干预后的医嘱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合理性.结果 观察组抗肿瘤辅助用药销售金额所占药品总额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合理辅助用药医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在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抗肿瘤辅助药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甘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外科患儿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医嘱点评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外科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情况,并对其适宜性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120例外科使用奥美拉唑钠的患儿医嘱,对适应证、给药时机、停药指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点评.结果 120份病例医嘱中共有医嘱184条.注射用奥美拉唑用药适应证不合理比例为18.48%(34/184).用药时机不适宜比例为10.33%(19/184).溶媒种类及体积不适宜比例为2.17%(4/184).重复用药比例为0.54%(1/184).结论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用药情况总体较好,但在预防性用药指征及给药时机的把握方面,还有待加强监督和管理.

    作者:张少燕;夏锦芳;江周虹;吴友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肩胛舌骨肌瓣预防颈清扫术后乳糜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肩胛舌骨肌瓣预防或减少颈清扫术后乳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6例颈清扫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研究组患者应用肩胛舌骨肌瓣预防颈清扫术治疗,对照组颈清扫术应用常规法治疗.比较2组清扫术后乳糜瘘发生率、直接手术率、负压吸引与加压保守治疗率、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乳糜瘘发生率、直接手术率低于对照组,负压吸引与加压保守治疗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颈清扫术患者的治疗需要高度重视,规范操作方法和步骤,行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可减少乳糜瘘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席汉综合征合并垂体危象前期患者1例

    席汉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大出血,尤其是伴有长时间的失血性休克,使腺垂体组织缺氧、变性坏死,继而纤维化,终导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综合征,是多种病因所致的腺垂体激素分泌不足,继发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所呈现的临床症候群[1-2]. 各种应激如感染、败血症、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外伤、麻醉及使用镇静药、催眠药、降糖药等均可诱发垂体危象[3]. 当出现垂体危象或处于垂体危象前期应立即治疗,同时留取血标本检测血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过程中应先补给糖皮质激素[4] ,然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以防肾上腺危象的发生. 如何正确选择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预防和减少肾上腺危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1例席汉综合征合并垂体危象前期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旨在获取佳疗效并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信息化管理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信息化改进后的管理成效,寻求其优缺点和提供后期的持续改进方法.方法选取医院通过预先设定筛选条件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信息化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非信息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分、疾病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房管理、专科管理、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病情告知、健康宣教、辅助检查知晓率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完善和医疗质量的改进,提升患者满意度,可持续推进并不断实践.

    作者:吴迎秋;张雪芳;孙小燕;温萍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衰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特征,观察β受体阻断剂治疗对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4月于医院就诊的COPD合并心衰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将患者分为服用组22例与未服用组30例.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及心功能.结果 52例患者中,合并扩心病及冠心病各4例(7.7%);高血压11例(21.2%);糖尿病5例(9.6%);风心病2例(3.8%);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21例(40.4%).2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组BNP、LVEF、6 min步行距离、LVEDD、LVESD、HR均优于未服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COPD患者并发症较多,易发生心衰且不易诊断,因此,对COPD患者要提高心衰的诊断率,以提高治愈率,β受体阻断剂使用者心功能指标优于未使用者.

    作者:曹磊;掌瑜;韩寒;赵宁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

    目的 观察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将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依据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4组(正常结构组35例,向心性重构组45例,向心性肥厚组40例,离心性肥厚组40例);将另无高血压的健康人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各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个高血压组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变化更加明显,且变化幅度大于正常结构组及向心性重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EF及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水平与RWT、IVST、LVPWT及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1、0.525、0.601、0.721,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30,P<0.05);血清NO水平与IVST、LVPWT、RWT、LVMI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8、-0.513、-0.612、-0.739,P均<0.05),与LVEF呈正相关(r=0.583,P<0.05).结论 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左室重构的患者血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该变化与左室重构程度相关,检测ET-1、NO水平有助于发现高血压左室结构异常,干预ET-1、NO的表达可能会抑制左室重构,延缓高血压患者向心力衰竭的进展.

    作者:祝河忠;陈佳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传统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传统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将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18例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给予微创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观察比较2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同时观察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半年内随访了解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腹胀1例、阴囊肿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9%(2/59),对照组术后出现腹胀2例、切口感染4例、阴囊肿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56%(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3,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1.69%(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较短、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立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乳腺超声成像与钼靶在乳腺肿块微钙化检出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乳腺超声成像与钼靶在乳腺肿块微钙化检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乳腺超声成像和乳腺钼靶摄影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超声成像显示形态比较规则的强回光点(肿块内部、肿块周边以及腺体内),乳腺钼靶摄影微钙化主要是弥漫性分布,具有形态规则、密度一致的特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钼靶摄影敏感度高于乳腺超声成像,特异度低于乳腺超声成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超声成像和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肿块微钙化的诊断检查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乳腺超声成像的特异度较强,乳腺钼靶摄影的敏感度较高,均是乳腺肿块微钙化比较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周建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并确诊为肠壁缺血性病变的42例患者的资料,均行病理检查及64排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检出率.结果 64排CT检出率为95.23%(40/42),病理检出率为100.00%(4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22,P>0.05).结论 64排CT用于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可清晰显示患者肠壁内栓子、血管内栓子及静脉侧支循环、肠壁缺血的具体部位,并能够清晰显示患者水肿、充血、接触性出血、病变黏膜溃疡处,其检测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才玉;孙萍萍;谢美福;李海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