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莉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AECOP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8,P<0.05).治疗前2组FEV1/FVC、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FVC、FEV1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aCO2、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CO2水平降低,PaO2水平升高,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AECOPD有良好的效果,具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盼;傅宣;张路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此类疾病多数病程长,合并症多,病情反复发作且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产生了过多的紧张、失望、沮丧等负性情绪并难以自我调节,促使了抑郁发生. 抑郁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部分具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5%,中国达6.9%,到2020年可能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疾病. 秦碧勇等[1]对住院及门诊184例老年患者的调查显示,抑郁症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比例高达73 .4%. 当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抑郁时,由于患者受到长期的精神损害,反过来促进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加重,预后往往会更差. 然而在临床上,内科医师常忽略了患者的抑郁诊断和治疗. 因此本文将对几种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果;张程;覃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双倍剂量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双倍剂量0.4 mg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5 mg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推荐剂量0.2 mg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5 mg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命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PSS评分、QOL评分及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PSS评分、QOL评分均降低,Qmax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倍剂量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可更好改善患者自觉症状以及Qmax,但是仍需要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大剂量坦索罗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陈锦添;李智强;陈从其;林云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将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依据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4组(正常结构组35例,向心性重构组45例,向心性肥厚组40例,离心性肥厚组40例);将另无高血压的健康人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各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个高血压组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变化更加明显,且变化幅度大于正常结构组及向心性重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EF及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水平与RWT、IVST、LVPWT及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1、0.525、0.601、0.721,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30,P<0.05);血清NO水平与IVST、LVPWT、RWT、LVMI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8、-0.513、-0.612、-0.739,P均<0.05),与LVEF呈正相关(r=0.583,P<0.05).结论 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左室重构的患者血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该变化与左室重构程度相关,检测ET-1、NO水平有助于发现高血压左室结构异常,干预ET-1、NO的表达可能会抑制左室重构,延缓高血压患者向心力衰竭的进展.
作者:祝河忠;陈佳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6,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心率(HR)、收缩压(S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十二导联中ST段导联数(NST)、ST段压低数值总和(E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R、SBP、RPP、NST、EST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丽珍;张晓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PDCA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PDCA护理模式干预,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动受限、心绞痛稳定、心绞痛发作、患者主观感受及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降低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银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信息化改进后的管理成效,寻求其优缺点和提供后期的持续改进方法.方法选取医院通过预先设定筛选条件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信息化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非信息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分、疾病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房管理、专科管理、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病情告知、健康宣教、辅助检查知晓率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完善和医疗质量的改进,提升患者满意度,可持续推进并不断实践.
作者:吴迎秋;张雪芳;孙小燕;温萍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对比七氟醚与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麻醉在疝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行疝气修补术治疗的疝气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采取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比2组患者躁动发生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前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5 min、术中15 min、返恢复室时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疝气修补术中七氟醚与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但七氟醚联合氯胺酮所致躁动发生率更低,可作为优选麻醉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王学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品管圈管理对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0-12月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11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17年3-9月医院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11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围术期采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比2组术前、术后30、60、90 min及手术结束、入PACU、出PACU的体温水平.对比2组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寒颤发生率.结果 2组术前、手术30 min、出PACU时的体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60、90 min、手术结束及入PACU时的体温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低体温、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品管圈低体温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美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研究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验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根据患儿有无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同期再抽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健康组,分别实施免疫功能和hs-CRP检验.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IgG、IgM及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IgA、补体C3及C4水平均低于健康组;研究组IgG、IgM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gA、补体C3及C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异常情况,与疾病进展有密切联系,临床检测患儿hs-CRP能有效了解患儿病情程度,联合免疫功能检验可为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陈艳;殷洪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患者2513例和实施后患者2499例,比较2组患者医院感染率;选取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其他科室成员80名,比较实施前后学员考核成绩合格率.结果 实施的PDCA循环管理制度后,医院感染率为0.4%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94,P<0.05).PDCA实施后,学员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为96.9%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3,P<0.05).结论 PDCA循环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管理质量,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提高医院消毒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琴;周艳;蒋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接受白光LED照射后细胞内α-SM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光照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光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大鼠置于LED光照箱中进行光照.对照组在常规实验条件下饲养.分别使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2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光照组的α-SMA基因表达水平为(1.00±0.01),高于对照组的(0.36±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273,P=0.012).光照组α-SMA蛋白条带的矫正后灰度值为(0.44±0.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6±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348,P=0.000).结论 照度为1500勒克斯的LED光照射20 d(每天6 h)后,细胞内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从而提示白光LED可能具有促进间充质转化过程的作用.
作者:姚领;李军;魏树瑾;宋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成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细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输尿管手术进行治疗.记录观察组的进镜成功率和进镜时长;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结石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进镜成功率达到97.73%(86/88);进镜时间为(13.21±7.45)s.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血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1.14%(1/88)低于对照组的9.68%(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的开放输尿管手术相比,采用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省时、有效、复发率低,该疗法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益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营养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干预和治疗措施,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比较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正常饮食恢复时间、网织红细胞改善时间和血红蛋白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营养性贫血儿童治疗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综合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丽霜;朱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实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7年7月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实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记录并观察2组症状积分变化,如溃疡疼痛积分、口干口渴积分、便干便秘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02,P<0.05).其中治疗组心火上炎型和脾胃实热型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均高于肝郁气滞型患者的8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溃疡疼痛积分、口干口渴积分、便干便秘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实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明显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焕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乳腺超声成像与钼靶在乳腺肿块微钙化检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乳腺超声成像和乳腺钼靶摄影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超声成像显示形态比较规则的强回光点(肿块内部、肿块周边以及腺体内),乳腺钼靶摄影微钙化主要是弥漫性分布,具有形态规则、密度一致的特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钼靶摄影敏感度高于乳腺超声成像,特异度低于乳腺超声成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超声成像和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肿块微钙化的诊断检查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乳腺超声成像的特异度较强,乳腺钼靶摄影的敏感度较高,均是乳腺肿块微钙化比较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周建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肩胛舌骨肌瓣预防或减少颈清扫术后乳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6例颈清扫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研究组患者应用肩胛舌骨肌瓣预防颈清扫术治疗,对照组颈清扫术应用常规法治疗.比较2组清扫术后乳糜瘘发生率、直接手术率、负压吸引与加压保守治疗率、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乳糜瘘发生率、直接手术率低于对照组,负压吸引与加压保守治疗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颈清扫术患者的治疗需要高度重视,规范操作方法和步骤,行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可减少乳糜瘘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药品不良反应(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ADR报告和监测是指ADR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随着中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的越来越多,但因一些制剂工艺及所含成分的影响,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1] ,主要治疗偏瘫、口眼歪斜等症状,但随着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该药物也可以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但有关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少,以至于在临床应用中无法对相应的不良反应做出治疗干预. 本文分析我院2016年疏血通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朱益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毕于超声引导下,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对照组行罗哌卡因TAPB,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点镇痛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T1、T2、T3时间点VAS、BC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T5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4、T5时间点BCS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1,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9,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TAPB镇痛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莉;林树英;陈新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制定相应针对性护理对策,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ICU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30例为实施前组,对其进行痰培养,明确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株,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另选择2016年1-12月ICU气管切开患者30例为实施后组,给予相应护理对策.比较2组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组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感染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