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燕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364例患者的临床用药信息,主要以《中国药典》及《心血管病的相关诊疗指南》为标准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比加强管理前后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结果 2016年3月-2017年2月用药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为25.37%明显低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4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825,P<0.05).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为缺乏临床循证依据、无主次盲目给药、配伍不合理、用药缺乏针对性、服用方式不合理及给药剂量不合理.结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对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对患者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加强管理来避免不合理性的发生,以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吴少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毕于超声引导下,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对照组行罗哌卡因TAPB,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点镇痛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T1、T2、T3时间点VAS、BC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T5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4、T5时间点BCS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1,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9,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TAPB镇痛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莉;林树英;陈新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2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接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YL-1微创穿刺手术,对照组采取钻孔引流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神志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时治愈率均为100%;试验组3个月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血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颅内积气、颅内感染、继发性颅内出血、脑脊液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L-1微创穿刺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好,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此类疾病多数病程长,合并症多,病情反复发作且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产生了过多的紧张、失望、沮丧等负性情绪并难以自我调节,促使了抑郁发生. 抑郁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部分具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5%,中国达6.9%,到2020年可能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疾病. 秦碧勇等[1]对住院及门诊184例老年患者的调查显示,抑郁症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比例高达73 .4%. 当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抑郁时,由于患者受到长期的精神损害,反过来促进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加重,预后往往会更差. 然而在临床上,内科医师常忽略了患者的抑郁诊断和治疗. 因此本文将对几种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果;张程;覃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患者,男,66岁,因脑梗死伴左侧肢体活动受限2月,行走时不慎跌倒致右侧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后15 d,转入我科行康复治疗. 因长期卧床,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 体温37 .0℃,双肾区叩痛(—). 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尿蛋白( ±). 诊断:(1)股骨头置换术后;(2)泌尿系感染. 因患者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予以环丙沙星0.2 g静脉滴注,滴速40 滴/min,滴注约3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继之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 查体:血压62/36 mmHg,呼吸26次/分,心率110次/分. 唇绀,意识不清,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2.5 cm,对光反应迟钝,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率整齐,心脏瓣膜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立即停止静脉滴注环丙沙星,予以肾上腺素0 .5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 mg肌内注射,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吸氧,平卧位保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0.9%氯化钠500 ml加10%葡糖糖酸钙10 ml扩容. 抢救15min后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平稳;0.5 h后四肢皮肤转暖,血压108/66 mmHg,继续对症支持处理;后改为磷霉素4.0 g抗炎治疗每天1次,经1周的治疗后症状缓解.
作者:徐兆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柴胡不同炮制方法对有效成分的影响,比较醋炙、酒炙柴胡配伍疏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疏肝汤治疗,观察1组添加醋炙柴胡,观察2组添加酒炙柴胡,3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生柴胡炮制后柴胡多糖比重降低,酒炙高于醋炙;柴胡皂苷含量下降,酒炙低于醋炙;挥发油含量明显提高,酒炙与醋炙相近.观察1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炙柴胡配制柴胡疏肝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效果明显,可能与其含有更多的柴胡皂苷有关.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Ec)和肺炎克雷伯菌(Kp)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该区域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GN鉴定卡对2013-2016年医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菌株鉴定与药物敏感性回顾分析,根据201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相关文件判断结果.结果 Ec和Kp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62.5%和37.9%.两者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均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耐药率为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10%,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产ESBLs的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的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c和Kp检出产ESBLs菌株成上升趋势,临床应以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为依据,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陈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为一种广谱的DNA病毒抑制药,经CFDA批准临床多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其常见不良反应有皮肤不适、全身性损害、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疾病等[1-2]. 国内外期刊杂志未曾有该药引起严重不良的个案报道. 近期我院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出现1例使用该药品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经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 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飞格;时云;张琼;陈国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患者2513例和实施后患者2499例,比较2组患者医院感染率;选取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其他科室成员80名,比较实施前后学员考核成绩合格率.结果 实施的PDCA循环管理制度后,医院感染率为0.4%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94,P<0.05).PDCA实施后,学员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为96.9%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3,P<0.05).结论 PDCA循环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管理质量,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提高医院消毒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琴;周艳;蒋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为了解不同浓度替比夫定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足细胞(HPC)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该药物提高肾小球滤过率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HPC为研究对象,设立空白的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实验组(10、20、40、60、100、150 mmol/L),通过倒置显微镜察看细胞形态的变化和4-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了解替比夫定对HPC增殖的影响.结果 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倒置显微镜可观察10、60、100 mmol/L浓度组的细胞形状随药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步呈现细胞核的浓缩,甚至呈现胞质空泡;MTT细胞活力检测:当100 mmol/L的药物浓度作用24、48、72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40.85±1.37)%、(51.03±2.15)%、(76.11±4.40)%,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作用HPC的IC50为100 mmol/L;不同的浓度和不同的作用时间对HPC的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对人HPC增殖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
作者:胡丹丹;孙雯雯;周倩倩;李贝贝;张光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乳果糖口服液联合便通片治疗小儿脾肾虚弱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脾肾虚弱型功能性便秘患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便通片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伴随症状缓解率、停药4周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5).治疗前2组排便困难、食欲不振、肛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便困难、食欲不振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9、12.770,P<0.05);2组治疗后肛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4周复发率为6.67%(4/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P<0.05).观察组出现腹泻2例、腹痛1例、皮疹1例,症状均较轻,继续治疗后均逐渐缓解;对照组未见明显不适.结论 乳果糖口服液联合便通片治疗脾肾虚弱型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排便困难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长江;张桂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将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依据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4组(正常结构组35例,向心性重构组45例,向心性肥厚组40例,离心性肥厚组40例);将另无高血压的健康人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各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个高血压组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变化更加明显,且变化幅度大于正常结构组及向心性重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EF及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水平与RWT、IVST、LVPWT及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1、0.525、0.601、0.721,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30,P<0.05);血清NO水平与IVST、LVPWT、RWT、LVMI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8、-0.513、-0.612、-0.739,P均<0.05),与LVEF呈正相关(r=0.583,P<0.05).结论 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左室重构的患者血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该变化与左室重构程度相关,检测ET-1、NO水平有助于发现高血压左室结构异常,干预ET-1、NO的表达可能会抑制左室重构,延缓高血压患者向心力衰竭的进展.
作者:祝河忠;陈佳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肩胛舌骨肌瓣预防或减少颈清扫术后乳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6例颈清扫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研究组患者应用肩胛舌骨肌瓣预防颈清扫术治疗,对照组颈清扫术应用常规法治疗.比较2组清扫术后乳糜瘘发生率、直接手术率、负压吸引与加压保守治疗率、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乳糜瘘发生率、直接手术率低于对照组,负压吸引与加压保守治疗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颈清扫术患者的治疗需要高度重视,规范操作方法和步骤,行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可减少乳糜瘘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近年以来,随着人们对疾病治疗观念的转变,替代疗法在预防和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1] ,而天然药物是一类重要的替代疗法,又因其具有广泛的分布、长时间的临床应用、含有大量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岗松( Baeckea frutescens L .)属桃金娘科,是一种小灌木,常被用作香料和观赏植物,东南亚、澳大利亚及中国南部地区普遍都有其分布. 在民间用药中,岗松叶常用于治疗发热、妇女经闭、产后妇女肢体酸痛、四肢麻木及类风湿性疾病[3]. 在中医药理论中,其全草入药,味苦、辛,性凉,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及杀虫止痒之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於青肿胀、小便闭塞不通、虫蛇咬伤及阴道瘙痒等相关疾病. 现代药理学活性研究也证明岗松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4]. 研究表明岗松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及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等活性成分[5] ,且这些成分在岗松的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有关岗松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活性新的研究加以综述和总结,为以后岗松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
作者:荣涛;严明;何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特征,观察β受体阻断剂治疗对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4月于医院就诊的COPD合并心衰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将患者分为服用组22例与未服用组30例.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及心功能.结果 52例患者中,合并扩心病及冠心病各4例(7.7%);高血压11例(21.2%);糖尿病5例(9.6%);风心病2例(3.8%);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21例(40.4%).2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组BNP、LVEF、6 min步行距离、LVEDD、LVESD、HR均优于未服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COPD患者并发症较多,易发生心衰且不易诊断,因此,对COPD患者要提高心衰的诊断率,以提高治愈率,β受体阻断剂使用者心功能指标优于未使用者.
作者:曹磊;掌瑜;韩寒;赵宁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双倍剂量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双倍剂量0.4 mg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5 mg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推荐剂量0.2 mg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5 mg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命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PSS评分、QOL评分及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PSS评分、QOL评分均降低,Qmax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倍剂量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可更好改善患者自觉症状以及Qmax,但是仍需要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大剂量坦索罗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陈锦添;李智强;陈从其;林云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常规的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肠梗阻手术治疗,对比2组肠管损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肠管损伤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症状运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刘学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肿瘤辅助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肿瘤科的住院医嘱,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药师未干预的医嘱资料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药师干预后的医嘱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合理性.结果 观察组抗肿瘤辅助用药销售金额所占药品总额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合理辅助用药医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在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抗肿瘤辅助药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甘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944,P<0.05).治疗前2组HDL-C、LDL-C、TG、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DL-C、TG、TC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DL-C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服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服用量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血脂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菊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席汉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大出血,尤其是伴有长时间的失血性休克,使腺垂体组织缺氧、变性坏死,继而纤维化,终导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综合征,是多种病因所致的腺垂体激素分泌不足,继发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所呈现的临床症候群[1-2]. 各种应激如感染、败血症、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外伤、麻醉及使用镇静药、催眠药、降糖药等均可诱发垂体危象[3]. 当出现垂体危象或处于垂体危象前期应立即治疗,同时留取血标本检测血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过程中应先补给糖皮质激素[4] ,然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以防肾上腺危象的发生. 如何正确选择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预防和减少肾上腺危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1例席汉综合征合并垂体危象前期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旨在获取佳疗效并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