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
目的 分析缬沙坦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硝酸酯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及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9,P<0.05).治疗前2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CRP、HOMA-IR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CRP、HOMA-IR指数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效果好,CRP降低明显,对患者康复非常重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卫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实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7年7月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实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记录并观察2组症状积分变化,如溃疡疼痛积分、口干口渴积分、便干便秘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02,P<0.05).其中治疗组心火上炎型和脾胃实热型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均高于肝郁气滞型患者的8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溃疡疼痛积分、口干口渴积分、便干便秘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实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明显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焕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微创下钻孔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均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63,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并推广.
作者:向开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6,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心率(HR)、收缩压(S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十二导联中ST段导联数(NST)、ST段压低数值总和(E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R、SBP、RPP、NST、EST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丽珍;张晓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调查钦州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现状,为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培训和现场调查法,对钦州市69所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现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建筑布局、消毒灭菌设备配置、消毒与灭菌管理等,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所医疗机构有56所建立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站,其中,建筑布局流程不符合要求的占94.64%(n=53);由消毒供应室实行集中管理13家,建筑布局流程不符合要求的占46.15%(n=6).三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100.00%(n=5),二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66.67%(n=6),一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14.29%(n=1),未定级医疗机构集中管理达2.08%(n=1).消毒员持证上岗三级医疗机构达100.00%(n=5),二级医疗机构达57.14%(n=4),一级医疗机构达20.00%(n=1),未定级医疗机构集中达20.00%(n=7).结论 钦州市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重点环节存在较大缺陷,应多方面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理、监督与指导,持续改进消毒与灭菌水平.
作者:吴家嘉;李定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近年以来,随着人们对疾病治疗观念的转变,替代疗法在预防和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1] ,而天然药物是一类重要的替代疗法,又因其具有广泛的分布、长时间的临床应用、含有大量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岗松( Baeckea frutescens L .)属桃金娘科,是一种小灌木,常被用作香料和观赏植物,东南亚、澳大利亚及中国南部地区普遍都有其分布. 在民间用药中,岗松叶常用于治疗发热、妇女经闭、产后妇女肢体酸痛、四肢麻木及类风湿性疾病[3]. 在中医药理论中,其全草入药,味苦、辛,性凉,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及杀虫止痒之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於青肿胀、小便闭塞不通、虫蛇咬伤及阴道瘙痒等相关疾病. 现代药理学活性研究也证明岗松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4]. 研究表明岗松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及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等活性成分[5] ,且这些成分在岗松的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有关岗松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活性新的研究加以综述和总结,为以后岗松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
作者:荣涛;严明;何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制定相应针对性护理对策,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ICU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30例为实施前组,对其进行痰培养,明确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株,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另选择2016年1-12月ICU气管切开患者30例为实施后组,给予相应护理对策.比较2组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组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感染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清热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开具的含清热类中药饮片的处方17649份,同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14例.回顾性分析处方点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清热解毒中药相关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 2016年、2017年处方不合格率、原因无显著变化,剂量不当是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单味药的剂量超过了药典推荐的安全剂量,涉及清热类药物的不合格率占0.47%.114例不良反应中与清热类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27例,其中怀疑有关16例,确定有关11例;原因主要为煎煮不当15例,自行用药6例,超剂量用药5例,配伍禁忌1例.有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处方不合格率、肝肾功能不良率、处方药物的品种、清热解毒比重均高于无不良反应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在整个中药饮片安全管理中并不突出,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味药物,与处方不合理、药物的使用不当有关,需要关注重点药物的煎煮处理.
作者:杨春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妇产科教学为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涉及临床检查及手术等,因病例于病史、手术、检查等方面存在不同,加之临床教学过程学生人数受限等因素影响,在遇到典型病例时,无法做到对同一病例在多批学生中示范与讲授. 妇产科检查多涉及对患者隐私保护需求,若众多学生现场讲解将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实施困难性较大. 传统教学模式多侧重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师生缺乏互动,不利于增加高职医学生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影响妇产科课堂教学质量. 妇产科教学具有课时数紧、内容繁多、学生见习机会少等特点,加之操作性内容常出现患者不愿做见习示范案例情况,导致传统教学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造成高职医学生无法掌握妇产科检查及分娩机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高职妇产科教学质量[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4G实景课堂教学方式逐渐应用于妇产科教学中,该教学方式可使职业真实的环境同学校课堂实现在线连接,促使高职学生在课堂上即可直观对妇产科的各项流程及操作进行了解,增强互动交流性,有利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4G实景课堂应用于教学中,可促使学生直观感受真实职业氛围、认知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学生实训感官感受提升,有利于提高妇产科课堂教学效果. 笔者将对妇产科教学现状、4G实景课堂教学方式优势以及具体应用策略进行论述,并作报道如下.
作者:徐琼芳;李祖祥;欧阳平中 刊期: 2018年第25期
药品不良反应(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ADR报告和监测是指ADR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随着中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的越来越多,但因一些制剂工艺及所含成分的影响,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1] ,主要治疗偏瘫、口眼歪斜等症状,但随着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该药物也可以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但有关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少,以至于在临床应用中无法对相应的不良反应做出治疗干预. 本文分析我院2016年疏血通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朱益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TiO2-SiO2-SnOx纳米薄膜在纯钛烤瓷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口腔科行冠修复的患者325例(478颗),其中常规纯钛烤瓷冠239颗为对照组,以纳米薄膜作为钛瓷中间层的纯钛烤瓷冠239颗为试验组.随访2年,比较2组修复体的完整性和牙龈健康状况.结果 试验组失访12颗,有效牙冠227颗;对照组失访9颗,有效牙冠230颗.试验组烤瓷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崩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牙龈健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P>0.05).结论 TiO2-SiO2-SnOx纳米薄膜可以有效降低钛烤瓷冠的崩瓷率,且对牙龈健康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子川;殷钢;陈光;吴仲寅;方会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传统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将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18例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给予微创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观察比较2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同时观察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半年内随访了解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腹胀1例、阴囊肿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9%(2/59),对照组术后出现腹胀2例、切口感染4例、阴囊肿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56%(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3,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1.69%(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较短、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立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特征,观察β受体阻断剂治疗对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4月于医院就诊的COPD合并心衰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将患者分为服用组22例与未服用组30例.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及心功能.结果 52例患者中,合并扩心病及冠心病各4例(7.7%);高血压11例(21.2%);糖尿病5例(9.6%);风心病2例(3.8%);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21例(40.4%).2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组BNP、LVEF、6 min步行距离、LVEDD、LVESD、HR均优于未服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COPD患者并发症较多,易发生心衰且不易诊断,因此,对COPD患者要提高心衰的诊断率,以提高治愈率,β受体阻断剂使用者心功能指标优于未使用者.
作者:曹磊;掌瑜;韩寒;赵宁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肺力咳合剂联合氨茶碱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儿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肺力咳合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大呼气流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及大呼气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3,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联合氨茶碱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改善第1秒呼气末容积及用力呼气流量变化,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遐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营养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干预和治疗措施,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比较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正常饮食恢复时间、网织红细胞改善时间和血红蛋白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营养性贫血儿童治疗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综合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丽霜;朱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364例患者的临床用药信息,主要以《中国药典》及《心血管病的相关诊疗指南》为标准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比加强管理前后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结果 2016年3月-2017年2月用药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为25.37%明显低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4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825,P<0.05).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为缺乏临床循证依据、无主次盲目给药、配伍不合理、用药缺乏针对性、服用方式不合理及给药剂量不合理.结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对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对患者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加强管理来避免不合理性的发生,以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吴少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品管圈管理对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0-12月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11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17年3-9月医院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11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围术期采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比2组术前、术后30、60、90 min及手术结束、入PACU、出PACU的体温水平.对比2组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寒颤发生率.结果 2组术前、手术30 min、出PACU时的体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60、90 min、手术结束及入PACU时的体温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低体温、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品管圈低体温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美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四妙散加减内服加局部外敷逐阴散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关节红肿评分、关节红肿数、关节疼痛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活动障碍、关节活动障碍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尿酸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妙散加减内服及逐阴散局部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较好,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其疗效优于秋水仙碱.
作者:高跃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患者2513例和实施后患者2499例,比较2组患者医院感染率;选取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其他科室成员80名,比较实施前后学员考核成绩合格率.结果 实施的PDCA循环管理制度后,医院感染率为0.4%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94,P<0.05).PDCA实施后,学员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为96.9%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3,P<0.05).结论 PDCA循环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管理质量,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提高医院消毒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琴;周艳;蒋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在抗结核治疗中应用氨基苷类药物造成的肾毒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65例,依据应用的氨基苷类药物种类分为A组42例、B组38例、C组40例和D组45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清除率.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血清肌酐清除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基苷类药物应用于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中安全性高,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但要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作者:杨华锋;彭云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