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体位护理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卢永琳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护理效果, 术前体位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术前体位护理对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前体位护理,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护理总舒适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42.5%(P<0.01).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采用术前体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

    目的 对铂类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对防治对策进行总结.方法 从医院接受铂类抗肿瘤药物治疗的1 091例患者中,随机抽选223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类型.结果 8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32%;其中,卡铂、顺铂、奥沙利铂、奈达铂10 mg、奈达铂50 mg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29.41%、49.02%、37.14%、30.00%、29.03%;患者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胃肠道毒性反应、骨髓抑制和肾脏毒性.结论 肿瘤患者接受铂类抗肿瘤药物治疗时,较常见胃肠道毒性反应、骨髓抑制和肾脏毒性反应,应予以患者针对性防治措施,以减轻或消除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作者:朱荣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剂量阿替普酶联用急诊护理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急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小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2组救治及溶栓期间均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干预,比较2组溶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冠脉总再通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50.0% (P <0.05);观察组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82.1% (P<0.01);2组治疗后4周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患者用药后血管再通率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2.22% (P <0.05).结论 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宫胜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置管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置管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7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均进行PICC置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乳腺癌住院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34.21% (P <0.01).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并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风险,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孙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1周、治疗后12个月的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指标变化,记录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TG、LDL-C、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LVEF、FMD数值较治疗前升高,LVEDV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 (P <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G、HDL-C、LDL-C、TC水平以及LVEF、LVEDV、FMD数值,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月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确诊患者60例,均伴有蛋白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黄葵胶囊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 hpro)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晓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0例,再随机抽取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利用VividE9型超声检测仪的2种探测头4 V(1.7~3.5 MHz)和M5S(1.7~3.3 MHz)对2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在ECHOPAC工作站利用4V软件对采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在心脏射血分数及整体峰值的GL(纵向应变)、GC(圆周应变)和GR(径向应变)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射血分数和整体峰值的GL、GC、GR相互关联,一致性较高.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尽早并精确检测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损伤,以及部分心肌形变能力的损伤,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尽早准备心肌保护性的治疗,是阻止心功能恶化的必要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甜;章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武陵山片区医院MRSA检出率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从武陵山片区医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研究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为武陵山片区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样本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分别应用革兰阳性菌鉴定及药敏板(PC33)在MicroScan Walkaway 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上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稀释肉汤法.结果 在所检测的样品中共检测出134株MSSA,检出率1.29%.采集这134份样品,在这134株MSSA中,检出MRSA64株,检出率47.76%.药敏试验表明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蛇菰、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的耐药性较弱.结论 武陵山片区医院MRSA检出率较高,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建议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控,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易佳丽;金洵;蹇婷婷;王书芳;黄习恒;李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替诺福韦酯治疗多药耐药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诺福韦酯治疗多药耐药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乙肝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HBV-DNA降幅;比较2组患者病毒应答率,血清生物化学应答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HBV-DNA水平降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病毒学与生物化学应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替诺福韦酯治疗多药耐药慢性乙肝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HBV-DNA水平,提高病毒学与生物化学应答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500例肺结核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罗氏固定培养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病.同时在检查前,取所有患者痰液标本实施Xpert Mtb/砌F检测技术诊断、罗氏固定培养、抗酸染色体等诊断,分析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肺结核病中的诊断符合率、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及对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与罗氏固定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将罗氏固定培养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罗氏固定培养结果显示500例患者均为肺结核患者.通过Xpert Mtb/RJF检测技术,诊断结果显示肺部结核患者为497例,肺结核病阳性检出率99.4%;其与Xpert Mtb/RIF检测技术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pert Mtb/RIF检测技术诊断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98.6% (484/491);经XpertMtb/RIF检测技术对利福平耐药性检测,出现耐药患者42例,余患者未检出,利福平耐药性敏感度为84% (42/50).结论 在结核病诊断中应用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既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又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与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茅小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剂量及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剂量及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以指导用药.方法 选取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8例,停药7~10d,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根据患者的PANSS评分,5~10 mg,此后每隔1周,进行剂量调整,高不超过20 mg,每周评价1次,持续8周,进行指标对比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88例患者中退出8例,严重不良反应2例、暴力行为6例.第2、4、6、8周的用药剂量、浓度、PANSS减分率、体质量增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时间点TES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减分率与用药剂量(第2、4周)、浓度(第2、4、6周)存在相关性,用药剂量的相关性系数r随着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且均低于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药浓度与用药剂量、TESS分值(第2、4周)存在相关性,与体质量较基线上升水平(第2、4周)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在用药早期,用药的剂量、浓度、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但在后期相关性明显削弱,只要控制在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内,疗效肯定,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故若以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第2、4周监测血药浓度,维持小有效浓度剂量即可满足需求.

    作者:林锦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养胃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5);观察组胃痛胃胀、反酸暖气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能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所需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平均残余尿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平均残余尿量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施行延续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间歇导尿依从性、平均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间歇导尿依从性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 (P <0.05);出院3个月后,2组平均残余尿量均较出院时减少,且观察组平均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 (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接受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出院后,对其施行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其膀胱残余尿量.

    作者:钟慧琼;邱陪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使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比较2组用药前(T0)、第一次完全用药后1 min(T1)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肌阵挛、注射痛、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T0、T1时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时间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肌阵挛的几率为30.0%,低于观察组的65.0% (P <0.01),2组注射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中,不仅减轻了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满足了临床无痛胃镜检查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克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围手术期干预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干预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h,2组SAS、SDS评分较术前24h均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12、24、48 h视觉V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 围手术期干预能有效改善鼻内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小琼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分析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中治愈44例,死亡3例,3例患者肺部被压缩程度(<20%)与症状较轻,医师建议可卧床修复.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必须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模式,严格按照护理要求进行落实,改善预后,满足患者的实际要求,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汤枚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及麻醉苏醒影响的比较

    目的 分析老年胃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维持对免疫及麻醉苏醒影响的比较.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胃癌手术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每组39例.七氟醚组采用七氟醚麻醉维持,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维持,比较2组免疫功能指标、麻醉苏醒情况及躁动发生率.结果 2组CD3+、CD4+、CD8+、CD4 +/CD8+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睁眼时长、拔管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丙泊酚组躁动发生率为2.56%,低于七氟醚组的17.95% (P <0.05).结论 七氟醚与丙泊酚均会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但两者相比丙泊酚维持麻醉引起躁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七氟醚,可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中予以选用.

    作者:张爽;许如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利巴韦林联合甘草酸苷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甘草酸苷治疗甲型H1 N1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 (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及胸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的37.50% (P <0.01).结论 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甲型H1N1流感效果显著,能够加速患者康复,缩短病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怡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睡前加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评估2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评分与CRP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咳嗽评分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6.14±2.54)d,短于对照组的(11.02±3.34) d(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5%,高于对照组的75.34% (P <0.01).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疗效确切,患儿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益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方法 选取检验科行血常规检查的150例受检者.分析不同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及不同浓度抗凝剂对血液样本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不同保存温度条件下,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保存时间条件下,保存2h的样本WBC水平较保存0h样本明显降低,RBC、HB、PLT水平较保存0h样本高(P<0.01);抗凝剂浓度2.8 mg/ml处理的样本各项指标均高于抗凝剂浓度1.6 mg/ml处理的样本(P<0.01).结论 血常规检验中样本不同保存时间、不同浓度抗凝剂、患者自身因素、检查人员操作技术、仪器因素等均会影响检测结果,临床需不断提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及操作规范性,并在检查前加强医患交流,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若涛;杨虹;陈宗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