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良渠;刘世杰
自1993~1997年运用斜扳腰部并针刺治疗7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78例均来自门诊,男52例,女26例;年龄18~65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6~48小时.
作者:郑茂斌;罗庆军;朱晓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自1988年10月~1997年2月以来共收治踝部各类损伤226例,其中合并下胫腓连接分离56例,经治疗后随诊观察,其中有17例病人存在陈旧性下胫腓连接分离.12例行切开复位,5例行踝关节融合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强调宜早期处理下胫腓连接分离及距骨脱位,以免产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马超;彭树进;李家祥;朱昌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男,24岁,因跌伤后左臀部肿痛9个月而入院.查体:左臀部肿胀,骶髂关节部明显压痛,但无红肿及溃疡,血AKP正常.X光片显示:左骶髂关节周围骨质广泛多个囊状和虫蚀状破坏区,关节间隙模糊不清,病变累及髂骨及耻骨,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左骶髂关节及髂、耻骨结核.手术见:剥离至骨膜时有大量脓液及干酪样物渗出,髂骨后上方及坐骨大切迹多处骨质全层破坏灶及窦道;骶髂关节前方形成一巨大脓腔,内为干酪样物.
作者:张锡流;叶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们自1989年6月以来,采用改良的臀大肌肌皮瓣移植术修复骶尾部褥疮3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33例中男24例,女9例;年龄20~65岁.胸腰椎骨折并截瘫20例(全瘫14例,不全瘫6例),骨盆骨折5例,颅脑损伤3例,脑血管出血2例,双侧股骨骨折3例.褥疮溃疡面积大7cm×6.5cm,小3cm×2.5cm,平均5.2cm×4.5cm.周围瘢痕区平均8cm×7.5cm.
作者:刘寿坤;王宝英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作者自1988~1995年,以手牵肩顶法治疗肩关节脱位20例,取得满意效果,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1~59岁,其中30~50岁16例;脱位时间2小时~3天,其中3天1例,2天2例,12~24小时4例,12小时以内13例;20例均为前脱位,单纯性脱位16例,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4例;习惯性脱位3例,其余17例均为第一次脱位.
作者:陈新民;陈新年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比较少见,约占全身骨折脱位的1%.我院自1985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闭式穿针内固定治疗该类骨折脱位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茂清;鞠洪润;于兰先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中西药液穴注及硬脊膜外腔封闭等水针疗法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80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戴自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自1984年2月~1994年11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169例,其中7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中医传统治疗措施,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文73例中男31例,女42例;年龄60~92岁;左侧17例,右侧56例;跌伤46例,坠落伤8例,碰撞伤19例;伴有冠心病23例,糖尿病10例;接受治疗时间短2小时,长12天.
作者:劳文斌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受损关节面软骨的早期修复和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重建.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除重视骨折复位外,对部分剥脱、掀起的关节软骨予以复位并采用丝线或细钢丝抽出缝合修复,对缺如软骨裸露关节面,根据其大小、深浅分别用骨形成蛋白-纤维蛋白粘合剂(BMP-FS)复合片或附以带蒂骨膜瓣翻转修复.结果本组有9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包括3例严重的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对此3例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采用BMP-FS覆盖,术后随访6~24个月,关节面及关节间隙恢复正常,疼痛消除,膝关节屈伸增加30°.结论 BMP-FS可用于修复早期关节面软骨缺损和晚期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重建.
作者:刘兴炎;葛宝丰;文益民;甄平;傅晨;刘占宏;杨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张×,男,23岁.因车祸伤于1995年1月3日入院.除脑外伤外,左股骨中上段及髁间均系开放性、粉碎型骨折,左髌骨横形骨折.经抢救治疗,伤后14天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上段骨折使用AO角钢板,下端用AO髁钢板同时内固定.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拆除缝线后单髋人字型石膏固定.3个月后去除石膏.术后6个月复查X光片示骨折修复差,骨干变形,有死骨形成.无发热、寒颤等伴随症状出现.
作者:赵贵能;吴瑞智;彭厚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运用胸椎小关节整复法治疗一些运用常规治疗难以奏效的内科病,取得意想不到的良效,现举验案数例报告如下.
作者:余宗南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自1986年至1996年10月我科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1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7~58岁.伤后2小时至11天入院.根据Ashurst-Bromer分型方法,外展型2例,内收型4例,外旋型8例,直接暴力型5例(其中3例为开放性损伤),所有病例均为Ⅲ度骨折.
作者:张贤忠;曹永旭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以按摩为主综合治疗外伤性膝关节僵硬10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10~59岁;造成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关节内或附近骨折61例,膝关节脱位并韧带损伤修补后6例,股骨中下段骨折28例,膝关节及大腿严重软组织挫伤后5例;膝关节活动度:0°~10°者45例,10°~30°者55例;病程:0.5年以内40例,0.5~1年45例,1年以上15例,平均8个月.
作者:卢伟良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国内文献多数认为应用经皮切除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把腰突症并有椎管及侧隐窝狭窄者列为手术禁忌症.本文应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突症并腰椎管狭窄,也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余庆阳;曹俊寿;刘锦;李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自1994~1996年,急诊病例中有12例复合性损伤病人,均来势凶险,病情复杂,并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如一病例,男性,于1995年9月2日,驾车不慎翻车,当即昏迷,十分钟后清醒,被送至我院,面色苍白,呼吸略促,诊断为骨盆骨折伴尿道损伤,右股骨开放性骨折,左右锁骨骨折,肋骨骨折,损伤性湿肺.将其安置抢救室,测血压10/6kPa,脉搏98次/分,呼吸26次/分,立即用一次性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配血、输液、输血、吸氧等,经过急诊室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的配合,血压逐渐升至13.3/9.3kPa.X线摄片示:骨盆多发性骨折,左右锁骨骨折,右股骨中上1/3骨折,右侧第一、二肋骨骨折.然后将病人护送至骨科病房.
作者:姜春艳;郭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骶髂关节骨错缝(又称骶髂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1990~1994年共收治98例,笔者采用手法整复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树林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采用徒手折骨矫正股骨干骨折成角畸形28例,经短1年的随访,全部骨性愈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全部为新鲜骨折内固定者,男19例,女9例;年龄16~58岁;术后至再次入院时间为短2个月,长10个月;左侧20例,右侧8例;骨折部位:上1/34例,中1/317例,下1/37例;横折16例,斜折4例,粉碎折3例,不详5例;髓内针固定12例,钢板固定16例;再次住院时间短3天,长14天;小矫正角度12°,大矫正角度26°.
作者:周纬武;封新玲;周纬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APLD技术(即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限手术,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病人欢迎.但其治疗效果乃至这种技术的适应症仍存有争议.我院自1994年以来开展该技术共45例,下面就此对其适应症的选择谈些体会.
作者:林佳俊;宋建榕;陈奋勇;李卫峰;李建东;王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肱骨近端骨骺损伤,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在诊治上有其特点,文献报道较少.1986~1996年作者共收治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优民;范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骨科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肩锁关节交叉钢针内固定加肩锁喙锁韧带修复术[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该手术对于脱位时间短和脱位不太显著的病例疗效确切,但对脱位时间长且脱位显著的病例,效果不甚理想.原因是锁骨长期失去韧带固定而改变了生理曲度及胸锁位置.传统的手术方法虽可将脱位恢复,但去除内固定后,修复的韧带往往不足以抵抗锁骨所形成的向上的剪力,致使脱位复发.针对上述情况,虽然有将锁骨用拉力螺钉固定于喙突或锁骨外端切除的术式[2],但由于前者可形成长期的异物存留,后者损伤较大,致使部分病人不能接受.为此,笔者对该种术式作了一定改进,即锁骨楔形截骨加肩锁喙锁韧带修复术,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作者:王少云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