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门诊中成药不合格处方原因分析及对策

邓碧松

关键词:妇科门诊, 中成药处方, 处方不合格, 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中成药不合格处方的常见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妇科门诊开具的6 754份中成药处方,分析其中的不合格处方及其原因.结果 不合格中成药处方125例(1.85%),其中重复用药64例,占抽查总数的0.95%,药物配伍不当35例,占抽查总数的0.52%,诊断与用药不符26例,占抽查总数的0.38%,其中重复用药在不合格中成药处方中发生率高为51.20% (64/125).结论 妇科门诊中常见的不合格中成药处方包括药物配伍不当、诊断与用药不符以及重复用药3种,其中重复用药为常见,临床中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医师的专业素养,确保中成药处方对症合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采用汉密尔顿(HAMD)量表对2组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进行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02%(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可发挥协同作用,可进一步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董尚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0例,再随机抽取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利用VividE9型超声检测仪的2种探测头4 V(1.7~3.5 MHz)和M5S(1.7~3.3 MHz)对2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在ECHOPAC工作站利用4V软件对采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在心脏射血分数及整体峰值的GL(纵向应变)、GC(圆周应变)和GR(径向应变)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射血分数和整体峰值的GL、GC、GR相互关联,一致性较高.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尽早并精确检测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损伤,以及部分心肌形变能力的损伤,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尽早准备心肌保护性的治疗,是阻止心功能恶化的必要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甜;章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西药房发生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西药房2013-2015年《药剂科医疗差错、事故、纠纷登记本》中的85例处方调剂差错.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改进措施.结果 2013-2015年共发生处方调剂差错85例,各年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依次为0.367%、0.309%、0.259%,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品种差错为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主要原因,其次为数量差错、错发患者差错及药品用法用量差错;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高的类型包括药品名称相似、同品名不同规格、外包装类似及其他.结论 处方调剂差错应引起药师高度重视,通过分析其发生原因,制定有效改进对策,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并引入优化电子处方系统等以降低处方差错发生率,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张国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脑肾康合剂治疗男性肾虚型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脑肾康合剂治疗男性肾虚型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男性肾虚型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肾康合剂.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IIEF-5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 (P <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观察组IIEF-5评分改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肾康合剂可有效改善肾虚型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波海;李琦;粟湘凡;李泽鸿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3种方法缓解全麻术后口渴的效果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水棉签涂搽口唇、黄瓜片贴口唇、按摩水泉穴和鱼际穴3种方法对缓解全麻术后口渴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改善手术后患者的口渴不适.方法 将150例全麻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涂搽组、贴片组和穴位按摩组,每组50例.于患者返回病房后6h内分别给予温开水棉签涂搽口唇、黄瓜片贴口唇、按摩水泉穴和鱼际穴,记录并比较3组入手术室前5 min、返回病房3h和6h口渴情况.结果 术后3h、6h涂搽组评分高于贴片组和穴位按摩组(P<0.05);贴片组与穴位按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术后患者采用黄瓜贴片及按摩水泉穴和鱼际穴均能够很好地缓解口渴症状.

    作者:陈梅;何艳华;潘燕卿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雌孕激素联合应用与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雌孕激素联合应用与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联合应用,观察组给予达英-35治疗,比较2组整体治疗情况,包括临床治疗效果和出血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 (P <0.05);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 雌孕激素联合应用与达英-35均为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常用药物,但达英-35的整体效果更好,更加有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幸;聂雪晴;周锐;龙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对比2组干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4.97%,高于对照组的78.95% (P <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 (P <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帮助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治疗配合度,从而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rmhTNF治疗晚期肿瘤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晚期肿瘤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肿瘤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200万IU、观察组给予300万IU rmhTNF胸腔灌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 (P <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2组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体力增加、体质量增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改善、KPS评分提高方面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0万IU rmhTNF胸腔灌注治疗晚期肿瘤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优于200万IU,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未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何兴端;王娴;卢思乡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正常剂量治疗,观察组予米非司酮小剂量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5.64% (P <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更有效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东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我院门诊处方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的类型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医院门诊处方1 200张,汇总不合理用药常见类型及原因.结果 1 200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184张,占15.3%.其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68张(5.7%)所占比例大,重复用药33张(2.8%),其次为药物联用产生拮抗作用25张(2.1%)、注射剂溶媒选用不当23张(1.9%)、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21张(1.8%)、选用药物不当14张(1.2%).结论 合理用药是医院药师、医师现阶段工作的重点难点,医院合理用药情况有待加强,需要医院从严监督、考核绩效与医德医风,提高医师用药合理性.

    作者:韩国禄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纤溶指标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5.8% (P<0.01);治疗后,观察组PT、APTT、TT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1),FBG、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对AECOPD患者加用抗凝治疗可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继而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肺功能,对控制病情有重要价值,且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许韶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并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00例的临床资料,对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进行判定,依据判定结果进行分组并对比分析患儿的性别、年龄、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病程程度、不良反应以及心理干预治疗率等相关资料.结果 治疗依从性好患儿86例(43.00%),治疗依从性差者114例(57.00%).治疗依从性好患儿在年龄因素、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不良反应以及心理干预治疗率方面对比治疗依从性差者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影响主要因素是患儿的年龄较小、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对于疾病的知识缺乏了解以及心理干预程度较低等,临床上应重视并积极应对.

    作者:赵小兵;巩香;吴海波;王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养胃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5);观察组胃痛胃胀、反酸暖气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能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所需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比较2组带状疱疹临床效果;皮损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细胞免疫指标、QOL生活质量水平;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带状疱疹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68.89%(P<O.01);干预后,2组疼痛程度评分、细胞免疫指标、QOL生活质量水平较干预前均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皮损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治疗中采用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缩短疗程和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健忠;倪黔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CYP2C19基因型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CYP2C19基因型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5年1月-2018年1月单用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且规律服用1个月以上的患者32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及血栓弹力图检测,以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3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结果 CYP2C19基因超快代谢型(*1/*17、*17/*17)6例(1.8%),快代谢型(*1/*1)127例(38.8%),中间代谢型(*1/*2、*1/*3、*2/*17、*3/*17)153例(46.8%),慢代谢型(*2/*2、*2/*3、*3/*3)41例(12.5%).其中,超快代谢型患者未见氯吡格雷抵抗,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及慢代谢型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例数及占各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27例(21.3%)、55例(35.9%)、28例(68.3%),3组间氯吡格雷抵抗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YP2C19基因型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进行基因型检测可指导临床用药.慢代谢人群具有较高的氯吡格雷抵抗率,此类人群应谨慎选用氯吡格雷,需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或加用其他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作者:赵威;陈炜;张之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仅予以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简易智力状态评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率以及头晕、恶心、睡眠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简易智力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5.71% (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确切,可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范军伟;戎陈英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EBNA2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EB病毒核抗原-2(EBNA2)在恶性淋巴瘤标本中的表达,分析EBNA2在EB病毒(EBV)相关淋巴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淋巴瘤组织蜡块50例和癌旁正常组织蜡块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EBNA2的表达情况.结果 EBNA2在50例恶性淋巴瘤标本中的表达率为40.0% (20/50),EBNA2在20例癌旁正常组织蜡块的表达率为0(0/50).EBNA2在恶性淋巴瘤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NA2在恶性淋巴瘤标本中的表达上调,EBNA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淋巴瘤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

    作者:路素丽;王明;胡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胃炎患儿应用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小儿胃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用甲硝唑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联用替硝唑方案治疗.观察比较2组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后成功清除率、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纳差、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Hp清除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1);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5.0% (P <0.05).结论 小儿胃炎患儿应用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Hp成功清除率,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且具较高安全性.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HPLC法用于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测定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用于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测定的价值.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其中以异丙醇作为血清提取剂,环己烷羧酸为内标,2-溴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色谱柱:岛津ODS-C1s(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70∶30,检测波长:240 nm,柱温:40℃,流速:1ml/min.结果 内标和丙戊酸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0 min,10.0 min,且两峰分离度良好,丙戊酸钠血药浓度4.6875~30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9),平均回收率100.9%,日间RSD <5%.结论 HPLC法用于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测定,操作简便、灵敏、准确且重现性良好,可满足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需要.

    作者:刘建军;李俊峰;代文婷;张正升;刘秀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保肝利尿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呋塞米和螺内酯治疗,观察组给予托伐普坦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钠、血氯、血钾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血钠、血氯、血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采用托伐普坦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其安全性也较高.

    作者:刘云;于洪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