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蔺新英;姜希洪;刘彧;刘言训;黄思桂;王承芳

关键词:营养调查, 知识-态度-实践, 问卷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高年级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1 907名3~5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其营养知识得分≥80分者为740人,占38.80%,临床应用部分得分偏低,≥80分者仅471人,占24.70%;38.9%的学生有不良饮食行为,选择食物较单一,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结论:需采取多种方式对高年级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ODC基因第三外显子反义RNA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人鸟氨酸脱羧酶(ODC)基因第三外显子反义RNA的腺病毒载体.方法:RT-PCR方法克隆出人ODC基因第三外显子的片段,插入pMD18-T载体中,经Sal Ⅰ、Bgl Ⅱ酶切,插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形成重组质粒pAdTrack-CMV-ODCr.经Pme 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入pAdesy-1细菌中与含腺病毒基因骨架的质粒pAdesy-1同源重组.将重组质粒pAdesy-ODCr经Pac Ⅰ酶切后,转染293细胞包装成腺病毒颗粒,经荧光显微镜和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结果:用RT-PCR方法从人前列腺癌组织中扩增出120 bp的cDNA片段,经测序证实为ODC基因第三外显子的片段.重组质粒pAdTrack-CMV-ODCr转入pAdesy-1细菌中获得多个阳性克隆.重组质粒pAdesy-ODCr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其在293细胞中表达.进一步通过PCR法证实其含有目的基因.结论:成功地构建了ODC基因第三外显子反义RNA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其抗肿瘤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岩;刘贤锡;胡海燕;耿昭;王晓明;张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交感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中神经元的迁移

    目的:探测交感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中神经元迁移以及迁出的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定期观察神经纤维和心肌细胞的生长;终止培养后,用Holmes还原银染色法观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和单个神经元的迁移、生长情况及其与心肌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联合培养中的某些区域可见由交感神经节组织块迁出许多单个神经元,散在于单层分散的心肌细胞之间,为双极或单极神经元,并发出突起加入邻近的神经纤维网或终止于心肌细胞表面;由单纯培养的交感神经节中生长出的神经纤维弯曲较多,并相互交织成网状,在神经纤维网之间偶尔可见由交感神经节组织块中迁出的神经元,亦为双极或多极神经元,其突起加入邻近的神经纤维网,迁出的神经元的数量较联合培养中由交感神经节组织块迁出的神经元少.结论:在体外联合培养中,单层分散的心肌细胞对交感神经节中神经元的迁移具有诱导作用.

    作者:刘花香;李振中;尹群生;贾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胃空肠结肠瘘诊治分析

    1临床资料[例1],女,47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穿孔在外院行穿孔修补、胃空肠吻合术.20 d后,因腹痛、呕血、便血,于我院急诊手术,见胃空肠吻合口前壁溃疡并出血,遂行胃大部切除、部分空肠切除、结肠前胃空肠Y型吻合术.

    作者:刘凤军;李占元;智绪亭;曾庆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4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是否不同于中老年人肺癌.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25例4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青年组)以及随机选择的138例40岁以上(包括40岁)的中老年人肺癌(中老年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组中女性多(P<0.05),平均症状持续时间长(P<0.001),误诊率高(P<0.001)及平均误诊时间长(P<0.001),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P<0.001),癌细胞分化差(P<0.001),就诊时晚期多(P<0.001),接受综合治疗比例多(P<0.001),两组中家族史和吸烟史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人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明显不同于中老年人肺癌,提高对青年人肺癌的认识有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张琦;陈融;王秀问;孙俊华;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类胚胎冷冻复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患者年龄、促排卵方案、受精方式、胚龄及冻胚移植周期方案对于冷冻胚胎复苏和移植后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慢速冷冻体外受精周期中剩余的质量良好的胚胎,随后于不同周期用快速融解法复苏后进行移植.根据上述因素将患者分组,对复苏后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126例患者中,融解胚胎总数445个,复苏后成活368个(82.7%).获得临床妊娠48例(38.1%).年龄对冷冻胚胎复苏率和移植后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年龄增加,冻胚移植的妊娠率下降,尤其是在35岁以后,下降更为明显.促排卵方案、受精方式、冷冻时胚胎的培养天数和移植周期方案均对冷冻胚胎复苏率和移植后临床妊娠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在诸多因素中,只有患者年龄会影响冻胚移植的结果.

    作者:李媛;陈子江;赵力新;盛燕;唐蓉;李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为探索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低有效剂量,我们对2000年1月~2002年1月间的270例要求紧急避孕的妇女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观察避孕效果及副反应,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晶;李瑞兰;李红燕;张迎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山东省糖尿病死亡率的趋势面分析

    目的:研究山东省糖尿病死亡率的地理分布规律.方法:应用趋势面模型探讨山东省2000年各疾病监测点糖尿病的死亡率空间分布趋势.结果:鲁西北和胶东地区为糖尿病高死亡区域,而鲁中、鲁西南、鲁南的糖尿病死亡率水平相对较低.另外,某些地区的剩余值明显高于或低于剩余界值,属局部异常点.结论:山东省糖尿病死亡率呈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探讨其地理危险因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际文;王洁贞;薛付忠;马吉祥;吴晓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大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疱疹性脑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乙醇提取物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标准昆明鼠为动物模型,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进行脑内局部接种,制成小鼠疱疹性脑炎模型,以无环鸟苷为阳性对照,用不同剂量的大黄乙醇提取物进行治疗.结果:大黄乙醇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疱疹性脑炎小鼠的存活率,延长平均存活时间,减轻脑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消除脑内的病毒抗原,降低各个时期的病毒滴度.皮下注射给药3.3g/(kg@d)与4.9 g/(kg@d)组效果优于无环鸟苷对照组.结论:中药大黄能有效地治疗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脑炎,在体内有抗病毒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中药,其在抗病毒领域的开发前景广阔.

    作者:许斌;王志玉;宋艳艳;王桂亭;王志波;袁惠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羟甲基烟酰胺分散片的研制

    目的:研制羟甲基烟酰胺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比较几种崩解剂的作用,以正交试验设计确立佳处方,并与普通片进行体外溶出度比较.结果:崩解剂以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效果优,佳处方崩解时间为78.9 s,溶出速度远大于普通片.结论:所研制的羟甲基烟酰胺分散片溶出迅速.

    作者:雍德卿;臧恒昌;翟光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近期预后影响的研究

    研究表明,致死性心肌缺血,可通过缺血预适应机制获得心脏保护[1],从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

    作者:隋秋燕;李晨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前上纵隔肿瘤,发生率比较低,病理上可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偶可为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炎.

    作者:潘新良;雷大鹏;许风雷;张立强;刘大昱;解光;栾信庸;丛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与环核苷酸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发作期与间歇期血浆内皮素与环苷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变化在偏头痛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偏头痛患者,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水平的变化.结果:偏头痛患者发作期ET、cAM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间歇期水平(P<0.05,P<0.01);偏头痛发作期cGM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偏头痛间歇期水平(P<0.05).结论:偏头痛发作期ET、cAMP与cGMP水平变化可能参与了偏头痛的发作过程.

    作者:宋成忠;李义召;夏作理;张东君;王世华;邓小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川芎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脑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后肢体感诱发电位作为衡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脑功能损害的指标,动态观测静脉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后不完全脑缺血家兔模型脑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的后肢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的各个时点,体感诱发电位P波潜伏期均明显延迟,P波的波幅也明显降低,与缺血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川芎嗪注射液后,上述各指标的异常变化明显减轻,与缺血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脑功能损害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德山;朱爱华;陈克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目的:通过了解高年级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1 907名3~5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其营养知识得分≥80分者为740人,占38.80%,临床应用部分得分偏低,≥80分者仅471人,占24.70%;38.9%的学生有不良饮食行为,选择食物较单一,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结论:需采取多种方式对高年级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

    作者:蔺新英;姜希洪;刘彧;刘言训;黄思桂;王承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组分泌型内皮抑素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分泌型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角膜缝线法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在缝线后第1天,将重组内皮抑素和生理盐水分别注射于兔球结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状况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重组内皮抑素治疗组新生血管长度及生长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基质层新生血管少,管腔小,浆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少.结论:球结膜下注射重组内皮抑素可有效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为临床上角膜新生血管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王晓燕;孙汶生;马春红;张利宁;袁中芳;魏增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缝苍白核调制Bo(..)tzinger复合体的吸气抑制效应

    目的:研究中缝苍白核对Botzinger复合体吸气抑制效应的调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长串电刺激家兔Botzinger复合体,观察膈神经吸气相放电的变化.然后先长串电刺激中缝苍白核或向中缝苍白核内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后,再长串电刺激Botzinger复合体,观察膈神经吸气相放电的变化,并与前对照作比较.结果:长串电刺激Botzinger复合体,膈神经吸气相放电的幅度降低.长串电刺激中缝苍白核或向中缝苍白核内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后,再长串电刺激Botzinger复合体,则导致膈神经吸气相放电幅度被降低的程度减小.结论:中缝苍白核对Botzinger复合体的吸气抑制效应具有一定的调制作用,表现为使其吸气抑制效应减弱,且此调制作用呈现短时记忆性特点.

    作者:于书彦;宋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自泌性白细胞介素6在人脑胶质瘤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是否分泌及表达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以及IL-6在人脑胶质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手术中直接获得的人脑胶质瘤组织,进行胶质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并分别采用四唑盐比色分析法(MT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人脑胶质瘤细胞中IL-6的分泌及表达;再分别采用IL-6及IL-6单抗处理脑胶质瘤细胞.结果:①原代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可自发分泌IL-6,而正常人脑胶质细胞则无IL-6的分泌;②30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有25例表达IL-6基因,且其表达量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③IL-6能刺激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而IL-6单抗则能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结论:IL-6在人脑胶质瘤中的异常分泌及表达可能是参与和维持脑胶质瘤恶性增殖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刚;张庆林;李新钢;田志刚;江玉泉;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髁状突或髁状突软骨缺损对生长期大鼠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髁状突切除术和髁状突软骨全层削刨术对生长期大鼠下颌骨发育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儿童发育期髁状突病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36只大鼠平均分为3组,髁状突切除组、髁状突软骨全层削刨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6、12周处死后测量下颌骨大体标本并做髁状突中份软骨组织学观察.结果:同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后6、12周髁状突切除组下颌升枝高度(H)、下颌体高度(M)、下颌体长度(L)都明显缩短;两手术组间H和L差异显著(P<0.01);两手术组的修复组织大部分为纤维软骨样组织.结论: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是内部生长中心发育和外部功能刺激双重作用的结果.

    作者:马跃;黄海云;徐欣;任俊岭;魏魁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7例,口服红霉素0.125g,对照组10例,口服麦地霉素0.1 g,均为每日3次,疗程3~5个月.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痰细菌培养、肺功能、高分辨率CT检查,并记录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及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人均急性发作数明显减少,(0.86±0.09)次/人vs(1.88±0.05)次/人(P<0.05);痰量减少,咳嗽减轻,中等以上疗效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EV1/FVC(%)明显好转(P<0.05),FVC/pred(%)无明显变化(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7%、25.0%(P<0.05).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可使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症状减轻,并可预防其急性加重.

    作者:王伟;徐少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年龄对成年小鼠嗅球细胞增殖与神经发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年龄对成年小鼠嗅球细胞增殖与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用5-溴-2-脱氧尿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新生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后统计新生细胞数量;应用BrdU与TuJ1/GFAP双标记,鉴别出BrdU阳性细胞的细胞类型.结果:老年组小鼠嗅球细胞增殖与神经发生明显低于青年组.结论:成年小鼠嗅球的细胞增殖与神经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慢,这可能是嗅觉减退的结构基础之一.

    作者:张立平;胡坚莉;吴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