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小强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试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不良反应率,提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进而保证抗凝效果.
作者:李燕萍;陈倩倩;陈朝丽;何建茹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各45例.阿奇霉素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红霉素组患儿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退热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部X线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阿奇霉素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素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RP、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组CRP低于红霉素组,FEV1、FVC高于红霉素组(P<0.05).阿奇霉素组患儿退热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胸部X线检查恢复正常时间短于红霉素组(P<0.05).阿奇霉素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红霉素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素,其可更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缩短疗程,且安全性高.
作者:石锦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并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万载县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油果糖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肿量、水肿量及神经功能,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肿量、水肿量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肿量、水肿量小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并脑水肿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荣伟;胥小运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完成分娩的产妇77例,将其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35例为观察组,其他正常产妇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自然分娩、剖宫产、助产)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内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 min内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对分娩结局及母婴预后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临床应加强产妇妊娠期保健及宣教,以防治妊娠期高血压发生.
作者:盛晴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甲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及肝功能损伤(轻度肝损伤、明显肝损伤、亚临床肝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亢患者肝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但甲巯咪唑所致肝功能损伤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应注意安全用药.
作者:钱晓娟;边德志;常丽;史卫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院内转运评估清单对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需院内转运的重症患者22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2016年需院内转运的重症患者19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医院常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护理工作流程进行院内转运,观察组患者按照院内转运评估清单进行系统评估后进行院内转运.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内转运评估清单可保障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有效避免盲目转运和无效转运.
作者:兰巧斯;李发娟;邓红菊;韦红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嗜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类由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的过度炎性反应综合征,病情进展快,致死率较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及组织细胞吞噬形态完整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本文就一例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病例诊疗经过进行分析,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庄小娥;陈志钊;蔡凯晋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丰县莱溪乡卫生院2016年1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艾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高.
作者:徐国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金溪县人民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反酸、嗳气)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反酸、嗳气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满意度,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宁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长春新碱联合泼尼松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泼尼松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长春新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春新碱联合泼尼松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升高血小板计数,且安全性高.
作者:何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串联质谱(MS/MS)法检测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浓度在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南平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1200例,其中健康新生儿980例,疑似PKU患儿220例.通过检测健康新生儿干滤纸血片中Phe和Tyr浓度确定Phe和Tyr线性范围,采用MS/MS法检测新生儿全血中Phe和Tyr浓度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CV),计算PKU阳性患儿Phe和Phe/Tyr比值.结果 Phe线性范围为25.30~898.50 mol/L,Tyr线性范围为39.60~260.07 mol/L.Phe浓度平均回收率为97.8%,批内CV为3.8%,批间CV为4.5%.Tyr浓度平均回收率为96.5%,批内CV为4.2%,批间CV为5.8%.经MS/MS法检测终确定PKU阳性患儿18例,其Phe>120 mol/L,且Phe/Tyr>3.5.结论 MS/MS法检测Phe和Tyr浓度在新生儿PKU中的线性范围宽,Phe和Tyr浓度回收率高,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宋美新;陈明发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儿童多动症指儿童出现与发育不对称的神经障碍,存在过度活动或多动冲动情况,为优化治疗效果,本文就遗传因素、母体孕期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心理行为因素、营养饮食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儿童多动症发生率,降低疾病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于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98例,均行临床药师药学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抗生素使用费用、使用情况(单联抗生素、二联抗生素、三联及以上抗生素)及使用不合理性〔换药频率不合理、剂量过大、联合用药不合理、选药不合理及未按药动学/药效学(PD/PK)给药发生〕.结果 干预后1个月,患者抗生素使用费用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前后二联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患者单联抗生素使用率高于干预前,三联及以上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个月,患者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可有效降低抗生素使用费用及其联用情况,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
作者:蔡文卫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在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细胞组(N组)、赋形剂组(V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Mdivi-1组(M组),利用氧糖剥夺法建立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模型,缺氧6 h后复氧20 h,测定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Bcl-2、Bax、Cyt C)的表达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4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V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高于N组、V组(P<0.05).M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低于I/R组(P<0.05).4组Drp1、Bcl-2、Bax、Cyt C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V组Drp1、Bcl-2、Bax、Cyt C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Drp1、Bax、Cyt C表达量高于N组、V组,Bcl-2表达量低于N组、V组(P<0.05).M组Drp1、Bax、Cyt C表达量低于I/R组,Bcl-2表达量高于I/R组(P<0.05).4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V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细胞凋亡率高于N组、V组(P<0.05).M组细胞凋亡率低于I/R组(P<0.05).结论 Mdivi-1可降低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调控Drp1、Bax、Cyt C、Bcl-2表达,抑制线粒体分裂,降低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赵念峰;王士雷;赵勇;王金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黄石市爱康医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前房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较好,其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前房深度及房角粘连闭合度,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君;王皓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高频电刀配合锐性分离方式进行乳腺组织切除,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全乳腺切除时间、腋窝淋巴清扫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术后24 h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全乳腺切除时间、腋窝淋巴清扫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刀在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其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饶启旺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在抗生素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宁乡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经抗生素治疗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药学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儿病情控制效果;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抗生素使用至治愈时间、抗生素治疗费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治疗前后食欲评分、精神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RP、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RP、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抗生素使用至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抗生素治疗费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食欲评分、精神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食欲评分、精神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学干预在抗生素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并可改善患儿食欲情况和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龚含军;杨慧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分院门诊自行取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取药模式,观察组采用新型药学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合理服药时间、用药依从性、药品差错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合理服药时间长于对照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型药学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安全性.
作者:黄小鹰;许小林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黏度及脑部(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确切,其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液流速,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小梅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新模式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NP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NPC患者94例,将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局部晚期NPC综合治疗新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加重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程度轻于对照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根据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中重度组为23例,轻度组为27例,两组患者年龄、原发病灶GTV总剂量、原发病灶GTV大单次剂量及男性、近3个月牙周病病史、吸烟史、磨牙、糖尿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患者KPS评分、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低于轻度组,上颈CTV总剂量、上颈CTV大单次剂量、治疗前口腔pH值、近3个月口腔黏膜病史占比高于轻度组(P<0.05).口腔黏膜炎发生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颈CTV总剂量、KPS评分、治疗前口腔pH值是影响中重度口腔黏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模式综合治疗局部晚期NPC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降低口腔黏膜炎发生风险,而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与放射剂量、个人全身及口腔状态有关,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尽量控制该影响因素.
作者:罗艳燕;姜玉良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