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道镜结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徐昌勇;段世元;陶锐;安代红

关键词:胆道镜,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摘要:目的 观察胆道镜结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取石治疗,观察组给予胆道镜结合腹腔镜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镜结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确切,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13~2015年昆山市中医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昆山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品种保持稳定,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多;销售额略有下降,参芪扶正注射液用量增加;热毒宁注射液DDDs居于前列.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保持平稳,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顾玉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析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200例,并对其病情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中,病理显示为恶性病变136例(68%),非恶性病变64例(32%).通过超声诊断发现:1级,片状低回声144例(72%);2级,含散在微钙化片状低回声区44例(22%);3级,微钙化呈散在或簇状分布12例(6%).结论 将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发现超声诊断灵敏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在诊断的过程当中能结合多方面的影像学方法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进行分辨,准确度较高.

    作者:姜惠文;于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特点,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676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676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418例,使用率为61.83%,其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38例(56.94%),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80例(43.06%);单用185例(44.26%),二联175例(41.87%),三联及以上58例(13.87%);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为主.结论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还存在越级用药和不规范用药,故应加强合理用药培训,严格分级分类管理,加大督查力度,使抗菌药物使用更合理,患者能获得有效合理的治疗.

    作者:丰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AMI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由临床医师、护士、营养师、药师及心理咨询师共同组成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自行设计的AMI疾病知识问卷及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价2组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2组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能有效提高AMI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史艳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婴儿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婴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婴儿120例,针对患儿容易出现低体温的各种影响因素,控制好环境温度、湿度,采用电子恒温电热毯,加热需要输入的液体及血制品,缩短手术时间,加强体温监测等措施来预防患儿出现低体温.结果 1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拔管时间(32.3±3.8)min,术前、术中和术后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儿容易出现低体温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婴儿术中出现低体温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王晓艳;吴蕾;齐莉恩;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ICU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ICU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按照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行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行呼吸机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ICU住院及呼吸机应用时间,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ICU住院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呼吸机应用时间,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丽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预防老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预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老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同时经评估为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者,采用双盲法将老年患者分为一般组和防治组各34例.一般组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防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对患者消化道出血预防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比较用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防治组消化道出血预防总有效率为97.1%高于一般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组腹胀、反酸、腹痛、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一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用于预防老年COPD患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出现消化道出血,效果好、能减少患者病死率.

    作者:郑惠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辅治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辅治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8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动脉硬化指标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R-baPWV和L-baPWV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老年患者的过程中,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动脉硬化的各项临床指标,加速患者的康复,应广泛推广.

    作者:何达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老年住院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邓新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血红蛋白、休克指数、红细胞比容、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血红蛋白、休克指数、红细胞比容、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君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联合胞二磷胆碱.根据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AD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改变.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比较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伏瑞祥;顾峰;王煜斐;王美华;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rPA溶栓治疗内瘘闭塞患者1例

    自体动静脉内瘘(I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通路[1],优良的内瘘条件是维持血液透析进行的必须条件.但由于尿毒症患者自身存在的疾病因素,血管条件差、低血压、日积月累的反复穿刺,以及自身对内瘘的护理不当使内瘘血栓形成在所难免.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导致内瘘失去功能占血液透析患者的14%~36%[2].因此,尽早治疗内瘘闭塞是延长内瘘使用年限的关键.我科于2015年7月23日对1例内瘘闭塞7h余患者使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进行局部溶栓治疗及护理,取得理想效果,现将溶栓治疗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符梅;罗雅丹;李红;董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ALT、AST及TBi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小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CRP检测在血液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血液相关疾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血液相关疾病患者5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4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液中CRP含量,分析CRP水平与各疾病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各种类型血液相关疾病的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可作为临床预防血液相关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廖春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1/PD-L1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在充分理解机体免疫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免疫学的手段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源性和对杀伤细胞的敏感性,同时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现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的另一种控制肿瘤的有效疗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谭佳妮;沈卫星;程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院免疫增强剂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分析免疫增强剂的药物经济学数据,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收集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免疫增强剂的销售金额、销售量,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免疫增强剂的销售金额、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免疫增强剂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增长率分别为40.08%、30.30%.其中生物制剂类免疫增强剂在总体销售金额中所占比例大,化学合成小分子的用药金额逐年降低,中药及其他类免疫增强剂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大.结论 免疫增强剂的药物经济学分析,对促进免疫增强剂的合理应用及临床用药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思;鲁毅;许多;司梁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利用处方点评系统随机从电脑中抽取2015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每月共1000张,共计60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评价分析.结果 2015年1~6月份抽查不合理处方84份,其中未写临床诊断12例次,诊断书写不全9例次,无特殊情况下的超量处方2例次,遴选的药品不适宜7例次,给药途径不适宜14例次,用法用量不适宜17例次,重复给药8例次,无适应证用药26例次.结论 应加强门急诊医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培训,加强药师的干预,以进一步提高门诊处方的安全性及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陈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的价值

    目的 分析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诊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45例,全部患者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经阴道三维彩超检查的确诊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漏诊率明显低于经腹部彩超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经阴道三维彩超检查的图像特点分为单纯孕囊型28例、混合回声包块型7例以及部分位于子宫腔5例3种类型.结论 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中行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的超声诊断,能够提高患者确诊率,降低患者漏诊率,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邱国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进展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病死率达到35%[1].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与病程长短、治疗方法等有密切关系,早诊断、早干预可提高5年生存率[2].影像科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发现早期胃癌,并对其进行准确分期.随着多层螺旋CT(MSCT)技术的成熟及其在临床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可通过薄层容积扫描采集大量数据信息,还可经三维重建技术清楚显示肿瘤病灶侵袭的部位、范围及其肿瘤病灶本身的形态、大小、转移情况等.MSCT在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详细论述.

    作者:林涛;林运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接收的采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200例,对20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在临床当中实施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经采取头孢菌素抗生素治疗后,20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反应2例,变态反应10例,胃肠道反应4例,肝肾毒性反应2例,共18例(9.0%).结论 临床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要严格遵守使用药物规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使用药物,建立一个完善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进而明显减少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所致的较大危害.

    作者:魏传峰;张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