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符梅;罗雅丹;李红;董力
目的 观察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测定2组治疗后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及睾酮(T)水平,计算LH/FSH;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H水平高于对照组,FSH、T及LH/FS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激素水平,缓解患者症状,且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宋启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帕金森病患者66例,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左旋多巴/苄丝肼(美多芭)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2组疗效、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41%高于对照组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3个月、6个月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为主治疗帕金森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更低,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惠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ICU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按照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行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行呼吸机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ICU住院及呼吸机应用时间,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ICU住院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呼吸机应用时间,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丽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婴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婴儿120例,针对患儿容易出现低体温的各种影响因素,控制好环境温度、湿度,采用电子恒温电热毯,加热需要输入的液体及血制品,缩短手术时间,加强体温监测等措施来预防患儿出现低体温.结果 1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拔管时间(32.3±3.8)min,术前、术中和术后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儿容易出现低体温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婴儿术中出现低体温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王晓艳;吴蕾;齐莉恩;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不同时机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预防意义.方法 将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64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孕龄≤16周开始口服阿司匹林50 mg/d,服药至孕龄28周;对照组34例,孕龄>16周以同样方式口服阿司匹林.比较2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龄≤16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降低子痫前期发生风险中的作用优于孕龄>16周后服药患者,但服药时机对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郭利佩;贾小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通过网上电子系统上报的有效ADR共178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患者基本情况、怀疑药品、给药途径、合并用药、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178例ADR中女性高于男性,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的ADR高,分别为29.78%和23.60%;静脉滴注占117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结论 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静脉给药是ADR监测的重点途径,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信号.
作者:宋柳全;陆妙;黎晓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自体动静脉内瘘(I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通路[1],优良的内瘘条件是维持血液透析进行的必须条件.但由于尿毒症患者自身存在的疾病因素,血管条件差、低血压、日积月累的反复穿刺,以及自身对内瘘的护理不当使内瘘血栓形成在所难免.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导致内瘘失去功能占血液透析患者的14%~36%[2].因此,尽早治疗内瘘闭塞是延长内瘘使用年限的关键.我科于2015年7月23日对1例内瘘闭塞7h余患者使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进行局部溶栓治疗及护理,取得理想效果,现将溶栓治疗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符梅;罗雅丹;李红;董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其质量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能力,甚至影响一个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1].儿科是个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其病种繁多,病情变化发展快,且患儿对病情常不能表达或表达不清,给儿科临床护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作者:庄清霞;魏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国产1%环孢素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安全性.方法 分析角膜移植术后(≤1年)常规应用国产1%环孢素滴眼液的20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不良事件/反应和眼科检查情况.结果 2013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498例(795例次)占24.74%,其中不良反应352例(530例次).不良事件/反应主要为眼部不适感,表现为眼部刺激感、异物感、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灼热感、角膜上皮粗糙和痒等.与基线比较,用药后1、2、3、4及6个月眼部结膜充血发生率和角膜植片脱落发生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眼的视力均明显改善和恢复,眼压增高,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1%环孢素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轻度眼部不适感,无全身不良反应.
作者:李玉凤;姚家琳;张静;王秒;李翠娟;赵庆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PNS患者16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肾脏穿刺活检,分析中医证型与肾脏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160例PN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风水泛滥(43.75%)、湿热蕴结(30.62%)、脾肾阳虚(12.50%)、肝肾阴虚(7.50%)和肾络瘀阻(5.62%).肾脏组织病理学类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膜性肾病(MN,44.3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18.12%)、微小病变肾病(MCNS,14.38%)、IgA肾病(IgAN,13.1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8.75%)和其他(1.25%).风水泛滥证患者病理类型以MN、MsPGN多见,湿热内蕴证以MN、MCD、MsPGN多见,肾络瘀阻证以MN为多见,其次为MsPGN、FSGS.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均以MN为主.PNS患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组织学类型存在显著相关性(γ=0.441,P<0.05),其中属于MN病理类型的PNS患者中医证型与MN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γ=0.446,P<0.05).结论 成人PNS患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组织学类型存在相关性,对临床诊治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郑凯林;高松;刘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对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抑郁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进行抗抑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以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帕罗西汀对帕金森病抑郁患者进行加强治疗,对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改善较为有利,临床疗效十分理想.
作者:钱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医疗改革制度的推行,国家对于临床中的合理用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药学作为监督并辅助医疗机构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主要学科之一,也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臧贵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血液透析置管患者83例随机分为甲组41例和乙组42例.甲组采取常规护理,乙组采取细节护理.比较2组置管护理满意度、血液透析置管感染发生率及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乙组置管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甲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5,P<0.05).乙组血液透析置管感染发生率为4.76(2/42)低于甲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3,P<0.05).2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且乙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确切,可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敬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叶下珠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并用经济学手段评价治疗成本—效果.方法 将27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37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叶下珠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并计算整个治疗过程成本,比较2组患者的成本—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ALT、AST、AKP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评价中,谷氨酸转氨酶复常率及乙肝病毒DNA转阴率C/E无明显差别(P>0.05),但达到相同效果的HBeAg转阴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敏感度分析与上述研究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叶下珠片联合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肝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在以HBeAg转阴率作为评价指标时,具有经济学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恩;白映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辅治合并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合并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一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上升、舒张压、收缩压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辅治合并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坎地沙坦,且安全性能高,疗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均采取解痉、镇静、扩容、降压、利尿等常规治疗,并视情况应用地塞米松促使胎肺发育成熟.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即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浓度(DD)、红细胞压积(HCT),孕周延长时间,产妇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PT、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D与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周延长(10.5±2.2)d长于对照组的(4.5±1.5)d,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的21.2%,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1.5%(6/52)低于对照组的26.9%(14/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保证分娩质量与母婴安全,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柯妙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AMI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由临床医师、护士、营养师、药师及心理咨询师共同组成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自行设计的AMI疾病知识问卷及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价2组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2组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能有效提高AMI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史艳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抗生素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子宫内膜炎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子宫内膜炎所致不孕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抗生素治疗,试验组采用抗生素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2年内临床妊娠率.结果 试验组2年内妊娠率为77.8%高于对照组的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子宫内膜炎所致不孕症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新月;高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自愿终止妊娠女性180例根据米索前列醇给药方式不同随机分成A、B、C 3组各60例,A组口服给药;B组阴道给药;C组舌下给药.比较3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阴道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C组流产成功率均高于A组(P<0.05),但B组、C组间流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孕囊排出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但B组、C组间阴道出血量和孕囊排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明显低于A组(33.3%)和C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给药及舌下给药方式流产成功率高于口服给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缺损足背皮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缺损足背皮肤患者80例,对患者实施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干预,干预后,对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率进行比较,同时分析皮瓣成活状况.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患者80例,全部成活率高达100.00%,实现了骨头的完全保留,实现了足站立行走功能的大限度地保留,具有非常显著的皮瓣成活状况.术后6个月,完成了表浅感觉的恢复,改善了足背皮瓣臃肿外形.结论 足背缺损皮肤使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可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作者:郑旭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