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力;霍霁;孙利明;康献刚;邢振广;赵智远;张涛
目的 观察安脱达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均为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均行安脱达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通过2年治疗,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前为(9.25±2.89)分,高于治疗后的(4.05分±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安脱达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桂芳;薛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妇产科检查并分娩且资料完整的GDM孕妇120例,其中妊娠期合并甲减50例(A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70例(B组),另选单纯甲减孕妇40例(C组).3组入院后进行常规生化检查[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C],比较3组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贫血、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室息及新生儿甲减).结果 A组中TC、LDL、肌酐高于B组、C组(P<0.05);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总体不良妊娠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加重GDM孕妇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还可增加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杨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早期诊断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皮肾镜碎石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为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的患者,对照组为术后未出现尿脓毒血症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CRP、PCT结构差异及PCT、CRP在诊断脓毒血症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h、术后24hCRP、PCT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 h、术后24 hCRP、PCT结构相比差异显著(P<0.05).PCT、CRP对诊断脓毒血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研究证明可以利用血清降钙素(PCT)来对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进行预测,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洪波;何金泉;王亚双;陈冠豪;石燕慈;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腹腔镜手术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异氟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苏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等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期间心率、血压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郑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阴式修补术和宫腔镜修补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PCS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B组采用阴式修补术、C组采用宫腔镜修补术,观察3组术中及术后指标,比较3组治疗前后憩室深度、宽度和经期改善情况,比较3组治疗后妊娠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B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高于A、C组;B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A、C组,A组长于C组;A组治疗费用较B、C组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3组憩室深度、宽度及经期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憩室深度、宽度及经期持续时间均有所改善,改善情况A组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阴式修补术和宫腔镜修补术对PCSD患者均具有一定的效果,3种手术方案各有利弊,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个人意向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无机抗菌凝胶剂对干槽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医院门诊行阻生齿拔除者376例,选取发生干槽症40例.按治疗方法 分A、B、C组,A组13例,采用传统方法 治疗干槽症.B组13例,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C组14例,无机抗菌凝胶剂辅助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观察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程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92.8%,高于A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效病例病程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无机抗菌凝胶制剂辅治与传统刮治处置方法 对比,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而且其治疗的起效时间快,病程相对较短,患者更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林祺;杜岩;张涛;赵聪格;李金生;张昀;马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成云;邱毅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并对2组患者疾病的治疗3d前后比较和用药前后胸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情况、血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用药14 d后根据患者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指标,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2组患者用药后均能有效缓解胸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效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能安全有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各项指标及症状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降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的使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胰岛素治疗,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作者:李祥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广泛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 PDCA循环通过计划( P)—实施( D)—检查(C)—持续改进(A)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 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直接关系到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其质量管理是医院急救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1].
作者:洪丹;张得时;关秋霞;吴妙莉;梁云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围手术期护理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 对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女性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实施基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娅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比较左、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入路途径分为左侧组和右侧组,每组60例.左侧组行左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右侧组行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血管开通时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5 F指引导管使用率、冠状动脉病变情况、IL-6、IL-8、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相近,均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全勇;张育民;李峰;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 择取医院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并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2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用药方式,用药方法 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年龄、发生症状、类型.结果 年龄>6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静脉注射方法 及左氧氟沙星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和用药方法 .发生皮疹的不良反应几率高于其他不良症状的几率.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科学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作者:周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观察组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丽萍;张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MRI检查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MRI检查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对MRI检查的感受、不良反应情况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出现不适感2.0%(2/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100),均低于对照的19.0%(19/100)、11.0%(11/1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6.5±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4.4)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MRI检查中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勤莲;陈凤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结肠癌性梗阻手术治疗的方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性梗阻患者40例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治疗方法 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20例为左半结肠癌,行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术8例,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术6例,单纯造口6例,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66.7%、33.3%;另20例为右半结肠癌,行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术8例,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术6例,单纯造口6例,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16.7%、0.结论 行结肠癌性梗阻手术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孟付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预约及实施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4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8例,对照组由无专职护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由专职护士给予针对性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前诊断预约情况、接受产前诊断的实施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产前诊断预约率、实施率分别为94.71%、85.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3%、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前诊断预约率及实施率,可有效降低缺陷新生儿出生率,进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值得推广.
作者:卢小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早期教育与婴儿智能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新生婴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给予早期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婴儿保健,不参与其他早期教育.2组婴儿1岁之前进行发育商检测,观察比较2组婴儿的发育商.结果 观察组婴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社交及语言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各方面发育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帮助婴儿提升社交及语言方面的能力.
作者:邓小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并磷酸钙骨水泥(CPC)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35例,采用PKP联合CPC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高度、Cobb角度.结果 疼痛于术后1周内明显缓解,术后随访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要适应证正确,PKP联合CPC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使伤椎即刻稳定,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
作者:智新力;霍霁;孙利明;康献刚;邢振广;赵智远;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甲基泼尼松龙(IVMP)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IVIG无反应型K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继续予以IVIG 2.0 g/kg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IVMP 2 mg·kg-1·d-1治疗,使用3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WBC、ESR、hs-CRP)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比较2组发生冠状动脉扩张(CAL)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WBC、ESR和hsCR在治疗36 h、72 h监测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72 h,2组WBC、ESR和hs-CRP数值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观察组CAL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IVMP联合静脉滴注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KD患儿可有效控制炎性反应、发热等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及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作者:杨珊;贾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