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比亚·沙吾提
目的 观察普通针刺结合吞咽训练对产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符合条件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普通药物、康复训练、吞咽训练、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进行药物、康复训练及吞咽训练.治疗前、后均依据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量表进行疗效判定,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或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 针刺治疗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方面的功能活动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长兴;冯南尧;张利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比较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采取旋前复位法与常规旋后复位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接诊的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旋后复位法治疗,观察组采取旋前复位法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儿一次复位成功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治疗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复位成功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观察组复位后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总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采取旋前复位法治疗一次复位成功率高,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疼痛轻,且家属对治疗满意程度也高,值得借鉴.
作者:张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大黄牡丹汤治疗嵌顿性内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并已确诊的嵌顿性内痔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黄牡丹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排便前内痔复位时间变化及排便次数与形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观察组内痔复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时间(P<0.01).观察组排便恢复时间、排便次数及排便的形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治疗嵌顿性内痔可优先选择大黄牡丹汤进行治疗,具有疗程短、无痛苦且复位快的特点,可作为嵌顿性内痔治疗的有效方剂,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失血性休克产妇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2组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气剩余碱.结果 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95.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血气剩余碱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治疗产妇失血性休克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作者:蔡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早期诊断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皮肾镜碎石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为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的患者,对照组为术后未出现尿脓毒血症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CRP、PCT结构差异及PCT、CRP在诊断脓毒血症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h、术后24hCRP、PCT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 h、术后24 hCRP、PCT结构相比差异显著(P<0.05).PCT、CRP对诊断脓毒血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研究证明可以利用血清降钙素(PCT)来对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进行预测,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洪波;何金泉;王亚双;陈冠豪;石燕慈;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围术期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一般组和优质组,每组50例.一般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优质组总体满意度、切口甲级愈合率均显著高于一般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一般组(P<0.05),切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围术期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切口愈合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友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接诊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每组30例.检测所有患者的PCT、CRP水平,进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观察PCT、CRP与PSI评分相关性.结果 死亡组PCT、CRP水平为(1.86±0.41)ng/ml、(121.42±8.97)mg/L均显著高于存活组的(0.82±0.06)ng/ml、(62.63±1.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CRP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r=0.51,r=0.68,P均<0.05).结论 PCT、CRP联合检测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作者:王秋红;李琳;喻昌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Fugl-Meyer评估(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BI)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GQOIL)量表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MA、BI评分及GQOIL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潘海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平胶囊对小鼠细菌性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妇科千金胶囊组(0.48 g/kg)和妇平胶囊低、中、高(0.27 g/kg、0.54 g/kg、1.08 g/kg)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实验组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混合菌液经小鼠阴道—宫颈口注入小鼠子宫,复制小鼠慢性盆腔炎模型.造模7 d后,连续灌胃给药14 d.于第15天,小鼠摘眼球取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剖取小鼠脾脏和子宫,测定脾脏和子宫系数,检查子宫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妇科千金胶囊组和妇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脾脏系数明显增大,子宫系数明显减小.光镜下观察显示,模型组小鼠子宫病理炎症程度明显,妇科千金胶囊组和妇平胶囊组均能抑制子宫炎症细胞,减轻子宫肿胀、充血现象.结论 妇平胶囊对慢性盆腔炎小鼠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子宫肿胀度,显著下调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
作者:徐阳美;宋洋洋;任弋;卢国;季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对乳腺癌患者P-APR血浆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2例诊断为贫血治疗前及经EPO治疗后14 d、30 d外周静脉血,测定P-APR血浆VEGF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 P-APR血浆VEGF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14 d VEGF含量低于治疗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1),治疗后14 d与治疗后30 d VEGF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05).结论 EPO治疗可抑制VEGF,不会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作者:罗琼;尹军;李兵;邓元生;龚卫东;何敢;毛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成药联合西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慢性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6%,高于对照组的81.73%(P<0.05).观察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较为理想,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雪梅;宋日辉;李汉泉;黎浩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4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在各型、各期中血小板(PLT)、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CK/LDH)等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PLT下降程度、PCT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WBC、PT、CK/LDH与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CT升高程度与病期进展呈负相关.WBC、PLT、中性粒细胞(N)与病情进展无明显相关性.感染组PCT高于非感染组,但两者WB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PCT升高程度、PLT下降程度可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的分型依据,PCT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期进展,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涂上卿;程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不孕不育症患者治疗信心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治疗观察信心率、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指标评价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SF-36、SDS、SAS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信心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对不孕不育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梅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气分析指标PaCO2、PaO2和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叶牡;张辉容;周焕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100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首选腹腔镜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刘万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显著降低后引发心肌缺血持续严重,进而产生部分坏死,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出现剧烈与持久的疼痛,会伴随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多见的心血管疾病. 此病具有发病急及病死率高的特点[1-2] ,对其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黎春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2组患儿停药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喉梗阻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及声音嘶哑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1).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柳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氟米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氟米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8.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1%(P<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氟米龙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周武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联想-Lamaze呼吸分娩训练对初产妇不良情绪和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孕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于妊娠7个月开始实施联想-Lamaze呼吸分娩训练,比较2组产妇心理状况、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6%(86/100),高于对照组的67%(6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难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想-Lamaze呼吸分娩训练可有效降低初产妇不良情绪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及不良分娩结局发生风险,提高分娩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焱;宋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行手法复位处理的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麻醉方案.观察比较2组麻醉效果、手术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1).结论 行手法复位的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红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