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菁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干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mVCI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MoCA、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 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mVCI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损害,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培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医院日常工作中,门诊药房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条件[1]. 但常规门诊药房管理效果并不满意. 基于此,门诊药房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就显得相当重要. 笔者分析了门诊药房中实施品管圈管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士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曲马多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观察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药物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召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68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手术实施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观察2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比较2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总出血量、术后首次通气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及住院所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5).结论 卵巢囊肿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且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丽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早期诊断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皮肾镜碎石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为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的患者,对照组为术后未出现尿脓毒血症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CRP、PCT结构差异及PCT、CRP在诊断脓毒血症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h、术后24hCRP、PCT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 h、术后24 hCRP、PCT结构相比差异显著(P<0.05).PCT、CRP对诊断脓毒血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研究证明可以利用血清降钙素(PCT)来对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进行预测,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洪波;何金泉;王亚双;陈冠豪;石燕慈;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气分析指标PaCO2、PaO2和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叶牡;张辉容;周焕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观察组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丽萍;张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降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的使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胰岛素治疗,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作者:李祥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无机抗菌凝胶剂对干槽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医院门诊行阻生齿拔除者376例,选取发生干槽症40例.按治疗方法 分A、B、C组,A组13例,采用传统方法 治疗干槽症.B组13例,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C组14例,无机抗菌凝胶剂辅助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观察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程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92.8%,高于A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效病例病程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无机抗菌凝胶制剂辅治与传统刮治处置方法 对比,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而且其治疗的起效时间快,病程相对较短,患者更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林祺;杜岩;张涛;赵聪格;李金生;张昀;马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外科就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53例.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使用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使用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切口出血、切口感染和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更佳的术式.
作者:李朝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心肌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9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心肌病组44例和单纯糖尿病组46例,分别测定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记录糖尿病病程.比较2组上述指标,分析糖尿病心肌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LDL-L、TC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升高(P<0.05);HbA1c、FPG、BNP、hs-CRP水平及病程较单纯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糖尿病心肌病与脑钠肽水平密切相关,糖尿病病程及hs-CRP是糖尿病心肌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丽娟;王宪娟;崔振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的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实施过程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与全麻效果无差异,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门诊处方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总结问题发生后的应对办法.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药房出现的46例调剂差错记录,搜集整理相关文件资料,分析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产生因素,及紧急纠错后的处理结果 ,总结有效对策.结果 46例调剂差错记录中,药剂师大意配药错误7例、未对症下药12例、药物名称不相匹配10例、患者疏忽互换药品9例、药品质量问题8例,各种原因占比相对平均.结论 门诊处方调剂出现问题,会影响正常医疗,甚至会延误佳治疗时机、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需临床高度重视,规范制度及相关工作标准.
作者:蔡晓霞;陈志敏;刘昕;吴晨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帕金森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10.13,P<0.0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64%,高于对照组的70.45%(χ2=4.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有效药物为度洛西汀,该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肌肉关节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衡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行气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伴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行气健脾法,方选七味白术散加减,联合头孢三代抗生素抗感染、胰岛素及对症支持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疗程均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腹水白细胞(WBC)、多形核白细胞(PMN)、细菌培养、李凡他试验数据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3%,高于对照组的67.56%(P<0.05).2组WBC、PMN、细菌培养阳性例数、李凡他试验阳性例数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气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伴自发性腹膜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龚芳华;邓国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辛集市孕前妇女血清麻疹抗体水平,采取合适方法 降低孕妇及婴幼儿麻疹病毒的感染几率.方法 对辛集市582例孕前体检妇女的血清麻疹抗体水平检测,严格按照麻疹病毒血清IgG抗体诊断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操作检测.结果 595例孕前妇女血清麻疹IgG阳性率:82.18%;不同年龄段阳性率、麻疹血清IgG浓度中位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5年龄段麻疹血清IgG有效抗体浓度保护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妇女血清麻疹抗体水平整体阳性率较低,且浓度水平相对较低.结论 辛集市麻疹感染孕妇及婴幼儿几率相对较大,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对孕前妇女有计划的接种麻疹疫苗,降低孕妇和婴幼儿麻疹病毒感染的风险.
作者:郝士卿;尤文文;刘济宁;张柳;杨豪宁;刘晴;王军帅;耿磊;孙汝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托烷司琼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优势.方法 选取年龄60~75岁ASAⅠ~Ⅱ级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术后均采用静脉镇痛泵镇痛(PCIA):观察组采用地佐辛+托烷司琼,对照组患者用药为舒芬太尼+托烷司琼,观察2组镇痛、镇静效果,舒适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镇痛效果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地佐辛+托烷司琼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好,恶心、呕吐及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等优点.
作者:李岗;陈小林;陈小妹;童美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AC序贯T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2~4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腋窝淋巴结转阴率、毒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33%,高于对照组的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2组腹泻、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效果显著,使肿瘤更易达到手术要求,减少淋巴转移,且毒副反应较低,患者耐受性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并对2组患者疾病的治疗3d前后比较和用药前后胸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情况、血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用药14 d后根据患者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指标,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2组患者用药后均能有效缓解胸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效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能安全有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各项指标及症状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在白术七物颗粒剂干预作用下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NO改变情况,发现白术七物颗粒剂在治疗气阴两虚型STC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50只.造模大鼠按照2.5 mg/kg剂量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注射45 d.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15 d后,灌服(青皮、枳壳、 附子,剂量13 g/kg),连续30 d,建立气阴两虚型STC大鼠模型.除10只验证模型建立成功外,将其余4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 白术七物颗粒高、低剂量组、莫沙必利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外,余治疗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应用ELISA、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白术七物颗粒剂对气阴两虚型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NO的含量影响.结果 白术七物颗粒剂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O阳性表达细胞减少,分布相对较稀疏,平均光密度值降低.结论 白术七物颗粒剂治疗气阴两虚型STC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结肠组织中NO的含量来实现的.
作者:林仁敬;鲁海燕;刘涛;何永恒;聂晶;宋艳;王晓艳;徐胜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