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消化道出血10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高春香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现象,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器官因病变所造成的各种出血,是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急重症,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及程度不同的周围循环衰竭等特征[1]. 采取科学及时的治疗方法 及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我院汇总上消化道出血108例病例,对其临床护理及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护理后,2组Barthel指数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运动功能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后期致残风险,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Fugl-Meyer评估(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BI)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GQOIL)量表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MA、BI评分及GQOIL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潘海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对乳腺癌患者P-APR血浆VEGF的影响

    目的 观察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对乳腺癌患者P-APR血浆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2例诊断为贫血治疗前及经EPO治疗后14 d、30 d外周静脉血,测定P-APR血浆VEGF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 P-APR血浆VEGF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14 d VEGF含量低于治疗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1),治疗后14 d与治疗后30 d VEGF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05).结论 EPO治疗可抑制VEGF,不会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作者:罗琼;尹军;李兵;邓元生;龚卫东;何敢;毛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女性乳腺良性肿块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围手术期护理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 对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女性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实施基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娅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合并2型糖尿病的胆囊结石病患者微创保胆取石术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术前胆囊收缩功能≥30%胆囊结石患者114例,实施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DM组)56例,非糖尿病患者(nDM组)58例.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顺利,无手术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瘘、胆道损伤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比较2组胆囊大收缩率变化情况、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结果 DM组术后3个月时胆囊大收缩率为(33.5±5.1)%,低于术前的(40.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时大收缩率分别达到(43.4±6.3)%和(50.7±12.9)%,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DM组大收缩率与同期nDM组比较(P>0.05).术后2年2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病程短、平诉血糖控制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收缩功能依然良好,术后2年结石复发率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当.术后较远期的胆囊收缩功能变化及结石复发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鲁蓓;石玉宝;刘斌;郑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地佐辛和曲马多用于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地佐辛和曲马多用于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比较.方法 将医院98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49例)和曲马多组(49例),术后地佐辛组静脉镇痛泵配方:地佐辛20 mg+舒芬太尼50μg+昂丹司琼8 mg;曲马多组静脉镇痛泵配方:曲马多800 mg+舒芬太尼50μg+昂丹司琼8 mg,2组镇痛泵均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地佐辛组VAS评分在3 h、5 h、10 h优于曲马多组(P<0.05);地佐辛组Ramsay评分在术后5 h、10 h优于曲马多组(P<0.05);地佐辛组PCA按压次数在术后3 h、5 h优于曲马多组(P<0.05).地佐辛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曲马多组(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方面较曲马多更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劲松;杨帅;华丽;王两忠;王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肺炎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双黄连注射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康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炎患儿采取双黄连注射剂治疗比抗生素治疗更具优势,其疗效确切,且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许上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旋前复位法与常规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采取旋前复位法与常规旋后复位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接诊的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旋后复位法治疗,观察组采取旋前复位法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儿一次复位成功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治疗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复位成功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观察组复位后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总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采取旋前复位法治疗一次复位成功率高,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疼痛轻,且家属对治疗满意程度也高,值得借鉴.

    作者:张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安脱达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安脱达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均为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均行安脱达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通过2年治疗,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前为(9.25±2.89)分,高于治疗后的(4.05分±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安脱达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桂芳;薛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妇产科检查并分娩且资料完整的GDM孕妇120例,其中妊娠期合并甲减50例(A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70例(B组),另选单纯甲减孕妇40例(C组).3组入院后进行常规生化检查[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C],比较3组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贫血、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室息及新生儿甲减).结果 A组中TC、LDL、肌酐高于B组、C组(P<0.05);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总体不良妊娠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加重GDM孕妇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还可增加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杨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积水伴复合型感染患者1例药学会诊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可发挥药学专业优势,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动脉瘤栓塞术后脑积水伴复合型感染患者的救治过程,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切入点进行探讨.

    作者:尹存林;童画;张婷;祁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青年女性乳房疾病保健知识认知、需求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乳腺疾病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类型. 近年来,受女性生存压力增大、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增多等因素影响,明显升高乳腺病、乳腺癌的发生几率,且年龄渐趋年轻化[1]. 本文选取某校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乳房疾病保健知识认知、需求情况,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质量控制体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具有特异性好、高效稳定、适合医院大批量标本检测等优点. 但 ELISA 试验影响因素较多、步骤偏多,稍有疏忽就会影响试验结果 [1]. 所以,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做到标准操作,才能确保检测结果 准确可信. 综合国内外资料,并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作者:刘鸿雁;岳保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压氧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肢体肌力改善时间、独立下地行走时间和括约肌恢复时间差异,观察2组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肢体肌力改善时间、独立下地行走时间和括约肌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高压氧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康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小明;侯伟;孙良玉;杨茂益;常有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治疗,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7、14 d时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时2组血清CRP、Hcy、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DCA质量管理在抢救车全院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广泛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 PDCA循环通过计划( P)—实施( D)—检查(C)—持续改进(A)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 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直接关系到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其质量管理是医院急救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1].

    作者:洪丹;张得时;关秋霞;吴妙莉;梁云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策略

    目的 观察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并研究相关抗病毒治疗的策略.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0例为观察组,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临床病毒学、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特征.同时采取利巴韦林药物与PEGFNα-2a(人工重组干扰素)联合治疗,观察病毒学特点、病毒学应答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HCV优势病毒株占90%,混合优势病毒株占16.67%,观察组HBeAg阳性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束治疗时,观察组病毒学总应答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6.67%,高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3%,高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 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优势病毒株为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株的复制受丙型肝炎病毒株的抑制,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患者采取利巴韦林药物与PEGFNα-2a联合治疗病毒学应答率高,但是较易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何彩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氟米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氟米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氟米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8.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1%(P<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氟米龙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周武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西药房药剂科工作人员9名,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每周药品差错事件及工作人员各项能力.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每周药品差错明显低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工作人员各项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西药房药品管理中,可有效减少药品差错,显著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

    作者:张庆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白术七物颗粒剂对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组织NO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白术七物颗粒剂干预作用下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NO改变情况,发现白术七物颗粒剂在治疗气阴两虚型STC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50只.造模大鼠按照2.5 mg/kg剂量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注射45 d.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15 d后,灌服(青皮、枳壳、 附子,剂量13 g/kg),连续30 d,建立气阴两虚型STC大鼠模型.除10只验证模型建立成功外,将其余4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 白术七物颗粒高、低剂量组、莫沙必利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外,余治疗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应用ELISA、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白术七物颗粒剂对气阴两虚型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NO的含量影响.结果 白术七物颗粒剂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O阳性表达细胞减少,分布相对较稀疏,平均光密度值降低.结论 白术七物颗粒剂治疗气阴两虚型STC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结肠组织中NO的含量来实现的.

    作者:林仁敬;鲁海燕;刘涛;何永恒;聂晶;宋艳;王晓艳;徐胜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