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明;侯伟;孙良玉;杨茂益;常有军
目的 观察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对2组症状缓解时间、复发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为(1.12±0.40)d,低于对照组的(1.80±0.50)d;复发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28.26%;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相关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莎比亚·沙吾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术前胆囊收缩功能≥30%胆囊结石患者114例,实施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DM组)56例,非糖尿病患者(nDM组)58例.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顺利,无手术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瘘、胆道损伤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比较2组胆囊大收缩率变化情况、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结果 DM组术后3个月时胆囊大收缩率为(33.5±5.1)%,低于术前的(40.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时大收缩率分别达到(43.4±6.3)%和(50.7±12.9)%,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DM组大收缩率与同期nDM组比较(P>0.05).术后2年2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病程短、平诉血糖控制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收缩功能依然良好,术后2年结石复发率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当.术后较远期的胆囊收缩功能变化及结石复发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鲁蓓;石玉宝;刘斌;郑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护理后,2组Barthel指数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运动功能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后期致残风险,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并磷酸钙骨水泥(CPC)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35例,采用PKP联合CPC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高度、Cobb角度.结果 疼痛于术后1周内明显缓解,术后随访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要适应证正确,PKP联合CPC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使伤椎即刻稳定,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
作者:智新力;霍霁;孙利明;康献刚;邢振广;赵智远;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对乳腺癌患者P-APR血浆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2例诊断为贫血治疗前及经EPO治疗后14 d、30 d外周静脉血,测定P-APR血浆VEGF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 P-APR血浆VEGF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14 d VEGF含量低于治疗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1),治疗后14 d与治疗后30 d VEGF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05).结论 EPO治疗可抑制VEGF,不会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作者:罗琼;尹军;李兵;邓元生;龚卫东;何敢;毛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帕金森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10.13,P<0.0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64%,高于对照组的70.45%(χ2=4.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有效药物为度洛西汀,该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肌肉关节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衡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行气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伴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行气健脾法,方选七味白术散加减,联合头孢三代抗生素抗感染、胰岛素及对症支持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疗程均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腹水白细胞(WBC)、多形核白细胞(PMN)、细菌培养、李凡他试验数据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3%,高于对照组的67.56%(P<0.05).2组WBC、PMN、细菌培养阳性例数、李凡他试验阳性例数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气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伴自发性腹膜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龚芳华;邓国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观察2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1.45±9.76)min、住院时间为(8.97±1.1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为(62.53±12.5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5.62±16.35)ml(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1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1).结论 胆结石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璟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阴式修补术和宫腔镜修补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PCS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B组采用阴式修补术、C组采用宫腔镜修补术,观察3组术中及术后指标,比较3组治疗前后憩室深度、宽度和经期改善情况,比较3组治疗后妊娠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B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高于A、C组;B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A、C组,A组长于C组;A组治疗费用较B、C组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3组憩室深度、宽度及经期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憩室深度、宽度及经期持续时间均有所改善,改善情况A组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阴式修补术和宫腔镜修补术对PCSD患者均具有一定的效果,3种手术方案各有利弊,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个人意向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采用不同处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ART超促排卵方案的时间长短分为短方案组和超长方案组,每组50例.其中超长方案组又划分为穿刺组及手术联合穿刺组2组,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各组超促排卵不同方案和不同处理方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结果 短方案及超长方案2组Gn总量、获卵数、胚胎移植数及卵裂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长方案组、Gn天数长于短方案组,受精率低于短方案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短方案组(P<0.05).2组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移植数、受精率、卵裂率及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联合手术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穿刺组(P<0.05).结论 给予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行手术剥除或囊肿穿刺后,再行超长方案ART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肖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AC序贯T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2~4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腋窝淋巴结转阴率、毒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33%,高于对照组的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2组腹泻、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效果显著,使肿瘤更易达到手术要求,减少淋巴转移,且毒副反应较低,患者耐受性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吗替麦考酚醋分散片(赛可平)治疗,观察组采用他克莫司治疗.观察2组狼疮性肾炎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血肌酐、尿红细胞及尿蛋白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干预前2组血肌酐、尿红细胞、尿蛋白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之前对照组血肌酐、尿红细胞、尿蛋白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3.34%,低于对照组的40.01%(P<0.01).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笑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综合护理,3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4%,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蒋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普通针刺结合吞咽训练对产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符合条件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普通药物、康复训练、吞咽训练、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进行药物、康复训练及吞咽训练.治疗前、后均依据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量表进行疗效判定,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或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 针刺治疗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方面的功能活动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长兴;冯南尧;张利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心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BNP、LVEF、LVEDD及LVES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BNP、LVEDD及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4%(P<0.01).结论 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可协同提高疗效,进一步延缓病情进展,恢复心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周博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成云;邱毅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治疗,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7、14 d时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时2组血清CRP、Hcy、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生素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他啶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病原菌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病原菌清除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头孢他啶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效果显著,病原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继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Fugl-Meyer评估(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BI)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GQOIL)量表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MA、BI评分及GQOIL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潘海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 择取医院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并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2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用药方式,用药方法 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年龄、发生症状、类型.结果 年龄>6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静脉注射方法 及左氧氟沙星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和用药方法 .发生皮疹的不良反应几率高于其他不良症状的几率.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科学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作者:周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