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王海燕

关键词:可手术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TAC方案
摘要:目的 分析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AC序贯T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2~4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腋窝淋巴结转阴率、毒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33%,高于对照组的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2组腹泻、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效果显著,使肿瘤更易达到手术要求,减少淋巴转移,且毒副反应较低,患者耐受性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病理诊断的应用与价值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治疗中应用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医院接收的100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病理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切缘病理诊断,100例患者均呈阴性,10例经腋窝淋巴结病理检查呈阳性,所有患者均安全且顺利地完成保乳治疗,未有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治疗后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也较高,达93.0%.结论 在乳腺癌保乳治疗中应用病理诊断,可为治疗提供更为合理且科学的参考依据,同时还可有效评价患者预后情况,应用价值高,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甄时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4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在各型、各期中血小板(PLT)、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CK/LDH)等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PLT下降程度、PCT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WBC、PT、CK/LDH与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CT升高程度与病期进展呈负相关.WBC、PLT、中性粒细胞(N)与病情进展无明显相关性.感染组PCT高于非感染组,但两者WB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PCT升高程度、PLT下降程度可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的分型依据,PCT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期进展,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涂上卿;程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与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对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哮喘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梁杰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伤风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伤风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就诊的伤风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症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退热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上治疗伤风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症时,复方小儿退热栓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煌;何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策略

    目的 观察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并研究相关抗病毒治疗的策略.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0例为观察组,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临床病毒学、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特征.同时采取利巴韦林药物与PEGFNα-2a(人工重组干扰素)联合治疗,观察病毒学特点、病毒学应答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HCV优势病毒株占90%,混合优势病毒株占16.67%,观察组HBeAg阳性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束治疗时,观察组病毒学总应答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6.67%,高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3%,高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 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优势病毒株为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株的复制受丙型肝炎病毒株的抑制,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患者采取利巴韦林药物与PEGFNα-2a联合治疗病毒学应答率高,但是较易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何彩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不孕不育症患者治疗信心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不孕不育症患者治疗信心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治疗观察信心率、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指标评价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SF-36、SDS、SAS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信心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对不孕不育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梅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降钙素原早期诊断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早期诊断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皮肾镜碎石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为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的患者,对照组为术后未出现尿脓毒血症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CRP、PCT结构差异及PCT、CRP在诊断脓毒血症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h、术后24hCRP、PCT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 h、术后24 hCRP、PCT结构相比差异显著(P<0.05).PCT、CRP对诊断脓毒血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研究证明可以利用血清降钙素(PCT)来对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进行预测,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洪波;何金泉;王亚双;陈冠豪;石燕慈;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成药联合西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成药联合西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慢性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6%,高于对照组的81.73%(P<0.05).观察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较为理想,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雪梅;宋日辉;李汉泉;黎浩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微粉碎技术对肉苁蓉的粉碎效果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超微粉碎技术对肉苁蓉的粉碎效果及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份等量的肉苁蓉,分为普通组和超微组,普通组采用普通粉碎机粉碎肉苁蓉,超微组则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肉苁蓉获取药粉,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2组药粉的形态大小,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2组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 超微组粉末粒度明显小于普通组;超微组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结论 使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肉苁蓉,可明显缩小粉末的粒度,提高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阴式修补术和宫腔镜修补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PCS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B组采用阴式修补术、C组采用宫腔镜修补术,观察3组术中及术后指标,比较3组治疗前后憩室深度、宽度和经期改善情况,比较3组治疗后妊娠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B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高于A、C组;B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A、C组,A组长于C组;A组治疗费用较B、C组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3组憩室深度、宽度及经期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憩室深度、宽度及经期持续时间均有所改善,改善情况A组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阴式修补术和宫腔镜修补术对PCSD患者均具有一定的效果,3种手术方案各有利弊,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个人意向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AC序贯T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2~4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腋窝淋巴结转阴率、毒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33%,高于对照组的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2组腹泻、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效果显著,使肿瘤更易达到手术要求,减少淋巴转移,且毒副反应较低,患者耐受性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失血性休克产妇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2组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气剩余碱.结果 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95.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血气剩余碱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治疗产妇失血性休克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作者:蔡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气分析指标PaCO2、PaO2和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叶牡;张辉容;周焕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降糖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降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的使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胰岛素治疗,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作者:李祥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DCA质量管理在抢救车全院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广泛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 PDCA循环通过计划( P)—实施( D)—检查(C)—持续改进(A)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 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直接关系到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其质量管理是医院急救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1].

    作者:洪丹;张得时;关秋霞;吴妙莉;梁云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结肠癌性梗阻手术治疗的方法与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结肠癌性梗阻手术治疗的方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性梗阻患者40例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治疗方法 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20例为左半结肠癌,行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术8例,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术6例,单纯造口6例,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66.7%、33.3%;另20例为右半结肠癌,行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术8例,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术6例,单纯造口6例,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16.7%、0.结论 行结肠癌性梗阻手术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孟付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在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支气管肺癌为发生于支气管黏膜及周围腺体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均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疾病的首位,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对家庭、社会也造成了严重负担[1].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 本文针对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在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袁懋绣;蔡其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哮喘56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观察组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丽萍;张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100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首选腹腔镜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刘万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基泼尼松龙(IVMP)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IVIG无反应型K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继续予以IVIG 2.0 g/kg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IVMP 2 mg·kg-1·d-1治疗,使用3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WBC、ESR、hs-CRP)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比较2组发生冠状动脉扩张(CAL)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WBC、ESR和hsCR在治疗36 h、72 h监测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72 h,2组WBC、ESR和hs-CRP数值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观察组CAL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IVMP联合静脉滴注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KD患儿可有效控制炎性反应、发热等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及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作者:杨珊;贾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