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芳华;邓国妹
目的 观察比较左、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入路途径分为左侧组和右侧组,每组60例.左侧组行左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右侧组行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血管开通时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5 F指引导管使用率、冠状动脉病变情况、IL-6、IL-8、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相近,均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全勇;张育民;李峰;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具有特异性好、高效稳定、适合医院大批量标本检测等优点. 但 ELISA 试验影响因素较多、步骤偏多,稍有疏忽就会影响试验结果 [1]. 所以,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做到标准操作,才能确保检测结果 准确可信. 综合国内外资料,并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作者:刘鸿雁;岳保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对乳腺癌患者P-APR血浆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2例诊断为贫血治疗前及经EPO治疗后14 d、30 d外周静脉血,测定P-APR血浆VEGF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 P-APR血浆VEGF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14 d VEGF含量低于治疗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1),治疗后14 d与治疗后30 d VEGF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05).结论 EPO治疗可抑制VEGF,不会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作者:罗琼;尹军;李兵;邓元生;龚卫东;何敢;毛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综合护理,3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4%,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蒋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用于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术后予以康复新液换药,对照组术后予以普通换药.比较2组创面腐物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创面腐物脱落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2组均无过敏、急性出血、脓肿复发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康复新液可缩短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腐物脱落和创面愈合时间,是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行气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伴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行气健脾法,方选七味白术散加减,联合头孢三代抗生素抗感染、胰岛素及对症支持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疗程均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腹水白细胞(WBC)、多形核白细胞(PMN)、细菌培养、李凡他试验数据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3%,高于对照组的67.56%(P<0.05).2组WBC、PMN、细菌培养阳性例数、李凡他试验阳性例数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气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伴自发性腹膜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龚芳华;邓国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成云;邱毅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的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实施过程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与全麻效果无差异,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骨密度也称骨矿密度( BMD ) ,是单位面积的骨矿含量.由于骨矿物质的主要成分是钙,所以BMD是评估骨钙含量、骨钙丢失率和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1]. 儿童时期的骨密度能否得到持续增长是影响成人骨密度峰值的关键因素[2].
作者:赵芳;刘鑫;陈丽雯;刘延伟;李聪捷;李宏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超微粉碎技术对肉苁蓉的粉碎效果及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份等量的肉苁蓉,分为普通组和超微组,普通组采用普通粉碎机粉碎肉苁蓉,超微组则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肉苁蓉获取药粉,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2组药粉的形态大小,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2组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 超微组粉末粒度明显小于普通组;超微组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结论 使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肉苁蓉,可明显缩小粉末的粒度,提高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外科就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53例.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使用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使用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切口出血、切口感染和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更佳的术式.
作者:李朝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在白术七物颗粒剂干预作用下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NO改变情况,发现白术七物颗粒剂在治疗气阴两虚型STC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50只.造模大鼠按照2.5 mg/kg剂量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注射45 d.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15 d后,灌服(青皮、枳壳、 附子,剂量13 g/kg),连续30 d,建立气阴两虚型STC大鼠模型.除10只验证模型建立成功外,将其余4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 白术七物颗粒高、低剂量组、莫沙必利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外,余治疗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应用ELISA、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白术七物颗粒剂对气阴两虚型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NO的含量影响.结果 白术七物颗粒剂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O阳性表达细胞减少,分布相对较稀疏,平均光密度值降低.结论 白术七物颗粒剂治疗气阴两虚型STC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结肠组织中NO的含量来实现的.
作者:林仁敬;鲁海燕;刘涛;何永恒;聂晶;宋艳;王晓艳;徐胜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围手术期护理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 对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女性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实施基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娅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应用于胃穿孔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更加稳定,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及价值.
作者:岳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心肌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9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心肌病组44例和单纯糖尿病组46例,分别测定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记录糖尿病病程.比较2组上述指标,分析糖尿病心肌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LDL-L、TC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升高(P<0.05);HbA1c、FPG、BNP、hs-CRP水平及病程较单纯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糖尿病心肌病与脑钠肽水平密切相关,糖尿病病程及hs-CRP是糖尿病心肌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丽娟;王宪娟;崔振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操作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时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普通针刺结合吞咽训练对产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符合条件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普通药物、康复训练、吞咽训练、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进行药物、康复训练及吞咽训练.治疗前、后均依据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量表进行疗效判定,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或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 针刺治疗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方面的功能活动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长兴;冯南尧;张利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并对2组患者疾病的治疗3d前后比较和用药前后胸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情况、血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用药14 d后根据患者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指标,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2组患者用药后均能有效缓解胸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效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能安全有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各项指标及症状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氟米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氟米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8.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1%(P<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氟米龙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周武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平胶囊对小鼠细菌性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妇科千金胶囊组(0.48 g/kg)和妇平胶囊低、中、高(0.27 g/kg、0.54 g/kg、1.08 g/kg)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实验组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混合菌液经小鼠阴道—宫颈口注入小鼠子宫,复制小鼠慢性盆腔炎模型.造模7 d后,连续灌胃给药14 d.于第15天,小鼠摘眼球取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剖取小鼠脾脏和子宫,测定脾脏和子宫系数,检查子宫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妇科千金胶囊组和妇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脾脏系数明显增大,子宫系数明显减小.光镜下观察显示,模型组小鼠子宫病理炎症程度明显,妇科千金胶囊组和妇平胶囊组均能抑制子宫炎症细胞,减轻子宫肿胀、充血现象.结论 妇平胶囊对慢性盆腔炎小鼠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子宫肿胀度,显著下调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
作者:徐阳美;宋洋洋;任弋;卢国;季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