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彦;何远艳;蒋爱华;刘兰花;和静;汪盈峰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禹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年复发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生活治量,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董晓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肾功能、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1~2期患者16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89).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肾功能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脂肪细胞因子[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Letin)、内脂素(Visfatin)、饱食分子(Nesfatin-1)、人网膜素-1(Omentin-1)].结果 观察组患者FBG、PBG、FINS及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GF-1、RBP、Hcy、BNP及UAER、ACR、L-FABP低于对照组,SFRP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hemerin、Letin、Visfatin低于对照组,Nesfatin-1、Omentin-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拉鲁肽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肾功能并具有调节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
作者:艾衣坦·阿依特哈孜;青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祁阳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铝碳酸镁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胃炎Ⅰ号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痛、纳差、嗳气、痞满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痛、纳差、嗳气、痞满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唐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池市都安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儿手足口病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可快速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可行性.
作者:吴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佳时机.方法 选取北京市仁和医院2008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SAP患者60例,依据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n=30)和非早期组(n=30).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早期组患者确诊后行CRRT,非早期组患者再出现急性肾损伤(AKI)后行CRR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动脉压(MAP)、pH值、碱剩余(BE)、白细胞计数(WBC)、Na+、K+、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28 d生存情况.结果 早期组患者28 d生存率高于非早期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FiO2、MAP、pH值、BE、WBC、Na+、K+、IL-6、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早期组患者PaO2/FiO2高于非早期组,BE、WBC、Na+、K+、IL-6、CRP及PCT水平低于非早期组(P<0.05),两组患者MAP、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采用CRRT治疗SAP效果较好,但需把握治疗时机,明确诊断后便可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美多芭联合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PD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联合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多芭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吡贝地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2、24、36、48个月时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两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36、48个月时,联合组患者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多芭联合吡贝地尔治疗P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UP-DRS评分,改善患者症状,安全性好.
作者:刘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盐边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3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各66例.传统组予以局部清除渗液法治疗,研究组在传统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瘢痕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患者瘢痕情况优于传统组,瘢痕均值小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微波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确切,瘢痕小,可有效缩短患者愈合时间,提高满意度.
作者:严天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龄骨折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高龄骨折患者198例,收集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2周、2~3周及>3周)、年龄(<75岁及≥75岁)、抗生素应用时间(<1周及≥1周)、合并基础疾病(是,否)及手术时间(≤2 h及>2h),分析高龄骨折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98例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20例,包括呼吸道感染10例,创口感染6例,泌尿道感染3例,消化道感染1例,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n=20)和未感染组(n=178),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合并基础疾病及手术时间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106,95% CI(1.515,8.758)]、住院时间[OR=2.452,95% CI (1.208,6.415)]、抗生素应用时间[OR=2.875,95% CI(1.376,7.763)]、合并基础疾病[OR=4.186,95% CI (2.054,16.350)]及手术时间[OR=3.241,95% CI (1.642,15.246)]是高龄骨折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合并基础疾病及手术时间是高龄骨折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作者:蒲世周;唐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D-D二聚体对缺血性结肠炎病变范围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51例,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将所有患者分为单一肠段组36例和多肠段组15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基础疾病、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率、PT、APTT、FIB、PLT、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肠段组患者年龄、D-D二聚体水平高于单一肠段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D二聚体是缺血性结肠炎病变范围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D二聚体是缺血性结肠炎病变范围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病变范围的指标.
作者:姚婷婷;章礼久;胡祥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发生于胎儿宫内至宫外生活过渡期,多见于足月儿、过期产儿.临床采取有效治疗可降低肺动脉压力,是改善患儿预后、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本文就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
作者:潘雅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永新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基转移酶(ALT)].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AST、AL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复发率,改善肝功能.
作者:颜丽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盐边县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残气量(RV)],咳喘、肺部哮鸣音、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R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咳喘、肺部哮鸣音、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疾病恢复,且安全可靠.
作者:龙有珠;李建明;李兴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人血清蛋白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7-9月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的1979例住院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分科室统计人血清蛋白的基本使用情况.结果 用药总量高排名为妇瘤科、胸部外科,但根据人均用药量,排名前5名为老干头颈内科、肝胆外科、肠道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疼痛病房.人血清蛋白的用药原因主要以低蛋白血症为主,用药前,人血清蛋白浓度25~40 g/L患者占55%,人血清蛋白个人使用量以1~2瓶为主(10 g/瓶),占使用总人数的42%;使用量>10瓶的患者仅占总人数的2%,约61.2%患者用药疗程较短(≤3 d).结论 人血清蛋白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规范应用指征,减少应用误区.
作者:谌赟;刘妮;龚倩;杨立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PARγ激活对糖尿病兔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2016年6月普通级健康雄性兔1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和PPARγ激活组,各6只.糖尿病组和PPARγ激活组建立高血糖动物模型,3组均建立骨折模型.比较3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体质量.结果 给药前,3组兔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PPARγ激活组FPG、T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糖尿病组与PPARγ激活组FPG、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糖尿病组、PPARγ激活组体质量低于对照组,FPG、T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PARγ激活组体质量高于糖尿病组,FPG、TG水平低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治疗1、2、3周时BMP-2、TGF-β1、bFGF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1周时PD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PARγ激活组治疗1、2、3周时bFGF水平低于糖尿病组,治疗2、3周时BMP-2、TGF-β1、PDGF水平低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 PPARγ激活后可造成糖尿病患者骨质流失,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作者:余伟彪;占日新;朱建龙;管中宁;张金喜;来乐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连银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外伤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张家界市桑植县民族中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外伤化脓性骨髓炎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银汤内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1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口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银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外伤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创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熊东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中心卫生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4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肢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骨科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上肢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关节生理功能和活动能力,缩短治疗时间,且并发症少.
作者:苏逢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某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门诊2015年处方3000张,依据处方点评基本指标及不合理用药项目填写表格,分析2015年各季度院门诊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发生率.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药物品种为4种;注射剂使用率由第1季度的24.16%下降到第4季度的21.14%;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5.28%降至11.0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64.78%.第1、2、3、4季度不合理处方率分别为3.47%、3.20%、2.40%、2.13%,第4季度较第1季度,不合理处方率下降38.62%.结论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能够加强处方监管工作,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率.
作者:林丽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47例.单药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2、FSH、LH、P水平及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E2、FSH、LH、P水平低于单药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小于单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且安全性高.
作者:尹封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振动治疗仪治疗老年腰椎轻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马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腰椎轻度压缩骨折患者8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振动治疗仪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跌倒和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和骨折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联合振动治疗仪治疗老年腰椎轻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增加腰椎和髋部骨密度.
作者:覃芝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沙眼衣原体(CT)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CT肺炎患儿88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抗生素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CT肺炎好发于年龄<3个月婴儿,发生率为87.5%,3~6个月患儿发病率为11.4%,>6个月患儿发病率为1.1%.咳嗽为CT肺炎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气促、肺部湿啰音、吸气性三凹征、气喘,患儿中均经检查显示CT-DNA阳性,淋巴细胞分数升高患儿占75%,白细胞计数升高患儿占30.68%,凝血功能异常患儿占5.68%.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2周内消失68例,占77.27%,2周~1个月消失12例,占1.64%,2~6个月消失6例,占6.82%,>6个月消失1例,占1.14%,治疗2周自动出院3例,2例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失访,占3.41%.结论 CT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治疗有效,部分病例症状可持续存在,需引起重视.
作者:黄志锋;蔡志明;李少澍;梁世山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