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成玉
目的 探索脑出血患者早期临床资料与合并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而做出恰当的脑出血病因诊断和管理措施.方法 对71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高血压病组(561例)和非高血压病组(151例),分析早期临床资料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结果 2组年龄、肝功能不全、糖尿病、吸烟史、入院时血压和出血部位(深部、脑叶、脑室)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年龄、入院时血压、脑叶出血、深部出血部位是脑出血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脑叶出血为负相关因素,年龄、入院时血压、深部出血为正相关因素.结论 脑出血患者早期临床资料能够提示是否合并高血压,其中脑叶出血为负相关因素,年龄、入院时血压、深部出血为正相关因素.
作者:郭芳;李荣通;郑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医院行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对2组的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为(24.49±4.50)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6.26±6.2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8,P=0.001).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入院前的产前教育课程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规律产检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接受常规产检及护理,观察组在孕晚期参加产前教育课程.对比观察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前的产前教育课程可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
作者:余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20例行改良颈后路非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均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7例,明显改善3例,无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术后颈椎活动度良好.患者术后JOA评分为(14.2±3.1)分高于术前的(5.7±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7,P<0.01);术后Epstein标准优良率为80.0%(16/20).结论 改良颈后路非融合寰枢准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手术创伤较小,恢复快,并保留了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
作者:王路;程才;李书奎;李凌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心理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情绪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85±0.59)低于对照组的(3.42±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指导联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术后疼痛,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6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每个月对门诊25%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每名医师抽取的处方数不少于50份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共抽取门诊抗菌药物处方9838张,不合理处方863张,不合理处方率为8.77%:其中不规范处方452张,占全部不合理处方的52.38%;用药不适宜处方380张,占全部不合理处方的44.03%;此外超常处方31张,占全部不合理处方的3.59%.结论 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并适当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作者:帅维维;贾岩岩;唐喆;王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新的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可使耐药/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ALL)患者获得高水平的血液学和分子学缓解[1] ,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CAR-T)疗法是一种新型细胞免疫治疗,抗CD19 CAR-T细胞在B-ALL的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疗效,儿童和成人的完全缓解( CR)率达90%[2]. 本文就CAR-T疗法、抗CD19 CAR-T细胞治疗B-ALL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钱怡;杨敏;李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在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种植体周围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2组患者均采用龈下刮治和龈上洁治等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2%碘甘油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1、3、6周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SBI)及牙周探诊深度(PD).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PLI、SBI、P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周2组患者PLI、SBI、PD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2组PLI、SBI及PD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安全性高,疗效更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瑶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理解和转变,湿性愈合敷料广泛应用于临床. 敷料的使用目的是预防伤口污染和损伤、吸收渗液、填塞腔隙、减轻水肿并提供一个适宜的愈合环境[1]. 伤口敷料的种类很多,水胶体敷料作为一种新型敷料,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就近几年水胶体透明敷料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研究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伤口敷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周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比较2组产妇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产妇对母婴保健操作技巧及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初产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欧水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三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尿路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给予三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和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尿频、尿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实践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吴梓春;戴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紧急避孕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的一种避孕方法,经过几十年的研发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满意的效果,可有效地预防非意愿妊娠的发生,避免人工流产,是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目前可采取的紧急避孕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服紧急避孕药,一类是放置带铜宫内节育器( IUD) ,本文就常用的这两类避孕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孙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一步深化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临床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方法 随机抽样门诊处方1200张,将处方信息记录在基本药物专项信息表内并进行处方点评.结果 门诊处方合理率为98.2%(1179/1200),不合理处方21张(1.8%),基本药物的处方占43.0%,单张处方使用基本药物的品种数为0.7,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9.2%,未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处方占17.0%.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比较规范,临床医师选用基本药物的积极性及控制药物费用的主动性偏低,基本药物使用率尚待提高.
作者:邹小蓉;冯敏;舒容;袁琳;米佳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一次给药行静脉肾盂造影(IVP)及CT扫描诊断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80例,其中42例患儿行IVP检查,38例患儿行一次给药IVP联合CT扫描,比较2组诊断效果.结果 IVP联合CT组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诊断率及合并输尿管结石、积水、梗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单纯I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给药行IVP联合CT扫描可有效诊断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臧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对1例心肌梗死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 因呕吐3d,发热4h,呕吐物自述为咖啡色胃内容物,来院就诊. 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于2016年3月7日因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行动脉球囊扩张术_置管溶栓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示:红细胞3.97 ×1012/L、血红蛋白112 g/L、红细胞压积35.4%、白细胞15.47 ×109/L、凝血示国际标准化比值4.91,凝血酶原时间62.5 s,部分凝血酶原时间62.7 s. 心电图示: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前间隔及后壁基底段变薄,收缩期增厚率减低,下壁基底段收缩期增厚率减低,左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值63%.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故停用华法林,给予下肢静脉回流泵气压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根据病情医嘱给予保护心肌,改善循环及营养支持治疗,微量泵注射用奥曲肽抑制消化酶分泌. 患者住院第10天突然出现严重的胸闷、呼吸困难、呼吸心跳加快, R 30~40次/min、BP 40/25 mmHg. 端坐位、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功能LVEF值42%. 遵医嘱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呋塞米等药物治疗. 于住院第17天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功能LVEF值32%. 遵医嘱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氨力农微量泵持续泵注. 于2016年6月2日患者家属要求出院. 出院随访:患者情况尚可,患者心功能为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不能从事任何活动,即使在休息时偶尔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GDM患者65例(GDM组),正常孕妇65例(正常孕妇组),未孕妇女60例(健康未孕组),应用氧化酶法检测UA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尿KIM-1水平,检测3组UA、KIM-1水平,对比正常孕妇和GDM患者中孕、晚孕期的UA、KIM-1水平,分析血清UA与KIM-1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血清UA、KIM-1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组和健康未孕组,且正常孕妇组高于健康未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孕妇中孕亚组、正常孕妇晚孕亚组及GDM中孕亚组、GDM晚孕亚组血清UA、尿KIM-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血清UA与尿KI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69,P<0.05).结论 血清UA、尿KIM-1可以检测并反映GDM早期肾损伤,从而降低围生期病死率及母婴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爱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医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2%,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是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李馨;黄欢;易籽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B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医院进行疾病诊疗的胎盘早剥患者35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B型超声诊断方式,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进行超声诊断后显示其超声图像主要为不规则的液性暗区,伴有低回声、无回声、中等回声混合回声区等;35例患者中,产前B型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29例,准确率为82.86%;其中胎盘附着前壁16例,胎盘附着后壁18例,胎盘着床侧壁1例;轻度胎盘早剥25例,重度胎盘早剥10例.结论 产前对胎盘早剥进行B型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谭丽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将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伐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2组患者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神经痛缓解时间、皮疹愈合时间、结痂、脱痂时间;比较2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痛缓解时间、皮疹愈合时间及结痂、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37.5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皮疹愈合和脱痂,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7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 1型糖尿病患者骨折的愈合非常缓慢,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骨折整复固定术后7~10 d就会在断端处生成新骨(骨痂),而糖尿病患者可能术后1个月甚至半年骨折断端都无骨痂长入.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除可引起血糖升高,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现存的表现外,还可引起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神经麻痹、肢端坏疽、压疮、泌尿感染、肌肉萎缩等后果[1]. 手术还可能引起切口延期愈合、切口过大、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2015 年10月我科收治1例1型糖尿病合并股骨粗隆间及股骨干骨折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治愈出院. 并通过1年的随访,患者骨折基本已愈合. 现报道如下.
作者:蒲晓鹏;许可;李玉福;张裕;李西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