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观察

雷磊

关键词:伐昔洛韦, 窄谱中波紫外线, 带状疱疹, 治疗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将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伐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2组患者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神经痛缓解时间、皮疹愈合时间、结痂、脱痂时间;比较2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痛缓解时间、皮疹愈合时间及结痂、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37.5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皮疹愈合和脱痂,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B型超声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B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医院进行疾病诊疗的胎盘早剥患者35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B型超声诊断方式,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进行超声诊断后显示其超声图像主要为不规则的液性暗区,伴有低回声、无回声、中等回声混合回声区等;35例患者中,产前B型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29例,准确率为82.86%;其中胎盘附着前壁16例,胎盘附着后壁18例,胎盘着床侧壁1例;轻度胎盘早剥25例,重度胎盘早剥10例.结论 产前对胎盘早剥进行B型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谭丽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康惠尔水胶体透明敷料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理解和转变,湿性愈合敷料广泛应用于临床. 敷料的使用目的是预防伤口污染和损伤、吸收渗液、填塞腔隙、减轻水肿并提供一个适宜的愈合环境[1]. 伤口敷料的种类很多,水胶体敷料作为一种新型敷料,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就近几年水胶体透明敷料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研究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伤口敷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周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20例行改良颈后路非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均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7例,明显改善3例,无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术后颈椎活动度良好.患者术后JOA评分为(14.2±3.1)分高于术前的(5.7±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7,P<0.01);术后Epstein标准优良率为80.0%(16/20).结论 改良颈后路非融合寰枢准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手术创伤较小,恢复快,并保留了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

    作者:王路;程才;李书奎;李凌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抗CD19 CAR-T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新的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可使耐药/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ALL)患者获得高水平的血液学和分子学缓解[1] ,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CAR-T)疗法是一种新型细胞免疫治疗,抗CD19 CAR-T细胞在B-ALL的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疗效,儿童和成人的完全缓解( CR)率达90%[2]. 本文就CAR-T疗法、抗CD19 CAR-T细胞治疗B-ALL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钱怡;杨敏;李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1.43%,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路径为一种更先进合理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卡托普利治疗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治疗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肾炎高血压患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33)低于对照组的21.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为(8.2±1.1)d短于对照组的(11.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治疗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的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玉;宋建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将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伐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2组患者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神经痛缓解时间、皮疹愈合时间、结痂、脱痂时间;比较2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痛缓解时间、皮疹愈合时间及结痂、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37.5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皮疹愈合和脱痂,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涂擦按摩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涂擦按摩联合电针疗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患者90例,均采用中药涂擦按摩联合电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积分变化.结果 90例患者治疗5 d后临床表现积分为(3.28±1.76)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1.50±1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涂擦按摩联合电针疗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具有方法便捷、易操作、安全性高、疗效好、疗程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蔡文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类新生儿疾病,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病情较为危急,若未及时进行临床干预容易引发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1-2] ,因此,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该类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本文现将相关资料阐述如下.

    作者:覃丹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音乐疗法减轻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手术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音乐疗法,比较2组术后第1天、术后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强度(PPI)评分.结果 术后第1天2组VAS评分和P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和PPI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张胜兰;吴鸟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应用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观察组口服氯沙坦钾片,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及高血压、尿酸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及DBP均高于治疗前,血尿酸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尿酸水平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琴;顾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31Ⅰ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131Ⅰ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均采用131Ⅰ治疗;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4.3%,甲状腺功能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L2~3、股骨颈及髋关节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部位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会降低机体骨密度水平,行131 I治疗后可明显恢复骨密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生;黄炜坤;童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耳前瘘管感染门诊换药方法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耳前瘘管( 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 ,CPF)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耳畸形. 为胚胎时期形成的第1/2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封闭不全所致[1]. CPF主要表现为盲端小管开口于外耳皮肤上,多见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开口于耳轮的后上边缘、耳屏及耳垂. 大部分CPF单侧发病,通常无自觉症状而不需治疗,由于上皮碎片脱落或感染,瘘管会流出分泌物,一旦出现感染,则需手术切除瘘管[1]. 如反复发生感染可形成脓肿或脓肿反复切开排脓者局部可发生长期不愈的脓窦或瘢痕,而且耳前瘘管多有分支,脓肿切开后感染难以控制,换药时间较长[2-3]. 如何缩短换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让患者尽快接受手术,临床的经验方法多样,现总结如下.

    作者:龙桂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药品调剂差错指在处方调剂过程中发生的过失或错误,并给正常工作、药品管理或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的行为. 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有多种因素造成,有报道药师处方调剂差错占用药失误的21.63%[1].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大程度地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 报道如下.

    作者:代彩芹;史先蕊;陈红英;刘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消毒供应中心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该院消毒供应中心仅根据以往经验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完成日常相应消毒及供应工作;2015年初该院制定出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并加以实施.比较2014年、2015年消毒供应中心差错发生情况、医院各科室工作满意度.结果 2015年消毒供应中心差错发生率(0.0475%)显著低于2014年(0.5694%),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2014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显著降低工作错误率并提高服务满意度,有利于保障患者在医院获得更为理想的疾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江秀钦;何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试验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肝功能损伤率及肌钙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损伤率及肌钙蛋白阳性率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自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合并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1例误诊分析

    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RTA)为远端RTA的一种特殊类型,以高氯型代谢性酸中毒伴高钾血症为临床特征,又称高血钾型酸中毒. 该病相对少见,国内外常见为个案报道. 因高钾血症导致误诊、漏诊甚至死亡,临床上应予以警惕. 我科曾收治1例原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症( Addison病)合并Ⅳ型RTA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韵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1~2级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50例,采取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进行人工流产手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麻醉效果优45例(90.0%),良4例(8.0%),差1例(2.0%),优良率为98.0%;从注药至患者入睡时间为(1.12±0.67)min,注药完毕至唤醒时间为(10.6±5.3)min,完全清醒时间为(18.0±11.5)min,行走能力恢复时间为(28.3±11.7)min;入睡后血氧饱和度(SpO2)有明显下降(P<0.05),但仍在安全范围内,余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注射部位疼痛、肌痉挛的发生率.本组发生过敏反应1例,表现为面颈部斑片状红疹,余无特殊,呼吸循环平稳,未予特殊处理,术毕红疹消退.患者在恢复期未出现烦躁,初醒时48例(96.0%)诉头晕,5~10 min后均减轻或消失.结论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可加强镇痛效果,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邵正霞;徐冬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围术期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视力、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内障认知度、围术期注意事项及健康认知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白内障疾病认知度,对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程剑彬;孙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入院前的产前教育课程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入院前的产前教育课程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规律产检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接受常规产检及护理,观察组在孕晚期参加产前教育课程.对比观察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前的产前教育课程可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

    作者:余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