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达;王莉恩;周军;郑伟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丸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溃疡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丸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溃疡治愈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1.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低于对照组的16.0%(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丸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东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比较补肾祛瘀益智汤和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补肾祛瘀益智汤治疗.根据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记忆商(MQ)、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进行量表评分,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2%(P<0.01).治疗后,2组HDS、MQ、MMSE评分值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祛瘀益智汤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润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深度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各类皮肤深度溃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吸引联合湿润烧伤膏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溃疡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封闭负压技术治疗后满意度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患者皮肤慢性溃疡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殷东京;赵贤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限制抗生素应用在预防手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0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8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方案及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严格限制抗生素应用,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及手术感染率.结果 2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甲级、乙级例数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级例数所占比例为0.63%,低于对照组的1.88%(P<0.05).观察组手术感染率为0.88%,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 限制抗生素应用与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手术感染,促使创口愈合,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熊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中医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常规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不受年龄、体质的约束,扩大了护理范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佳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改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肝素联合舒喘灵在妊娠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予以小剂量肝素+舒喘灵治疗,对照组予以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2组腹痛缓解、腹痛消退、宫缩消退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痛消退时间、宫缩消退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给予小剂量肝素联合舒喘灵治疗效果良好,且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症状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症状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采用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治疗产褥感染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安全可靠.
作者:刘九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腹腔脱落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观察2组应激指标及腹腔脱落细胞情况.结果 术前,2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脱落细胞检出数目5例(12.2%),少于对照组的13例(31.7%)(P<0.05).观察组CEA、CA19-9含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确切,可促进机体应激反应缓解,减少腹腔脱落细胞含量.
作者:刘永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规律与特点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上报的148例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73.6%(109/148)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年龄19~39岁;87.2%(129/148)为单一用药;73.0%(108/148)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25 min内;37.2%(55/148)ADR/ADE累及胃肠系统;24.3%(36/148)发生全身性损害.结论 生产企业完善药物使用说明书,临床应减少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通过健康教育宣教,指导患者正确辨识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尽早发现不良征象,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以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作者:魏建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采用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远期回访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远期回访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疗效确切,提高生存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章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明确诊断脓毒血症患者90例(脓毒血症组)、普通体检志愿者9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脓毒血症组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且发热高峰期)及志愿者当天体检血样,送血培养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IL-6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脓毒血症组PCT、CRP、IL-6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CT诊断脓毒血症时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和IL-6,3项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IL-6均有助于临床识别脓毒症,3项联合检测可提高快速确诊脓毒血症的准确度,可进一步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欣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化疗组和未化疗组,每组20例,诱导方案均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 μg/kg,丙泊酚采用TCI靶控输注系统,血浆靶浓度设为4 μg/ml,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观察2组患者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时(T3)、插管后3 min(T4)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2组在T2、T4时MAP值与T1时比较均降低,化疗组在T2、T4时MAP值较未化疗组变化幅度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时化疗组出现重度低血压8例,未化疗组为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麻醉诱导时需加强监测,同时诱导方案可能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陈玉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椎间盘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椎旁肌的损伤程度.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效果与椎旁肌损伤程度.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未出现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渗漏与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外周血肌酸激酶与椎旁肌组织内肌酸激酶水平均发生变化,而观察组变化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骼肌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椎旁肌损伤程度较轻,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与开放手术相对比有明显优势.
作者:辛雪栋;张海涛;刘大鹏;张永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局麻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椎间孔镜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7例.单一组实施单纯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与0.447%罗哌卡因混合液),复合组实施舒芬太尼复合局部麻醉,观察2组围术期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复合组手术开始(手术切皮时)、手术中(手术进行45 min时)、手术结束(手术缝皮时)VAS疼痛评分情况均优于单一组(P<0.01或P<0.05);复合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0%,低于单一组的18.92%(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局麻可明显减轻行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疼痛,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光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过敏煎神阙穴外敷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过敏煎神阙穴外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泻康贴膜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的便次数正常时间、性状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便次数正常时间、便性状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1).结论 过敏煎神阙穴外敷法用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应用.
作者:郭聆君;李巧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分子分型下的治疗策略.方法 将医院治疗的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对治疗结果及3年后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uminal A型治疗效果为理想,其后分别是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预后好,Basal-like型预后差.结论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并根据分型情况给予对应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具有极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邸立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完毕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且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消失时间与意识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与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向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蒲元和胃胶囊)、中西药组(蒲元和胃胶囊+三联疗法)、西药组(三联疗法),每组30例.中药疗程为4周,西药疗程为10 d.服药前后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在病变显著处取胃黏膜组织.观察3组患者服药前后胃黏膜炎性反应活动指数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Hp感染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中西药组嗳气、纳差、胃痛、腹胀症状改善情况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中药组的66.7%和西药组的50.0%(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各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洋;马伟;于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基本诊疗技术,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后及危重患者,但患者在留置导尿管期间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集中体现在导管堵塞、尿路感染、滑脱等问题,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导致留置导尿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较多,为找出留置导尿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问题存在的规律,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本研究应用奥马哈评估分类系统以期找出留置导尿患者住院期间的常见护理问题,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报道如下.
作者:熊伟娜;张丽;付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