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伟娜;张丽;付蓉
目的 观察彝族药制剂沃穷起露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肠炎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沃穷起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沃穷起露治疗慢性肠炎效果满意,彝族药制剂发展前景广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发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10 mg,每天1次),金水宝组(金水宝3粒,每天3次),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组(贝那普利10 mg,每天1次+金水宝3粒,每天3次),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3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肌酐比值.结果 3组患者药物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肌酐比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组尿微量白蛋白降低45.8%,尿蛋白肌酐比值降低31.8%,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45.8%,血尿素氮降低20.5%,血肌酐降低24.1%.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对降低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的疗效更明显,临床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宋旭萍;宁英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张力带钢丝固定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张力带钢丝固定配合的基础上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术,观察组则在张力带钢丝固定配合的基础上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后复发率,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随访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配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能提高大、小转子的稳定性,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卓华;刘文志;黄才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可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作者:潘琪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秋季腹泻的门诊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门诊秋季腹泻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配合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儿病情反复率、1个月内复发率及转住院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情反复率、1个月内复发率及转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3 d内痊愈率为77.1%,高于对照组的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秋季腹泻病情易反复发作,且易复发,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苏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主要问题,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低血压相关症状方面.且低血压相关症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诱发包括心律失常、脏器血液灌输不足等在内的相关病症,情况危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集中解决低血压产生的问题影响,找准产生原因,依据其发生原因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和措施,这将有益于增进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降低低血压产生的问题影响[2].
作者:林芝华;罗雅丹;王丹;董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阿格列汀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阿格列汀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琼;曾敏;杨瑞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32例和联合组33例.单药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泪眼分泌试验结果(Schirmer)、泪膜破裂时间(BUT)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及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及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单药组(P<0.05或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单药组的75.00%(P<0.05).结论 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爆震性耳聋患者采用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爆震性耳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耳周穴位注射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因观察组未全身应用激素,因此对全身其他器官未造成损害,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胃肠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爆震性耳聋的治疗.结论 耳周穴位注射治疗训练所致爆震性耳聋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谊;张灵敏;邢培梅;张亚戈;麻文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阿司匹林化学名乙酰水杨酸,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早在201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治疗指南中指定抗病药物,阿司匹林已经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用药,阿司匹林同时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等作用,临床也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1].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治疗[2].但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所引发的胃黏膜损伤也日益受到临床关注,有研究报道也明确指出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发生消化性溃疡的约占34.2%,其是造成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成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PFO)筛查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将医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岁以下不明原因(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设为对照组,行TCD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将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5岁以下不明原因(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例设为试验组,行TCD结合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比较2组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66例生理盐水发泡试验中阳性18例,阳性率为27.27%,其中11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48例TCD检查栓子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试验组:67例加血生理盐水发泡实验中阳性23例,阳性率为34.33%,其中15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44例TCD检查栓子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筛查中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滴血生理盐水比传统生理盐水发泡迅速,操作简便,产生的泡沫更加细腻、均匀,且操作简单、无创、安全,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作者:戚玉娟;殷乐;李苏毅;庄娜;邱欢欢;王园园;徐君;张婷;周芳;姜建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现如今,已有诸多医疗机构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于医疗记录的工作中,原因是传统的病历质控模式较为简单,已不适合医院的复杂记录,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电子病历系统不仅可确保医疗记录的电子化及信息化,还具有方便快捷、交互性较好等优势,受到了更大医疗结构的接受与认可[1].我院于2012年引进电子病历质控系统,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新静;李津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均相酶扩大免疫法(EMIT)对临床使用甲氨蝶呤治疗恶性肿瘤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存在排泄延迟状况的患者进行分析和解救.方法 采用EMIT法对甲氨蝶呤用药24、48、72 h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采用EMIT对47例患儿进行342例/次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测定,除1例患儿出现排泄延迟外,其余46例患儿用药72 h均降至0.1 μmol/L.342例/次血药浓度测定中C24h为(48.13±31.75) μmol/L,C48h为(0.48±0.93) μmol/L,C72h为(0.08±0.07) μmol/L.结论 临床在使用甲氨蝶呤治疗患儿时,通过对甲氨蝶呤浓度监测,观察患儿不良反应,从而确立使用CF等解救措施,是保证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临床安全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璐;涂碎萍;张丽娟;杨勇;闫峻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接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治疗后,2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可有效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性溃疡,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古豫;米玛央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平帽式调Q激光联合左旋V-C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黄褐斑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ML-3045Q型激光机联合左旋V-C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旋V-C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67.74%(X2=11.385,P<0.01).结论 黄褐斑患者采用平帽式调Q激光联合左旋V-C导入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鄂馨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智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用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评估量表(HDS)为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1).治疗后,观察组MMSE和HDS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补肾益智汤联合吡拉西坦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患者的智力与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孙祥虹;万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观察组包块消失及血β-hCG转阴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9.44%(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筱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门诊药房既服务于医院,也服务于患者,是统筹储藏、管理药物的部门,门诊处方调配、门诊药物统计、用药安全监督等职能,需要依靠门诊药房来配合执行.在用药安全理念逐渐成为临床医疗的重点,注意服药行为是否安全,门诊药房学咨询也开始慢慢普及[1].
作者:陈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过敏煎神阙穴外敷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过敏煎神阙穴外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泻康贴膜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的便次数正常时间、性状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便次数正常时间、便性状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1).结论 过敏煎神阙穴外敷法用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应用.
作者:郭聆君;李巧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规范护理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