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益智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效果观察

孙祥虹;万晓娜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 吡拉西坦, 发病机制, 补肾益智汤, 中西医结合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智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用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评估量表(HDS)为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1).治疗后,观察组MMSE和HDS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补肾益智汤联合吡拉西坦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患者的智力与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15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入院后均接受积极的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剂、益生菌等紧急治疗,口服补盐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形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心肌酶谱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复合局麻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局麻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椎间孔镜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7例.单一组实施单纯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与0.447%罗哌卡因混合液),复合组实施舒芬太尼复合局部麻醉,观察2组围术期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复合组手术开始(手术切皮时)、手术中(手术进行45 min时)、手术结束(手术缝皮时)VAS疼痛评分情况均优于单一组(P<0.01或P<0.05);复合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0%,低于单一组的18.92%(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局麻可明显减轻行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疼痛,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光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性胰腺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能及时有效地清除炎性因子,避免多脏器功能的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桂莉;邵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32例和联合组33例.单药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泪眼分泌试验结果(Schirmer)、泪膜破裂时间(BUT)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及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及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单药组(P<0.05或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单药组的75.00%(P<0.05).结论 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10 mg,每天1次),金水宝组(金水宝3粒,每天3次),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组(贝那普利10 mg,每天1次+金水宝3粒,每天3次),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3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肌酐比值.结果 3组患者药物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肌酐比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组尿微量白蛋白降低45.8%,尿蛋白肌酐比值降低31.8%,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45.8%,血尿素氮降低20.5%,血肌酐降低24.1%.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对降低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的疗效更明显,临床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宋旭萍;宁英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负压引流结合改良弧形切口在跟骨骨折手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高负压引流结合改良弧形切口在跟骨骨折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弧形切口对76例94足跟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分为高负压引流组(40例52足)和常规引流组(36例42足),手术后切口内分别放置高负压引流瓶和常规负压引流球.术后观察引流量、引流时间、切口干燥时间、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高负压引流组总引流量大于常规引流组,切口干燥时间、换药次数、皮肤坏死及术后感染情况优于常规引流组(P均<0.05).结论 高负压引流结合改良弧形切口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皮瓣损伤小,术后引流效果确切,可有效防止皮肤坏死及感染出现.

    作者:赵志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以上腹痛伴喉咙憋胀为表现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心血管死亡、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P2Y12抑制剂,相比氯吡格雷起效快,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强且均一,可改善ACS患者预后;特别是对于血栓负荷重的ACS患者、冠状动脉多支复杂病变及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可更为实用.目前替格瑞洛在临床上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1-2],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也开始被医务工作者所重视.

    作者:赵民;边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42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在我国有庞大的患病基数,作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已经对社会公共卫生与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其中,尤以肺结核发病率高.随着结核病相关防控工作的开展,临床上主要通过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来进行治疗,以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盐酸乙胺丁醇(EMB)等为主导药品的短程化疗方案在世界多数国家都被认为是结核病的常规方案[1].但在抗结核组合药物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黄波;杜雨华;何丽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喘息性肺炎发作诱发因素分析

    目的 对喘息性肺炎患儿疾病发作、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过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30例,对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指数(MP-IgM)、过敏原等进行测定.结果 30例患儿中,16例(53.33%)MP-IgM指数阳性,9例(30.00%)过敏原测定结果阳性,7例(23.33%)是食物性过敏原,2例(6.67%)是吸入性过敏原.此外,30例患儿中,18例(60.00%)患儿直系亲属存在过敏史.结论 食物性过敏原、肺炎支原体感染、直系亲属存在过敏史等均属喘息性肺炎患儿疾病诱因,因此对喘息性肺炎患儿进行预防时,可将上述指标视作预防因素,以防止疾病发作.

    作者:霍姝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R、CT、MRI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CR、CT及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疾病诊断的价值,提高影像学正确诊断率.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早期ANFH患者47例(51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髋早期ANFH中:0期10髋,Ⅰ期17髋,Ⅱ期24髋.CR、CT及MRI的早期诊断率分别为41.2%、74.5%及100.0%.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ANFH理想的检查手段,MRI可准确反映坏死的分期和部位,发挥早期诊断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海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晚期胃癌介入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晚期疗效一直欠佳[1].原因有:国人胃癌确诊时有近1/3的患者已属晚期而不能切除;对胃癌根治后的复发和转移,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若是高龄患者,心血管状况相对不良,因手术或放疗耐受性差,患者失去治疗机会.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为胃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据徐光炜[2]报道,用介入手段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区域,使癌肿组织及周围淋巴结药物浓度增高,可使癌细胞之间的集合力加强,癌细胞凝集,瘤体缩小,减少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而提高手术的切除率.改进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已成为改善和提高胃癌生存现状的重要部分.

    作者:赵磊;赵占伟;魏东耀;赵冲;张笑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对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规律与特点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上报的148例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73.6%(109/148)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年龄19~39岁;87.2%(129/148)为单一用药;73.0%(108/148)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25 min内;37.2%(55/148)ADR/ADE累及胃肠系统;24.3%(36/148)发生全身性损害.结论 生产企业完善药物使用说明书,临床应减少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通过健康教育宣教,指导患者正确辨识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尽早发现不良征象,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以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作者:魏建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013-2015年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应用PPIs的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利用DDDs对HIS系统住院药房管理模块收录的PPIs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应用PPIs的病历多集中于胃肠、肿瘤、肝胆胰腺等科室,除胃肠科外的其他科室使用PPIs多为预防疾病或手术所致应激性溃疡,占病例总数的57.16%.主要PPIs的DUI均未超过1.0,口服PPIs的DUI普遍高于注射用PPIs,其中口服用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的用药频度已趋近或达到临界值,用药合理性相对较差但未过量.结论 2013-2015年医院病区PPIs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建议制定PPIs合理应用指南并以此为据严格遵守用药指征,以进一步强化管理,避免用药过度,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沈德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阻滞下肢手术自控镇静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阻滞下肢手术自控镇静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进行下肢手术患者56例,按照治疗的时间分为自控镇静组(PCS)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腰-硬联合阻滞后,患者给予不同方式的右美托咪定进行自控镇静,观察2组镇静效果和镇静指标[到达镇静良好的时间、术毕时右美托咪定(Dex)剂量、术毕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 PCS组镇静良好27例(96.4%),高于对照组的24例(85.7%),镇静不足低于对照组的3例(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到达镇静良好的时间、术毕时(Dex剂量)、术毕时(BIS值)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下肢手术自控镇静应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镇静不足和镇静过度的发生率,是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的用药方式,对保留自主控制的空间、实现个体化给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龙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胃肠安丸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胃肠安丸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发生AAD的患儿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常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60.79%,高于对照组的40.3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胃肠安丸能显著提高支气管肺炎发生AAD患儿的治疗有效性,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静岩;杨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临床应用广泛的抗感染药物种类[1].随着药物新品的不断上市,其抗菌谱扩大,耐酶作用不断增强,应用范围广,随之出现不合理用药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本文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患者88例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归纳出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规范问题,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用药方案.

    作者:吴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采用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远期回访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远期回访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疗效确切,提高生存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章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宫腔内置入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妊高征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腔内置入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妊高征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妊高征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宫体单纯注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宫腔内置入,观察2组产妇术后阴道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 h、24 h及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 宫腔内置入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妊高征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确切,可对阴道出血起着预防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月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服务

    阿司匹林(ASP)作为典型的抗炎(非甾体)用药,其药理效用不仅在于镇痛解热,同时也对血小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前众多研究早已阐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用药价值,也是抗血小板基础性药物之一;可作为心血管事件首先用药,如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所致脑缺血或综合征.但有学者通过统计表明,国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用药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并伴有阿司匹林用药抵触情况.

    作者:李艳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哮喘病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哮喘发作频率评分为(2.4±0.2)分,低于对照组的(4.5±0.9)分(P<0.05);哮喘控制效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黄凤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