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岩;杨丽萍
目的 观察胎盘植入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胎盘植入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接受胎盘植入保守治疗,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植入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其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基本诊疗技术,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后及危重患者,但患者在留置导尿管期间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集中体现在导管堵塞、尿路感染、滑脱等问题,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导致留置导尿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较多,为找出留置导尿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问题存在的规律,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本研究应用奥马哈评估分类系统以期找出留置导尿患者住院期间的常见护理问题,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报道如下.
作者:熊伟娜;张丽;付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CR、CT及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疾病诊断的价值,提高影像学正确诊断率.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早期ANFH患者47例(51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髋早期ANFH中:0期10髋,Ⅰ期17髋,Ⅱ期24髋.CR、CT及MRI的早期诊断率分别为41.2%、74.5%及100.0%.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ANFH理想的检查手段,MRI可准确反映坏死的分期和部位,发挥早期诊断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海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商品名:贝复新)对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积极止泻,调理肠道菌群前提下,对照组只采取清洁后保持干燥处理,观察组清洁后给予贝复新外用治疗.治疗5 d后,观察2组肛周皮肤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皮肤情况评估Ⅰ度、Ⅱ度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贝复新对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锦凤;谢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秋季腹泻的门诊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门诊秋季腹泻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配合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儿病情反复率、1个月内复发率及转住院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情反复率、1个月内复发率及转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3 d内痊愈率为77.1%,高于对照组的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秋季腹泻病情易反复发作,且易复发,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苏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观察组包块消失及血β-hCG转阴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9.44%(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筱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狂犬病三级暴露是指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伴有出血、破损皮肤被舔、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1].我中心门诊对狂犬病暴露的预防处置流程给予优化,并专门制定了流程图上墙,2014年处置的178例狂犬病Ⅲ级暴露门诊患者,全程接种的依从性达100%,无1例投诉.通过定期电话随访,无1例狂犬病、破伤风或伤口感染发生.
作者:黄红玫;蒋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中医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常规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不受年龄、体质的约束,扩大了护理范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佳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心血管死亡、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P2Y12抑制剂,相比氯吡格雷起效快,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强且均一,可改善ACS患者预后;特别是对于血栓负荷重的ACS患者、冠状动脉多支复杂病变及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可更为实用.目前替格瑞洛在临床上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1-2],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也开始被医务工作者所重视.
作者:赵民;边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以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仅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68.6%,总有效率为94.3%,均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48.6%、总有效率77.2%(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5.2%,高于对照组的65.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CAP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张瑞刚;刘玉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晚期疗效一直欠佳[1].原因有:国人胃癌确诊时有近1/3的患者已属晚期而不能切除;对胃癌根治后的复发和转移,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若是高龄患者,心血管状况相对不良,因手术或放疗耐受性差,患者失去治疗机会.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为胃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据徐光炜[2]报道,用介入手段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区域,使癌肿组织及周围淋巴结药物浓度增高,可使癌细胞之间的集合力加强,癌细胞凝集,瘤体缩小,减少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而提高手术的切除率.改进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已成为改善和提高胃癌生存现状的重要部分.
作者:赵磊;赵占伟;魏东耀;赵冲;张笑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椎间盘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椎旁肌的损伤程度.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效果与椎旁肌损伤程度.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未出现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渗漏与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外周血肌酸激酶与椎旁肌组织内肌酸激酶水平均发生变化,而观察组变化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骼肌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椎旁肌损伤程度较轻,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与开放手术相对比有明显优势.
作者:辛雪栋;张海涛;刘大鹏;张永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明确诊断脓毒血症患者90例(脓毒血症组)、普通体检志愿者9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脓毒血症组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且发热高峰期)及志愿者当天体检血样,送血培养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IL-6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脓毒血症组PCT、CRP、IL-6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CT诊断脓毒血症时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和IL-6,3项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IL-6均有助于临床识别脓毒症,3项联合检测可提高快速确诊脓毒血症的准确度,可进一步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欣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及评估腹部创伤的CT检查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入院后接受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CT检查对腹内脏器损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其对腹内各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检查对腹内脏器损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30%、91.67%、95.83%,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有良好的一致性;CT检查对脾损伤、肝损伤、肾损伤、胰腺损伤、腹膜损伤、十二指肠及小肠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67%、95.24%、92.31%、90.00%、100.00%、100.00%.结论 采用CT检查对腹部创伤进行诊断,可对腹内脏器损伤进行有效检出,还可对各脏器损伤进行鉴别区分.
作者:吴景强;赖发明;邓开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单药组给予沙美特罗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单药组的26.47%(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蒲元和胃胶囊)、中西药组(蒲元和胃胶囊+三联疗法)、西药组(三联疗法),每组30例.中药疗程为4周,西药疗程为10 d.服药前后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在病变显著处取胃黏膜组织.观察3组患者服药前后胃黏膜炎性反应活动指数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Hp感染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中西药组嗳气、纳差、胃痛、腹胀症状改善情况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中药组的66.7%和西药组的50.0%(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各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洋;马伟;于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门诊药房既服务于医院,也服务于患者,是统筹储藏、管理药物的部门,门诊处方调配、门诊药物统计、用药安全监督等职能,需要依靠门诊药房来配合执行.在用药安全理念逐渐成为临床医疗的重点,注意服药行为是否安全,门诊药房学咨询也开始慢慢普及[1].
作者:陈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规律与特点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上报的148例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73.6%(109/148)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年龄19~39岁;87.2%(129/148)为单一用药;73.0%(108/148)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25 min内;37.2%(55/148)ADR/ADE累及胃肠系统;24.3%(36/148)发生全身性损害.结论 生产企业完善药物使用说明书,临床应减少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通过健康教育宣教,指导患者正确辨识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尽早发现不良征象,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以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作者:魏建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40例,分析调查其药物联用、用药频度、用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等.结果 140份病历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63例,年龄(43.8±2.4)岁,住院时间(10.4±1.5) d,患者手术类型:疝修补术19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19例,肠穿孔切除修补术18例,乳腺肿瘤切除术14例,胆总管切开引流、胆囊切除术12例,阑尾切除术12例,剖腹探查术8例,其他共38例.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共10个类型,使用多的为头孢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硝基咪唑类药物,用药时间为(8.1±1.6) d.结论 对临床普外科手术医师强调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对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水平,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张辅满;陆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平帽式调Q激光联合左旋V-C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黄褐斑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ML-3045Q型激光机联合左旋V-C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旋V-C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67.74%(X2=11.385,P<0.01).结论 黄褐斑患者采用平帽式调Q激光联合左旋V-C导入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鄂馨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