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创伤CT检查诊断价值评估及分析

吴景强;赖发明;邓开盛

关键词:腹部创伤, CT检查, 诊断
摘要:目的 分析及评估腹部创伤的CT检查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入院后接受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CT检查对腹内脏器损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其对腹内各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检查对腹内脏器损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30%、91.67%、95.83%,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有良好的一致性;CT检查对脾损伤、肝损伤、肾损伤、胰腺损伤、腹膜损伤、十二指肠及小肠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67%、95.24%、92.31%、90.00%、100.00%、100.00%.结论 采用CT检查对腹部创伤进行诊断,可对腹内脏器损伤进行有效检出,还可对各脏器损伤进行鉴别区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安丸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胃肠安丸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发生AAD的患儿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常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60.79%,高于对照组的40.3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胃肠安丸能显著提高支气管肺炎发生AAD患儿的治疗有效性,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静岩;杨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耳周穴位注射治疗训练所致爆震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爆震性耳聋患者采用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爆震性耳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耳周穴位注射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因观察组未全身应用激素,因此对全身其他器官未造成损害,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胃肠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爆震性耳聋的治疗.结论 耳周穴位注射治疗训练所致爆震性耳聋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谊;张灵敏;邢培梅;张亚戈;麻文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格列汀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格列汀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阿格列汀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琼;曾敏;杨瑞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在术后进行相同的康复运动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则加入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观察比较2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为(421.7±58.6) ml,高于对照组的(309.4±47.3) ml(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53.3%(P<0.01).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作者:孙炳龙;周立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双纽扣缝线系统固定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双纽扣缝线系统固定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医院治疗的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双纽扣缝线系统固定治疗组(对照组)55例,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双纽扣缝线系统固定治疗组(结合组)54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下胫腓联合复位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结合组AOFAS评分优良率为92.59%,对照组AOFAS评分优良率为89.0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整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畸形发生率方面比较,结合组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2.73%(P<0.05).结论 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双纽扣缝线系统固定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具有一定优势,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程玉达;王莉恩;周军;郑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原因及其护理对策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主要问题,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低血压相关症状方面.且低血压相关症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诱发包括心律失常、脏器血液灌输不足等在内的相关病症,情况危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集中解决低血压产生的问题影响,找准产生原因,依据其发生原因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和措施,这将有益于增进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降低低血压产生的问题影响[2].

    作者:林芝华;罗雅丹;王丹;董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以上腹痛伴喉咙憋胀为表现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心血管死亡、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P2Y12抑制剂,相比氯吡格雷起效快,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强且均一,可改善ACS患者预后;特别是对于血栓负荷重的ACS患者、冠状动脉多支复杂病变及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可更为实用.目前替格瑞洛在临床上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1-2],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也开始被医务工作者所重视.

    作者:赵民;边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10 mg,每天1次),金水宝组(金水宝3粒,每天3次),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组(贝那普利10 mg,每天1次+金水宝3粒,每天3次),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3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肌酐比值.结果 3组患者药物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肌酐比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组尿微量白蛋白降低45.8%,尿蛋白肌酐比值降低31.8%,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45.8%,血尿素氮降低20.5%,血肌酐降低24.1%.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对降低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的疗效更明显,临床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宋旭萍;宁英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中药包括植物、动物、壳类、磁石类等,分为解表类、清热类、化痰止咳类、祛风类、活血化瘀、行气类、止血类等,按照加工工艺可分成中成药和中药材两大类[1].但中药管理和处方中,会出现一系列的中药炮制问题,导致临床用药出现不合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正确的中药炮制方式是保障质量的关键所在,现分析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雷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RP联合血常规用于儿科检验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用于儿科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集的儿科检验血标本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RP、血常规及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再以确诊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CRP、血常规及联合诊断的阳性例数及各项检验的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灵敏度.结果 CRP阳性率为75.00%,血常规阳性率为65.00%,CRP+血常规阳性率为98.00%,联合诊断结果和确诊结果不存在差异性,同时CRP+血常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00%、90.00%、2.00%、10.00%.结论 CRP联合血常规检验有操作简单、正确性高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儿科检验中,可降低临床误诊率、漏诊率,还可为临床提供较为科学的诊断依据,防止患儿错过佳治疗时机,其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姚俊金;武乐;李栗;张晓兰;张国锋;沈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临床应用广泛的抗感染药物种类[1].随着药物新品的不断上市,其抗菌谱扩大,耐酶作用不断增强,应用范围广,随之出现不合理用药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本文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患者88例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归纳出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规范问题,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用药方案.

    作者:吴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张力带钢丝固定加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张力带钢丝固定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张力带钢丝固定配合的基础上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术,观察组则在张力带钢丝固定配合的基础上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后复发率,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随访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配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能提高大、小转子的稳定性,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卓华;刘文志;黄才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传统与滴血发泡试验在隐源性脑卒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PFO)筛查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将医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岁以下不明原因(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设为对照组,行TCD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将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5岁以下不明原因(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例设为试验组,行TCD结合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比较2组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66例生理盐水发泡试验中阳性18例,阳性率为27.27%,其中11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48例TCD检查栓子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试验组:67例加血生理盐水发泡实验中阳性23例,阳性率为34.33%,其中15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44例TCD检查栓子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筛查中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滴血生理盐水比传统生理盐水发泡迅速,操作简便,产生的泡沫更加细腻、均匀,且操作简单、无创、安全,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作者:戚玉娟;殷乐;李苏毅;庄娜;邱欢欢;王园园;徐君;张婷;周芳;姜建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平帽式调Q激光联合左旋V-C导入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平帽式调Q激光联合左旋V-C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黄褐斑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ML-3045Q型激光机联合左旋V-C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旋V-C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67.74%(X2=11.385,P<0.01).结论 黄褐斑患者采用平帽式调Q激光联合左旋V-C导入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鄂馨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32例和联合组33例.单药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泪眼分泌试验结果(Schirmer)、泪膜破裂时间(BUT)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及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及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单药组(P<0.05或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单药组的75.00%(P<0.05).结论 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酸性应激引起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增强

    目的 酸应激对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作为研究细胞,用调节到pH 6.5或pH 7.4的完全培养基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酸应激时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自噬体的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激光共聚焦电镜下观察到酸应激处理的胃癌SGC7901细胞荧光呈颗粒状数较对照组细胞内荧光颗粒数显著增多.酸性完全培养基处理的胃癌SGC7901细胞较对照组SGC7901细胞LC3-Ⅱ生成增多,p62表达减少.结论 酸应激可以引起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增强.

    作者:盛杰;郭婧;于国红;邱振康;刘宁;王莎莎;邱文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观察直肠癌患者治疗时使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将8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手术根治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观察2组患者1年存活率、2年存活率,分析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分期情况.结果 观察组1年存活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1);观察组2年存活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肿瘤分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化疗前(P<0.01).结论 在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肿瘤分期情况,并延长其生存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昝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采用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远期回访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远期回访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疗效确切,提高生存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章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后IgG、IgM水平.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3%和91.67%,均高于对照组的30.51%和81.36%(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患儿血清IgG、IgM水平较高,免疫功能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红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莫西沙星联合痰热清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以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仅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68.6%,总有效率为94.3%,均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48.6%、总有效率77.2%(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5.2%,高于对照组的65.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CAP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张瑞刚;刘玉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