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研究

昝莉

关键词: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年存活率, 肿瘤分期
摘要:目的 观察直肠癌患者治疗时使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将8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手术根治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观察2组患者1年存活率、2年存活率,分析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分期情况.结果 观察组1年存活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1);观察组2年存活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肿瘤分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化疗前(P<0.01).结论 在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肿瘤分期情况,并延长其生存期,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对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规律与特点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上报的148例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73.6%(109/148)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年龄19~39岁;87.2%(129/148)为单一用药;73.0%(108/148)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25 min内;37.2%(55/148)ADR/ADE累及胃肠系统;24.3%(36/148)发生全身性损害.结论 生产企业完善药物使用说明书,临床应减少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通过健康教育宣教,指导患者正确辨识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尽早发现不良征象,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以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作者:魏建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疼痛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规范护理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阻滞下肢手术自控镇静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阻滞下肢手术自控镇静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进行下肢手术患者56例,按照治疗的时间分为自控镇静组(PCS)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腰-硬联合阻滞后,患者给予不同方式的右美托咪定进行自控镇静,观察2组镇静效果和镇静指标[到达镇静良好的时间、术毕时右美托咪定(Dex)剂量、术毕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 PCS组镇静良好27例(96.4%),高于对照组的24例(85.7%),镇静不足低于对照组的3例(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到达镇静良好的时间、术毕时(Dex剂量)、术毕时(BIS值)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下肢手术自控镇静应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镇静不足和镇静过度的发生率,是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的用药方式,对保留自主控制的空间、实现个体化给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龙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传统与滴血发泡试验在隐源性脑卒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PFO)筛查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将医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岁以下不明原因(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设为对照组,行TCD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将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5岁以下不明原因(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例设为试验组,行TCD结合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比较2组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66例生理盐水发泡试验中阳性18例,阳性率为27.27%,其中11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48例TCD检查栓子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试验组:67例加血生理盐水发泡实验中阳性23例,阳性率为34.33%,其中15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44例TCD检查栓子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筛查中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滴血生理盐水比传统生理盐水发泡迅速,操作简便,产生的泡沫更加细腻、均匀,且操作简单、无创、安全,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作者:戚玉娟;殷乐;李苏毅;庄娜;邱欢欢;王园园;徐君;张婷;周芳;姜建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改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临床应用广泛的抗感染药物种类[1].随着药物新品的不断上市,其抗菌谱扩大,耐酶作用不断增强,应用范围广,随之出现不合理用药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本文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患者88例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归纳出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规范问题,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用药方案.

    作者:吴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莫西沙星联合痰热清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以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仅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68.6%,总有效率为94.3%,均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48.6%、总有效率77.2%(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5.2%,高于对照组的65.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CAP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张瑞刚;刘玉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损伤情况的分析

    阿司匹林化学名乙酰水杨酸,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早在201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治疗指南中指定抗病药物,阿司匹林已经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用药,阿司匹林同时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等作用,临床也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1].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治疗[2].但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所引发的胃黏膜损伤也日益受到临床关注,有研究报道也明确指出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发生消化性溃疡的约占34.2%,其是造成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成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商品名:贝复新)对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积极止泻,调理肠道菌群前提下,对照组只采取清洁后保持干燥处理,观察组清洁后给予贝复新外用治疗.治疗5 d后,观察2组肛周皮肤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皮肤情况评估Ⅰ度、Ⅱ度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贝复新对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锦凤;谢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腹腔脱落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腹腔脱落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观察2组应激指标及腹腔脱落细胞情况.结果 术前,2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脱落细胞检出数目5例(12.2%),少于对照组的13例(31.7%)(P<0.05).观察组CEA、CA19-9含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确切,可促进机体应激反应缓解,减少腹腔脱落细胞含量.

    作者:刘永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可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作者:潘琪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煎服与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2组患者进行半年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高于对照组的70.2%(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9.1%,低于对照组的29.8%(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进一步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中药包括植物、动物、壳类、磁石类等,分为解表类、清热类、化痰止咳类、祛风类、活血化瘀、行气类、止血类等,按照加工工艺可分成中成药和中药材两大类[1].但中药管理和处方中,会出现一系列的中药炮制问题,导致临床用药出现不合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正确的中药炮制方式是保障质量的关键所在,现分析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雷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8.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P<0.01).结论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炎舒胶囊治疗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炎舒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妇炎舒胶囊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观察组治疗平均用时为(21.37±3.4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1.17±6.51) d(P<0.01).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炎舒胶囊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后IgG、IgM水平.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3%和91.67%,均高于对照组的30.51%和81.36%(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患儿血清IgG、IgM水平较高,免疫功能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红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CT、CRP、IL-6水平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目的 分析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明确诊断脓毒血症患者90例(脓毒血症组)、普通体检志愿者9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脓毒血症组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且发热高峰期)及志愿者当天体检血样,送血培养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IL-6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脓毒血症组PCT、CRP、IL-6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CT诊断脓毒血症时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和IL-6,3项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IL-6均有助于临床识别脓毒症,3项联合检测可提高快速确诊脓毒血症的准确度,可进一步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欣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在术后进行相同的康复运动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则加入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观察比较2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为(421.7±58.6) ml,高于对照组的(309.4±47.3) ml(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53.3%(P<0.01).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作者:孙炳龙;周立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并确诊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4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4例.2组均给予解痉、吸氧、退热、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溴己新进行祛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时间及用药效果,同时比较2组住院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1);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咳嗽、发热、气促等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

    作者:范慧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秋季腹泻的门诊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秋季腹泻的门诊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门诊秋季腹泻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配合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儿病情反复率、1个月内复发率及转住院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情反复率、1个月内复发率及转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3 d内痊愈率为77.1%,高于对照组的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秋季腹泻病情易反复发作,且易复发,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苏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