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刘涛

关键词:葡萄糖酸锌,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有效性
摘要: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15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入院后均接受积极的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剂、益生菌等紧急治疗,口服补盐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形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心肌酶谱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致罕见精神障碍1例

    患者,男,66岁,农民,主因呕血2 h急诊入院.1 d前曾有发热、体温高达38℃,自行用药后体温降至正常(具体用药不详).今晨起床时自觉恶心后呕血1次,量约250 ml,呈非喷射性,为暗红色不含血凝块,未排便,无头晕、心悸、出汗,无腹痛、腹胀,无烧心、泛酸,无胸闷、胸痛、咳嗽,无咯血及皮肤黏膜出血,呕血时无晕厥及意识障碍.查体:T 36.5℃,P 96次/min,R 20次/min,BP 155/110 mmHg.

    作者:王海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对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规律与特点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上报的148例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73.6%(109/148)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年龄19~39岁;87.2%(129/148)为单一用药;73.0%(108/148)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25 min内;37.2%(55/148)ADR/ADE累及胃肠系统;24.3%(36/148)发生全身性损害.结论 生产企业完善药物使用说明书,临床应减少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通过健康教育宣教,指导患者正确辨识硫酸镁注射液不良反应,尽早发现不良征象,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以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作者:魏建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双纽扣缝线系统固定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双纽扣缝线系统固定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医院治疗的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双纽扣缝线系统固定治疗组(对照组)55例,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双纽扣缝线系统固定治疗组(结合组)54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下胫腓联合复位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结合组AOFAS评分优良率为92.59%,对照组AOFAS评分优良率为89.0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整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畸形发生率方面比较,结合组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2.73%(P<0.05).结论 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双纽扣缝线系统固定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具有一定优势,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程玉达;王莉恩;周军;郑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眼周皮肤松弛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42例.单一组予以眼袋整形术治疗,联合组予以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皮肤光泽程度、眼袋减轻、鱼尾纹好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皮肤光泽增强率、眼袋减轻率、鱼尾纹好转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眼周皮肤松弛患者予以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消除鱼尾纹,减轻眼袋,提高皮肤光泽度,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尹志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R、CT、MRI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CR、CT及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疾病诊断的价值,提高影像学正确诊断率.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早期ANFH患者47例(51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髋早期ANFH中:0期10髋,Ⅰ期17髋,Ⅱ期24髋.CR、CT及MRI的早期诊断率分别为41.2%、74.5%及100.0%.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ANFH理想的检查手段,MRI可准确反映坏死的分期和部位,发挥早期诊断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海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15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入院后均接受积极的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剂、益生菌等紧急治疗,口服补盐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形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心肌酶谱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年龄2~10岁小儿疝气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阻力消失技术定位骶管穿刺麻醉,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比较2组患儿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和骶管阻滞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骶管阻滞成功率为96.0%,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88.0%和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具有准确定位的优点,为临床小儿麻醉提供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国;冉茂春;郑丽丽;何锴;姬魁权;吴帮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格列汀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格列汀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阿格列汀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琼;曾敏;杨瑞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晚期胃癌介入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晚期疗效一直欠佳[1].原因有:国人胃癌确诊时有近1/3的患者已属晚期而不能切除;对胃癌根治后的复发和转移,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若是高龄患者,心血管状况相对不良,因手术或放疗耐受性差,患者失去治疗机会.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为胃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据徐光炜[2]报道,用介入手段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区域,使癌肿组织及周围淋巴结药物浓度增高,可使癌细胞之间的集合力加强,癌细胞凝集,瘤体缩小,减少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而提高手术的切除率.改进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已成为改善和提高胃癌生存现状的重要部分.

    作者:赵磊;赵占伟;魏东耀;赵冲;张笑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8.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P<0.01).结论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变化特点

    目的 观察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感染患者中降钙素原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有感染征象的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患者38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组15例,血培养阴性组23例.测定2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血培养,评价降钙素原在其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降钙素原在38例患者中均升高.血培养阳性组降钙素原水平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在发生感染的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程度及治疗方案上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钟嫄;唐志浩;陈丽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服务

    阿司匹林(ASP)作为典型的抗炎(非甾体)用药,其药理效用不仅在于镇痛解热,同时也对血小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前众多研究早已阐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用药价值,也是抗血小板基础性药物之一;可作为心血管事件首先用药,如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所致脑缺血或综合征.但有学者通过统计表明,国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用药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并伴有阿司匹林用药抵触情况.

    作者:李艳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复合局麻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局麻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椎间孔镜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7例.单一组实施单纯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与0.447%罗哌卡因混合液),复合组实施舒芬太尼复合局部麻醉,观察2组围术期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复合组手术开始(手术切皮时)、手术中(手术进行45 min时)、手术结束(手术缝皮时)VAS疼痛评分情况均优于单一组(P<0.01或P<0.05);复合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0%,低于单一组的18.92%(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局麻可明显减轻行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疼痛,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光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张力带钢丝固定加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张力带钢丝固定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张力带钢丝固定配合的基础上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术,观察组则在张力带钢丝固定配合的基础上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后复发率,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随访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配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能提高大、小转子的稳定性,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卓华;刘文志;黄才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阻滞下肢手术自控镇静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阻滞下肢手术自控镇静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进行下肢手术患者56例,按照治疗的时间分为自控镇静组(PCS)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腰-硬联合阻滞后,患者给予不同方式的右美托咪定进行自控镇静,观察2组镇静效果和镇静指标[到达镇静良好的时间、术毕时右美托咪定(Dex)剂量、术毕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 PCS组镇静良好27例(96.4%),高于对照组的24例(85.7%),镇静不足低于对照组的3例(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到达镇静良好的时间、术毕时(Dex剂量)、术毕时(BIS值)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下肢手术自控镇静应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镇静不足和镇静过度的发生率,是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的用药方式,对保留自主控制的空间、实现个体化给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龙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接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治疗后,2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可有效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性溃疡,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古豫;米玛央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补肾益智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智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用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评估量表(HDS)为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1).治疗后,观察组MMSE和HDS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补肾益智汤联合吡拉西坦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患者的智力与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孙祥虹;万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32例和联合组33例.单药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泪眼分泌试验结果(Schirmer)、泪膜破裂时间(BUT)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及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及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单药组(P<0.05或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单药组的75.00%(P<0.05).结论 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单药组给予沙美特罗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单药组的26.47%(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胃肠安丸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胃肠安丸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发生AAD的患儿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常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60.79%,高于对照组的40.3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胃肠安丸能显著提高支气管肺炎发生AAD患儿的治疗有效性,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静岩;杨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