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爱民
目的 探究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临床药学分析.方法 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住院患儿10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组,每组50例.A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给予阿奇霉素治疗,B组患儿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非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在儿科中使用率较高,且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患儿疾病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阿奇霉素使用中需结合患儿的具体病症展开分析,阿奇霉素药理性较复杂,但并无遗传毒性、生殖毒性、致癌性等.
作者:舒湘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南丰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18例,患者均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随访1年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n=41)和未复发组(n=177),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史、既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本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原因、血管狭窄支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类型、血管狭窄部位、支架相关因素(包括支架数量、支架直径)及血生化检验指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脂蛋白〔Lp(a)〕、总胆红素(TBiL)、纤维蛋白原(FIB)、尿酸(U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冠心病介入术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218例患者中术后随访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复发组41例,占18.8%(41/218).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饮酒、高脂血症、心肌梗死史、既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LVEF、本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原因、血管狭窄支数、冠状动脉介入的类型、血管狭窄部位及支架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吸烟率、高血压发病率、糖尿病发病率高于未复发组,支架直径小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患者TG、TC、LDL-C、HDL-C、ALT、AST、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Lp(a)、FIB、UA水平高于未复发组,TBiL低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LP(a)、FIB及UA是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架直径较大及TBiL较高是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吸烟、糖尿病、LP(a)、FIB及UA是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架直径较大及TBiL较高是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
作者:黄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3HRZL/9HR方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11-2015年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n=18)和对照组(n=17).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3HRZS/9HR治疗方案,改良组患者采用3HRZL/9HR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脊液相关指标(细胞计数、蛋白定量、氯化物和葡萄糖定量).观察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细胞计数、蛋白定量、氯化物及葡萄糖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改良组患者细胞计数、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氯化物、葡萄糖定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HRZL/9HR方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脑脊液相关指标,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仲小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郫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及肺部啰音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素,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有机磷农药是常用农药种类,因误服过量可能导致中毒反应,且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导泻是救治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中的重要环节,是利用导泻剂促进排便,并促进积蓄、游离在胃肠道内的毒物排出,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目前临床常见的导泻剂包括甘露醇、大黄等,效果各异,且可联合使用,但需注意适宜的使用剂量及方法,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林孙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桑杷止咳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丰城市白土中心卫生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桑杷止咳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桑杷止咳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作者:徐发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抗GBM肾炎患者22例,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其中16例抗GBM肾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甲泼尼龙冲击及环磷酰胺强化免疫治疗,1例考虑为IgA肾病并抗GBM肾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甲强龙+吗替麦考酚酯,5例抗GBM肾炎并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5期)及经济原因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结果 患者咯血3例,血尿22例,蛋白尿20例;治疗前血肌酐(Scr)在452~474 μmmol/L间4例,在928~1495 μmmol/L间18例;血红蛋白40.8~96.0 g/L;GBM抗体阳性22例,其中双阳性(抗GBM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1例.10例患者接受肾脏穿刺活检术,其中存在新月体形成6例;可疑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2例;局灶增生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1例.5例以免疫球蛋白G(IgG)及C3沉积为主,4例以免疫球蛋白M(IgM)沉积为主,1例以IgA沉积为主.16例抗GBM肾炎患者,好转8例,无效8例.1例考虑为IgA肾病并抗GBM肾炎患者好转.5例抗GBM肾炎并慢性肾衰竭患者无效.结论 抗GBM肾炎患者抗GBM抗体阳性,但也存在双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咯血及急进性肾炎表现,病理存在较多的新月体形成,临床可采用血浆置换+甲泼尼龙冲击及环磷酰胺强化免疫治疗;病理荧光显示IgA沉积患者可选择血浆置换+甲强龙+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选取.
作者:王成玉;李仕华;李丽丽;廖蕴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沅陵县慈爱医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产褥期感染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头孢唑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检测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GRAN)、单核细胞分数(MON)、淋巴细胞分数(LYM)〕,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BC、GRAN、MON、LY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GRAN、MON、LYM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GRAN、MON、LYM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唑林治疗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宋小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静脉注射疗法,均连续治疗2~3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医疗费用、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时间和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静脉注射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时间短、医药费用低,且安全性好.
作者:赵映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检验标本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茂县中医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集的检验标本21358份,其中不合格2560份,不合格率为1.20%,分析不合格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结果 2560份不合格标本中,不合格标本类型多的为微生物类,其次为便常规、生化类、血常规、凝血类和尿常规;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不合格,其次为标本量多量少、空管空盒、标本污染、标本采集容器错误、标本送检时间过长、溶血、标本凝固、条码错误或重复、科室放弃检验.结论 不合格标本类型多的为微生物类,其次为便常规等;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不合格,其次为标本量多量少等,临床可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加强检验人员和临床的沟通,以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邓小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根据雾化吸入剂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咳嗽、气促、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观察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且安全性好.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梧州市红十字医院2014-2016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两组患儿均以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排便恢复时间、腹痛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及家属治疗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家属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排便恢复时间、腹痛改善时间及呕吐改善时间短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吴文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性皮炎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除湿止痒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瘙痒情况、皮损严重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瘙痒评分、皮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瘙痒评分、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评分、皮损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除湿止痒软膏应用于神经性皮炎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和皮损严重程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方润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成都市新都区第二、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PHN患者53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7).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针灸联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PHN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青松;宋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肝功能酶学指标在老年高脂血症并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泸州市中心血站2013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员12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脂肪肝发生情况,并检测脂肪肝患者肝功能酶学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脂肪肝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组患者AST、ALT、GGT高于非脂肪肝组,ALP低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而肝功能酶学可作为诊断脂肪肝参考指标.
作者:黄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个体化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MDR-TB患者120例,均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法,根据治疗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各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个体化治疗MDR-TB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户籍、肺部病变、接受抗结核治疗次数及加免疫增强剂者所占比例、外科手术史者所占比例、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患者耐药率、规则治疗者所占比例、化疗方案合理者所占比例低于成功组,肺部空洞性病灶发生率高于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规则治疗、不合理的化疗方案、肺部存在空洞性病灶是影响肺结核治疗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未规则治疗、不合理的化疗方案、肺部存在空洞性病灶是影响肺结核治疗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肺部空洞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强化管理.
作者:张洪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皮疹、消化道症状、关节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皮疹、消化道症状、关节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
作者:秦大妮;雷勇;周泽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黄连阿胶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降糖方案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降糖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连阿胶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黄连阿胶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降糖方案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钙剂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全州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妇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给予葡萄糖酸钙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记录产后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产妇护理满意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缩宫素联合钙剂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产妇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安全性好.
作者:蒋佳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静脉曲张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量化评分、止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呕血、黑便、口腔症状、胃痛、胃胀、心悸、头晕与泌尿系统症状量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呕血、黑便、口腔症状、胃痛、胃胀、心悸、头晕与泌尿系统症状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静脉曲张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止血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