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明;章依文;赵晶
肺血管阻力(PVR)是评价室间隔缺损(VSD)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重要参数.超声测量PVR目前尚无确定的方法[1].本文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PWDE)测量16例VSD患者的VSD分流压差和肺动脉瓣返流压差,分别计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舒张压(PADP),进而计算肺动脉平均压(PAMP).二维超声结合PWDE测量VSD分流量和主动脉血流量(Qs)计算肺动脉血流量(Qp).根据超声测量的PAMP和Qp进一步计算PVR,与心导管测量的PVR相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国平;康曼丽;何瑾;夏呈森;朱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市3家医院1995年~1998年住院的4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男21例,女24例;年龄3岁~14岁;23例在起病1月内入院,均符合1983年九省市心肌炎协作组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非心肌炎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2.5岁~14岁.采用上海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的CK-MB试剂,由自动生化分析仪在30℃测定,以血清CK-MB>16U/L为阳性.所有研究对象均有ECG、Hoher、超声心动图、胸片及相关化验资料.结果CK-MB增高在病毒性心肌炎组有19例,而对照组仅2例轻度升高,其敏感度为42.2%,特异度95.1%,准确度67.4%,漏诊率57.8%,假阳性4.9%.心肌炎组与对照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x2=9.035,P<0.01.23例1月内起病的心肌炎患儿,阳性13例,敏感度为56.5%,22例超过1月的患儿,6例阳性,敏感度为27.3%,两组敏感度差异显著,x2=3.943,P<0.05.对150例(包括疑似心肌炎和以上病例)儿童血清CK-MB与CK值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两者的相关性仅为0.33,并且CK-MB与心脏各房室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及心律失常亦无显著相关.总之,血清CK-MB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度有限,但特异度高,无论起病长短,它都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高中秋;刘莹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采用免疫发光测量法对87名住院患儿进行了血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测定.主要观察患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心脏外科手术后等患儿血中PCT的情况.结果发现严重细菌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或有多个系统感染及较大心脏外科手术后患儿血中PCT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如川崎病患儿血中PCT升高不明显.提示PCT可作为诊断严重细菌感染及败血症的一个新的重要指标.
作者:单海燕;张伟利;储淞雯;刘海卫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64例言语和语言障碍门诊病例进行分析,其中9例口吃,26例构音异常,29例语言障碍.男孩明显多于女孩,男女之比约3∶1.在口吃和构音异常中,有较明显的遗传倾向,而语言障碍与智能迟缓,听力损害,大脑损害、脑瘫等有关.该领域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亟待开发.
作者:金星明;章依文;赵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临床工作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较多见,原因复杂重迭.对1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各项检查,分析病因,并通过气管粘膜电镜检查了解纤毛的超微结构.发现此类病例纤毛的异常多为继发性,原发纤毛运动不良为罕见病因.
作者:杨彩云;申昆玲;郎志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如何合理控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发生、发展,减少其后遗症及致残率一直是临床儿科医师渴盼早日解决的课题.针对我国目前围产因素逐渐突出已成为高胆首发因素的特点,本文对有高危围产因素影响而可能发生高胆的新生儿进行了早期干预.
作者:翟淑萍;孙翠芳;钱琦;金月芳;严字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测定血清总胆汁酸作为反应肝功能变化的灵敏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胆汁酸和胆红素一样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之一[1].为探讨新生儿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总胆汁酸(TBA)之间的关系,对1997年4月至1998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进行TBil和TBA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梦瑚;崔惠英;郭立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中柯萨奇病毒感染情况及两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应用间接ELISA法测定83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和28例小儿扩张性心肌病柯萨奇病毒特异性18M(CVB-IgM),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家蓉;钱永如;刘渝;余更生;田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小儿急性偏瘫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后天获得性病症.多因脑血管狭窄闭塞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近年随着CT及核磁共振(MRI)等放射影象学的发展,病因明确率明显提高,现将本院收治的14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晓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胎儿三尖瓣返流(TR)的围产期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对656例孕周为20周~37周胎儿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TR88例,其中胎儿先心病组16例,心律失常组43例,双胎输血征7例,母亲患糖尿病者2例,而正常胎儿588例中仅发现TR33例(占5.62%).结果表明,胎儿时期右室占优势使右室处于高压腔状态,故正常胎儿的TR发生率极低,且多属生理性范围.因此,多普勒超声检出胎儿TR,首先提示其胎儿可能伴有先天性心脏异常或其它因素导致的心功能降低.
作者:王鸿;陈新民;李慧忠;耿丹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探讨CD40L在儿童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技术及ELISA法检测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表达CD40L水平、细胞凋亡率及可溶性CD40L(sCD40L)对单核细胞株THP-1产生TNF-α的影响.结果:KD表达CD40L明显增高;存在淋巴细胞凋亡延迟;患儿PBMC培养上清(可能含有sCD40L)可诱导THP-1产生高浓度的TNF-α.抗CD40L单抗可纠正上述异常效应.CD40L的异常表达在川崎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抗CD40L单抗对KD具有潜在的免疫学治疗前景.
作者:李秋;杨锡强;刘恩梅;李永柏;蒋利萍;王丽佳;李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小儿肺炎的发病率高,占住院疾病中首位,其中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在20%~30%,为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全球每年有350万小儿死于肺炎.婴幼儿气管及支气管壁弹力组织发育差,管腔狭小,纤毛载运系统差.因此,上呼吸道感染后,细菌易向下延伸至肺部,引起肺炎.
作者:王岱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自1991年开展分离弧菌后,发现弧菌科细菌引起腹泻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现将1994年元月~199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59例小儿弧菌性肠炎报告如下.
作者:高明安;周惠;韩春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对27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胎龄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早产儿HIE与足月儿HIE临床分度与CT分度之间的差异均呈显著性意义(x2=8.78、7.67,P均<0.05),早产儿HIE分度较足月儿严重.早产儿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基本呈一致性,以中度为主.足月儿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一致性较差.早产儿HIE与足月儿HIE之间合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出血类型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也呈显著性意义(x2=6.41、4.11,P均<0.05).提示:结合胎龄特点对新生儿HIE进行临床分度和CT分度及并发症的综合分析,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林霓阳;陈旭生;房晓袆;许立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心肌炎和心力衰竭患儿体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我们从1996年3月至1998年10月对诊治的这类患儿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进行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同国;陈宝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8年11月共收治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雪民;杜清勉;玉树举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36例各类频发早搏患儿应用胺碘酮治疗3个月,并进行了0.5年~14年(平均2年~3年)的长程观察.结果:用药期具有显著的疗效,停药5周内多数均能保持疗效,停药8周后部份病例早搏复发,但次数有减少,2年以后大部份病例早搏消失.副作用以消化道反应、甲状腺增大和Q-T延长为主,大都随停药后逐渐消失.我们认为口服胺碘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搏疗效确切,虽副作用较轻,但仍需控制适当剂量.
作者:杨以挠;黄晓玲;卢明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院多年来对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多病原监察,其中对于病毒鉴别采用无选择地进行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中脱落细胞内病毒抗原检测,现将近2年来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嘉飞;顾兰琴;夏绍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探讨经导管堵塞动脉导管未闭(PDA)术的效果,我们经导管堵塞PDA患儿117例,年龄4.52岁±2.86岁.其中外科手术后再通3例,2例伴肺动脉瓣狭窄(PS),1例伴主动脉缩窄(COA),1例伴右位主动脉弓.结果:42例应用可回收弹簧圈(pfm和CookInc),其PDA窄处直径(1.94±0.85)mm,堵塞均获成功;合并PS或COA者,先作球囊扩张,再行堵塞术.另75例应用Amplatzer堵塞器也均一次堵塞成功,PDA窄处直径(3.83±1.25)mm.所有病例随访1月~4.5年,均无残余分流及任何并发症.结论:可控弹簧圈主要应用于直径小于2.5mmPDA,而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PDA则选用Amplatzer堵塞器.
作者:高伟;周爱卿;余志庆;李奋;王荣发;黄美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高危哮喘儿体内免疫失衡情况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分析法及微粒子酶标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50例高危哮喘儿血清中IL-4、IFN-γ和总IgE的水平,并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高危哮喘儿血清中IL-4和IgE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5.7007、7.2111,P均<0.001),而IFN-γ则降低(t=1.8235,0.01<P<0.05).高危哮喘儿A、B、C三组间免疫指标差异比较,C组的IL-4、总IgE含量明显高于A组、B组,P均<0.001,而C组的IFN-γ则低于A组、B组,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危哮喘儿IL-4、IL-4/IFN-γ比值分别与血清IgE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9064、0.7139,t分别为14.8660、4.2035,P均<0.001),而IFN-γ与总IgE呈负相关(r=-0.3541,t=1.5611,P<0.05).提示;高危哮喘儿体内存在着与哮喘儿相似的免疫学变化,TH2型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异常亢进及IgE生成增多;TH2功能亢进,IgE升高,可作为高危哮喘儿的实验室指标,也可作为临床上筛选高危哮喘儿向哮喘转化的预测指标,早期免疫干预,有利于哮喘的一级预防.
作者:狄亚珍;夏萍;陈伟君;孙定河;杜建明;徐本元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