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效果观察

黄红宁

关键词: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摘要: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相关指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不仅能够提高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13-2015年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2013-2015年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提取医院2013-2015年计算机药品信息管理数据库相关资料,依据药物限定日剂量法计算药物用药频度(DDDs),统计比较2013-2015年各类抗肿瘤药物使用品种数构成比及抗肿瘤药物的DDDs.结果 2013-2015年辅助治疗类抗肿瘤药物使用品种数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抗肿瘤药物(P<0.05);2013-2015年他莫昔芬片DDDs高于其他药物(P<0.05).结论 2013-2015年该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符合我国当前抗肿瘤药物消耗总趋势,各类抗肿瘤药物使用较为合理.

    作者:蔡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应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应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诊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总体缓解率)以及随访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体缓解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生存率与中位生存时间均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阳美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肾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133例确诊为肾肿瘤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方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92.5%,均高于对照组的30.3%、80.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后腹腔镜较传统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朝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和分析,以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选取门诊处方一共有3 217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标准进行如下的点评,对其中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有414张处方不合理,不合理率为12.87%,其中不规范的处方有183张(占5.69%),不适宜处方206张(占6.40%),其他25张(占0.77%).结论 抽取大部分符合要求处方,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医院应采取相应措施从多方面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承秀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子宫松弛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子宫松弛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9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全麻,观察组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麻醉苏醒时间、手术用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子宫松弛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手术用时均短于对照组,术毕时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子宫松弛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子宫松弛度,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甲状腺自身抗体(ATA)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312例孕妇,根据孕周分为早产组108例和足月分娩组204例.分析2组ATA和TSH检测结果.结果 早产组ATA和TSH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足月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组中TSH阳性伴ATA阳性率和TSH阴性伴ATA阳性率均高于足月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ATA和TSH可作为早产预测的重要指标,应重视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并给予有效干预,有助于降低早产风险.

    作者:郑惠兰;谢美华;黄河;李肇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3.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09%、78.18%(P均<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夏学华;张国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胃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较为隐匿,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表现,在确诊时往往处于中晚期阶段,癌细胞扩散转移难以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1].化疗治疗是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多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为首选化疗方案,但患者不良反应严重,化疗治疗中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许多患者难以坚持完整个周期的化疗治疗[2].临床有研究指出,替吉奥是新型氟尿嘧啶衍生物类药物,在于多西他赛联合用药过程中,有效保证患者的体内氟尿嘧啶的含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本文为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在参考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伟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早产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先兆早产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保胎成功率、胎龄延长时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有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保胎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胎龄延长时间和有效时间长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临床疗效优于硫酸镁,可延长胎龄时间,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殷祝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拟行剖宫产术产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麻醉方式为0.5%布比卡因1 ml+芬太尼20 μg+脑脊液稀释至2 ml,观察组麻醉方式为0.5%布比卡因1 ml+舒芬太尼5 μg+脑脊液稀释至2 ml,观察比较2组产妇手术过程中寒战和牵拉痛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无寒战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发生寒战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无牵拉痛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发生轻度牵拉痛及牵拉痛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对行剖宫产术产妇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能有效降低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偏头痛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治疗,能有效减轻头痛等症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丽丽;黄颜颜;黄发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骨折线倾斜角在股骨颈骨折术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骨折线倾斜角的大小对不同的股骨颈骨折术式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46例,按骨折线走行分型:角度<30°者为Ⅰ型;角度30°~50°为Ⅱ型;角度>50°者为Ⅲ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动力髋螺钉(DHS)组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每组23例.观察患者术后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骨折优良率.结果 本组中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和骨折不愈合6例.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Harris髋关节功能优于DHS组,Ⅲ型骨折DHS组治疗后骨折优良率为83.33%,高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在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总体效果要优于DHS.但在骨折线角度>50°情况下应选用DHS术式,在骨折线角度<50°情况下应选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作者:王爱军;贺学军;易惠军;陈建民;邓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对患者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对患者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25例白内障患者,将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65例设为观察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在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观察2组患者的视觉功能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术前,2组患者视觉功能、生存质量情况和各个维度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视觉功能、生存质量情况和各个维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2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种术式均能够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及生存质量,均是白内障的理想治疗方式.

    作者:鲁华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前列腺素E1不同剂量持续治疗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不同剂量(40 μg和10 μg)持续治疗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大剂量组采用前列素E1 40 μg冲击治疗,常规组采用前列素E1 10 μg常规治疗,治疗后随访1月,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踝肱指数.结果 大剂量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常规组的77.8%(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踝肱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踝肱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大剂量前列素E1在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中冲击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下肢血供,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钱丽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配合口服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1例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根据中医骨折三期用药的理论辨证使用中药内服治疗,术后及早加强髋关节功能锻炼,并下地行走.结果 6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5周,术后并发心肌梗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谵妄5例.疗效采用Sanders评分:优52例,良7例,差2例.结论 PFNA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兵;黄晓华;白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铝碳酸镁咀嚼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咀嚼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口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溃疡面直径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面直径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能有效缩小溃疡面直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采用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海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蘄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蘄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A组单用蘄蛇酶治疗,对照B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蘄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完毕,评估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A组、对照B组治疗后(P<0.01).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蘄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发根;梁丽丽;黄颜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器械自身精密度的提高以及不耐湿热材质的广泛应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已经成为医院常用的灭菌方法[1-2].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08年9月开始使用强生STERRAD○R100S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经过7 238次灭菌循环的临床应用证明,该灭菌器由于灭菌周期短(55~72 min),终产物为水和氧气,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灭菌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筱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采用康复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康复护理是针对神经内科脑卒中采取的针对性康复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迅速提升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残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衡思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