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伟
目的 对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在健康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生物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选取健康自愿者2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双周期自身交叉试验,分别单剂服用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试验品)或者富马酸酮替芬片(比照品),对2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tmax、Cmax、t1/2及AUC(0~36 h))进行分析,并掌握试验品的生物利用度.结果 试验品的tmax、Cmax、t1/2及AUC(0~36 h)分别是(2.8±1.3) h、(403±155) ng/L、(5.7±1.9) h、(2 861±1 030) ng·h-1·L-1,比照品分别为(3.1±1.1) h、(391±148) ng/L、(5.8±2.1) h、(2 843±984) ng·h-1·L-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品的生物利用度为(113±41)%.结论 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口服吸收性较强,和富马酸酮替芬片的生物等效性一致.
作者:高晓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低于对照组的67.35%(P<0.01);观察组生存时间为(25.47±0.24)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0.21±0.64)个月(P<0.01).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丽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61例,同期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43例,免疫性肝硬化患者21例及肝癌患者36例,对比不同类型肝硬化患者及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9例肝癌患者原发肝部疾病构成比例.结果 酒精性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免疫性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免疫性肝硬化肝功能指标与肝癌较为接近.109例肝癌患者免疫性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占比高为42.20%,与酒精性肝硬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性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比例高于无肝癌疾病及急性肝炎患者(P<0.01);急性肝炎进展为肝癌与酒精性肝硬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性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比例与酒精性肝硬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进展为肝癌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但其危险性低于免疫性肝硬化患者,与肝炎性肝硬化基本持平,应引起临床给予足够关注.
作者:罗春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59.09%(P<0.05);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4.35%),对照组出血心包堵塞2例(9.09%)、肺部感染3例(13.64%)、急性心肌梗死1例(4.54),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惠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阿奇霉素为临床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治疗效果显著等特点,对肺炎球菌、金葡菌、厌氧菌、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同时对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也具有较强的效果.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多数患者实施该类药物治疗后,易发生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我院对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汪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 0.5 U·kg-1·d-1,分2次于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于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每天3次.比较2组血糖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餐后C肽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30于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能提高T2DM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奋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降钙素原指导ICU重症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Meta分析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的临床试验,随机选取4篇相关随机对照试验(PCT)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 共有386例随机对照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PCT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但抗生素应用率、患者病死率与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指导ICU重症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新生儿早期败血症诊断治疗与病情评估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败血症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2组患儿入院时和恢复期及抗生素治疗1周的空腹静脉血,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不同程度病情降钙素、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急性期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组均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水平(P<0.05);其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症亚组患儿与轻症亚组患儿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亚组高于轻症亚组(P<0.05);降钙素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反应蛋白(P<0.05).结论 降钙素早期检测能够有效反映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病情、治疗效果,对临床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露;郑文娟;刘志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368例2型糖尿病患者(baPWV正常组146例,baPWV增高组222例)脂联素基因-11377C/G的多态性,同时测定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指标.结果 2组脂联素-11377位点基因型及频率分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CC型baPWV、FINS均低于CG+GG型(P<0.05),而脂联素水平高于CG+GG型[(35.95±21.13 vs 33.16±16.63) mg/L(P<0.01)].脂联素基因-11377C/G变异与2型糖尿病患者baPWV呈正相关(r=0.207,P<0.05).结论 脂联素基因-11377C/G位点GG+CG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G等位基因可能系发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易感基因.
作者:杨鑫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瑞素口服液与黄芪颗粒治疗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64例初治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2组均予以抗痨治疗,对照组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瑞素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芪颗粒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生化和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生化指标ALB、Hb和BMI均高于治疗前(P<0.05);2组免疫指标CD3和CD4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CD3和CD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黄芪颗粒同时可提高免疫功能,优于单纯肠内营养.
作者:黄智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医院2013-2015年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提取医院2013-2015年计算机药品信息管理数据库相关资料,依据药物限定日剂量法计算药物用药频度(DDDs),统计比较2013-2015年各类抗肿瘤药物使用品种数构成比及抗肿瘤药物的DDDs.结果 2013-2015年辅助治疗类抗肿瘤药物使用品种数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抗肿瘤药物(P<0.05);2013-2015年他莫昔芬片DDDs高于其他药物(P<0.05).结论 2013-2015年该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符合我国当前抗肿瘤药物消耗总趋势,各类抗肿瘤药物使用较为合理.
作者:蔡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安神补脑液联合谷维素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谷维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谷维素联合安神补脑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治疗后,2组抑郁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应用安神补脑液联合谷维素治疗神经衰弱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炎性治疗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4.69%(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相对少,能够明显纠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眼表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收治的45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自觉症状及体征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7、14 d自觉症状及体征评分、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54%(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相关指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不仅能够提高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6.0%、96.0%,均高于对照组的54.0%、74.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6.0%(P<0.05).结论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恒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健康护理干预对认知度提高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822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调查问卷调查研究者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度,并对研究者实施健康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研究者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度掌握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夫妇对佳生育年龄、补充叶酸时间较了解,对其余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了解程度较差.健康护理干预后,夫妇出生新生儿缺陷认知度优良率为85.16%,高于干预前的63.38%(P<0.01).结论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较差,通过健康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掌握度和认知度.
作者:林开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茵栀黄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陈启冰;陈建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其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降糖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血糖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第8周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 h血糖(2 hPG)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李学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