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张兵;黄晓华;白斌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中药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配合口服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1例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根据中医骨折三期用药的理论辨证使用中药内服治疗,术后及早加强髋关节功能锻炼,并下地行走.结果 6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5周,术后并发心肌梗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谵妄5例.疗效采用Sanders评分:优52例,良7例,差2例.结论 PFNA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有关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368例2型糖尿病患者(baPWV正常组146例,baPWV增高组222例)脂联素基因-11377C/G的多态性,同时测定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指标.结果 2组脂联素-11377位点基因型及频率分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CC型baPWV、FINS均低于CG+GG型(P<0.05),而脂联素水平高于CG+GG型[(35.95±21.13 vs 33.16±16.63) mg/L(P<0.01)].脂联素基因-11377C/G变异与2型糖尿病患者baPWV呈正相关(r=0.207,P<0.05).结论 脂联素基因-11377C/G位点GG+CG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G等位基因可能系发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易感基因.

    作者:杨鑫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级别和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级别和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功能分级,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顾永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7 d、14 d、28 d总有效率,治疗后1、3、6个月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7 d时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起效快,但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莫沙必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蒋德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CRP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CRP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RP、IgE、IgG水平均降低, IgA水平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CRP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安全可靠.

    作者:丁立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对患者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对患者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25例白内障患者,将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65例设为观察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在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观察2组患者的视觉功能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术前,2组患者视觉功能、生存质量情况和各个维度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视觉功能、生存质量情况和各个维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2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种术式均能够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及生存质量,均是白内障的理想治疗方式.

    作者:鲁华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眼表炎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眼表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收治的45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自觉症状及体征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7、14 d自觉症状及体征评分、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0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74.07%(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Upro)、尿素氮(Scr)、血肌酐(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Upro、Scr、BUN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肾功能检查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凡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护理经验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59.09%(P<0.05);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4.35%),对照组出血心包堵塞2例(9.09%)、肺部感染3例(13.64%)、急性心肌梗死1例(4.54),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惠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我院2014-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2014-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的相关信息,统计分析其品种、消耗量、用药频度等.结果 医院目前麻醉性镇痛药使用频率前3位的为盐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注射液,麻醉性镇痛药使用量逐年上升,用药频度排序基本一致.结论 我院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以无创给药为主,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渐趋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张述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冷刀切开膀胱颈防止小体积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

    目的 观察冷刀切开膀胱颈对小体积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体积前列腺(≤25 g)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组和TURP+冷刀切开膀胱颈术(TCBNI)组,TURP组43例,TURP+TCNBI组46例,术后1年内比较2组膀胱颈挛缩的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均排尿通畅,TURP组术后1年内出现膀胱颈挛缩患者8例,发生率18.60%,TURP+TCBNI组出现膀胱颈挛缩患者2例,发生率4.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TURP+TCBNI能改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并能显著减少术后膀胱颈挛缩的发生率,值得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启祥;张立冬;谢家恩;吴明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6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沙格列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情况,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保庆;孙增先;赵作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配合口服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1例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根据中医骨折三期用药的理论辨证使用中药内服治疗,术后及早加强髋关节功能锻炼,并下地行走.结果 6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5周,术后并发心肌梗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谵妄5例.疗效采用Sanders评分:优52例,良7例,差2例.结论 PFNA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兵;黄晓华;白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及血糖控制情况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及血糖控制情况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社区常住老年人群8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6个月,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合格亚组和不合格亚组,用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病及血糖控制影响因素.结果 高龄、吸烟、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糖尿病家族史及肥胖为影响社区老年人群患糖尿病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低、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不规律用药为影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控制危险因素较多,针对性实施早期干预和预防可有效降低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提高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刘怡敏;梁宏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拟行剖宫产术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照组PCIA镇痛液采用舒芬太尼,观察组PCIA镇痛液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镇痛效果、24 h内PCI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后各时间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PCIA总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有效按压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作者:涂芸芸;李仕海;赖如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新生儿早期败血症诊断治疗与病情评估分析

    目的 对新生儿早期败血症诊断治疗与病情评估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败血症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2组患儿入院时和恢复期及抗生素治疗1周的空腹静脉血,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不同程度病情降钙素、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急性期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组均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水平(P<0.05);其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症亚组患儿与轻症亚组患儿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亚组高于轻症亚组(P<0.05);降钙素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反应蛋白(P<0.05).结论 降钙素早期检测能够有效反映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病情、治疗效果,对临床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露;郑文娟;刘志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与危险模型建立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癌(HCC)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危险因素模型.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330例HCC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3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程>20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长期嗜酒、糖尿病史、HBV-DNA阳性、近半年精神紧张或劳累等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病程中使用干扰素超过半年这一因素为保护因素.建立危险模型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嗜酒影响显著.结论 应针对危险因素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可应用危险模型判断HCC可能发生概率,以便为预防和降低HCC发病率提供依据.

    作者:刘密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输血率、结石清除、高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高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健康护理干预对认知度提高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健康护理干预对认知度提高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822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调查问卷调查研究者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度,并对研究者实施健康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研究者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度掌握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夫妇对佳生育年龄、补充叶酸时间较了解,对其余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了解程度较差.健康护理干预后,夫妇出生新生儿缺陷认知度优良率为85.16%,高于干预前的63.38%(P<0.01).结论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较差,通过健康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掌握度和认知度.

    作者:林开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儿眼外伤的临床表现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眼外伤的临床表现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眼外伤患儿200例为观察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致伤原因、致伤部位)等进行分析,并根据患儿的伤情采取针对性治疗.结果 患儿眼外伤多因玩耍、打斗所致钝挫伤,临床表现多为角膜损伤、前房出血、球内异物等,临床根据患儿的病情、致伤部位等因素开展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结论 眼外伤是导致儿童致盲、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并发症较多,易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眼外伤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也应积极加强儿童眼外伤的预防宣传教育,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

    作者:王海凤;韩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上尿路结石患者腔内取石术疗效及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策略

    目的 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腔内取石术疗效及并发尿源性毒血症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7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以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总结防治术后尿源性毒血症的有效方法.结果 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1次手术结石清除率98.72%(77例),住院时间(7.2±1.3) d;术后,31例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水平,术后发热8例,考虑为脓毒血症.结论 临床行上尿路腔内取石术时,应时刻对尿源性脓毒血症保持警惕,以早期发现症状,快速及时处理,从而有效抑制病情,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芮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