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与危险模型建立

刘密霞

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危险因素, 预后模型
摘要: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癌(HCC)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危险因素模型.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330例HCC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3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程>20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长期嗜酒、糖尿病史、HBV-DNA阳性、近半年精神紧张或劳累等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病程中使用干扰素超过半年这一因素为保护因素.建立危险模型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嗜酒影响显著.结论 应针对危险因素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可应用危险模型判断HCC可能发生概率,以便为预防和降低HCC发病率提供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线倾斜角在股骨颈骨折术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骨折线倾斜角的大小对不同的股骨颈骨折术式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46例,按骨折线走行分型:角度<30°者为Ⅰ型;角度30°~50°为Ⅱ型;角度>50°者为Ⅲ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动力髋螺钉(DHS)组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每组23例.观察患者术后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骨折优良率.结果 本组中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和骨折不愈合6例.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Harris髋关节功能优于DHS组,Ⅲ型骨折DHS组治疗后骨折优良率为83.33%,高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在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总体效果要优于DHS.但在骨折线角度>50°情况下应选用DHS术式,在骨折线角度<50°情况下应选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作者:王爱军;贺学军;易惠军;陈建民;邓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精细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术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2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4%,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术后的应用,与常规护理比较,加快患者早日康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华;常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病情符合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CBP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治疗;CB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监测2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心率、血压、血乳酸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2组存活病例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存活病例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5.4±2.7) d,平均住院时间(21.2±3.5) d;CBP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1.4±1.9) d,住院时间(18.7±2.0) d.治疗24 h后,2组收缩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治疗24 h,CBP组心率、静脉血乳酸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CBP组治疗24 h后心率、血乳酸、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BP能降低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率、血压、血乳酸值同时改善心功能,对进一步提高危重症病例的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曹利静;霍习敏;耿文锦;徐梅先;王晓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健康护理干预对认知度提高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健康护理干预对认知度提高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822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调查问卷调查研究者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度,并对研究者实施健康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研究者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度掌握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夫妇对佳生育年龄、补充叶酸时间较了解,对其余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了解程度较差.健康护理干预后,夫妇出生新生儿缺陷认知度优良率为85.16%,高于干预前的63.38%(P<0.01).结论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较差,通过健康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掌握度和认知度.

    作者:林开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前列腺素E1不同剂量持续治疗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不同剂量(40 μg和10 μg)持续治疗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大剂量组采用前列素E1 40 μg冲击治疗,常规组采用前列素E1 10 μg常规治疗,治疗后随访1月,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踝肱指数.结果 大剂量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常规组的77.8%(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踝肱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踝肱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大剂量前列素E1在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中冲击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下肢血供,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钱丽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子宫松弛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子宫松弛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9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全麻,观察组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麻醉苏醒时间、手术用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子宫松弛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手术用时均短于对照组,术毕时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子宫松弛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子宫松弛度,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偏头痛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治疗,能有效减轻头痛等症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丽丽;黄颜颜;黄发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7 d、14 d、28 d总有效率,治疗后1、3、6个月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7 d时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起效快,但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莫沙必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蒋德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低于对照组的67.35%(P<0.01);观察组生存时间为(25.47±0.24)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0.21±0.64)个月(P<0.01).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丽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输血率、结石清除、高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高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我院2014-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2014-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的相关信息,统计分析其品种、消耗量、用药频度等.结果 医院目前麻醉性镇痛药使用频率前3位的为盐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注射液,麻醉性镇痛药使用量逐年上升,用药频度排序基本一致.结论 我院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以无创给药为主,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渐趋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张述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脑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脑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硬化及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心脑康治疗,观察组给予心脑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心绞痛发病情况及心电图改变情况,同时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2.0%,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2组治疗期间无过敏反应,无明显肝脏、肾脏损害表现.结论 心脑康联合阿司匹林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中西结合可相互协调提高疗效.

    作者:谷金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优质呼吸道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

    目的 观察优质呼吸道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23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统一的优质呼吸道护理服务,另选取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的200例心血管疾病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总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86%,低于对照组的5.0%(P<0.01);观察组术后总住院时间为(13.3±1.5) d,短于对照组的(15.3±0.9) d(P<0.01).结论 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治疗后给予优质呼吸道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方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中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为三大经典用药之一,其主要药理作用为解热镇痛,在临床上也常用于心血管疾病方面.而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癌,并且美国预防服务指南已经将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结直肠癌预防药物,因此,阿司匹林在预防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得到肯定,但是其治疗剂量、治疗时间以及其作用机制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阿司匹林的治疗疗程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便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雪靖;王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我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合理的给药方案,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12月门诊处方25 734张,急诊处方1 527张,参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标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门诊不合理处方1 356张,占抽样处方的5.27%,急诊处方98张,占抽样处方的6.42%,主要在用法用量、重复用药、药物的选择、适应证、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通过调查结果,对存在问题的处方统计后,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从而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医师开具处方的合理率,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吴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清β-hCG、孕酮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β-hCG、孕酮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怀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为正常妊娠妇女,观察组为宫外孕患者.观察2组患者血清β-hCG、孕酮及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单项指标诊断评估.结果 观察组血清β-hCG、孕酮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B型超声、血清β-hCG、孕酮及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诊断后,灵敏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价值均显著提高.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β-hCG、孕酮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柴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蘄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蘄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A组单用蘄蛇酶治疗,对照B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蘄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完毕,评估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A组、对照B组治疗后(P<0.01).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蘄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发根;梁丽丽;黄颜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重组干扰素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重组干扰素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手足口病患儿10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重组干扰素喷雾剂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重组干扰素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儿眼外伤的临床表现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眼外伤的临床表现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眼外伤患儿200例为观察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致伤原因、致伤部位)等进行分析,并根据患儿的伤情采取针对性治疗.结果 患儿眼外伤多因玩耍、打斗所致钝挫伤,临床表现多为角膜损伤、前房出血、球内异物等,临床根据患儿的病情、致伤部位等因素开展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结论 眼外伤是导致儿童致盲、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并发症较多,易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眼外伤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也应积极加强儿童眼外伤的预防宣传教育,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

    作者:王海凤;韩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辅酶Q10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辅酶Q10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独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辅酶Q10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心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3%,低于对照组的16.36%(P<0.05).结论 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时采用辅酶Q10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心功能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炬;曲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