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折线倾斜角在股骨颈骨折术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王爱军;贺学军;易惠军;陈建民;邓洪

关键词:骨折线, 股骨颈, 髋关节评分, 术式选择
摘要:目的 观察骨折线倾斜角的大小对不同的股骨颈骨折术式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46例,按骨折线走行分型:角度<30°者为Ⅰ型;角度30°~50°为Ⅱ型;角度>50°者为Ⅲ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动力髋螺钉(DHS)组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每组23例.观察患者术后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骨折优良率.结果 本组中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和骨折不愈合6例.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Harris髋关节功能优于DHS组,Ⅲ型骨折DHS组治疗后骨折优良率为83.33%,高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在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总体效果要优于DHS.但在骨折线角度>50°情况下应选用DHS术式,在骨折线角度<50°情况下应选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对患者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对患者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25例白内障患者,将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65例设为观察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在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观察2组患者的视觉功能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术前,2组患者视觉功能、生存质量情况和各个维度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视觉功能、生存质量情况和各个维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2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种术式均能够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及生存质量,均是白内障的理想治疗方式.

    作者:鲁华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7 d、14 d、28 d总有效率,治疗后1、3、6个月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7 d时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起效快,但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莫沙必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蒋德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拟行剖宫产术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照组PCIA镇痛液采用舒芬太尼,观察组PCIA镇痛液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镇痛效果、24 h内PCI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后各时间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PCIA总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有效按压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作者:涂芸芸;李仕海;赖如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脓毒症组方联合替加环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脓毒症组方联合替加环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替加环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重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疗效. 方法 选取重症医学科重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22例.对照组给予替加环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治疗组给予脓毒症组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预后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细菌假定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温低于对照组,ICU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脓毒症组方联合替加环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于治疗重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茵;苏景强;罗邦军;许鸿燕;林转娣;粱结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病情符合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CBP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治疗;CB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监测2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心率、血压、血乳酸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2组存活病例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存活病例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5.4±2.7) d,平均住院时间(21.2±3.5) d;CBP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1.4±1.9) d,住院时间(18.7±2.0) d.治疗24 h后,2组收缩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治疗24 h,CBP组心率、静脉血乳酸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CBP组治疗24 h后心率、血乳酸、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BP能降低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率、血压、血乳酸值同时改善心功能,对进一步提高危重症病例的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曹利静;霍习敏;耿文锦;徐梅先;王晓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铝碳酸镁咀嚼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咀嚼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口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溃疡面直径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面直径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能有效缩小溃疡面直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采用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海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上尿路结石患者腔内取石术疗效及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策略

    目的 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腔内取石术疗效及并发尿源性毒血症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7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以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总结防治术后尿源性毒血症的有效方法.结果 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1次手术结石清除率98.72%(77例),住院时间(7.2±1.3) d;术后,31例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水平,术后发热8例,考虑为脓毒血症.结论 临床行上尿路腔内取石术时,应时刻对尿源性脓毒血症保持警惕,以早期发现症状,快速及时处理,从而有效抑制病情,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芮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丹参多酚酸盐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丹参多酚酸盐作为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有效提取物,是丹参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通过多个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发现,丹参多酚酸盐通过作用于免疫系统及其炎性因子,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损伤、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循环等功能,在许多疾病如急性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治疗中疗效显著.本文对丹参多酚酸盐药理作用研究、临床应用进展、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作者: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儿眼外伤的临床表现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眼外伤的临床表现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眼外伤患儿200例为观察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致伤原因、致伤部位)等进行分析,并根据患儿的伤情采取针对性治疗.结果 患儿眼外伤多因玩耍、打斗所致钝挫伤,临床表现多为角膜损伤、前房出血、球内异物等,临床根据患儿的病情、致伤部位等因素开展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结论 眼外伤是导致儿童致盲、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并发症较多,易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眼外伤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也应积极加强儿童眼外伤的预防宣传教育,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

    作者:王海凤;韩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炎性治疗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4.69%(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相对少,能够明显纠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及血糖控制情况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及血糖控制情况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社区常住老年人群8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6个月,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合格亚组和不合格亚组,用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病及血糖控制影响因素.结果 高龄、吸烟、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糖尿病家族史及肥胖为影响社区老年人群患糖尿病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低、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不规律用药为影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控制危险因素较多,针对性实施早期干预和预防可有效降低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提高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刘怡敏;梁宏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PDCA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医源性肺感染的影响

    目的 分析PDCA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医源性肺部感染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PDCA循环管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合并医源性感染及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合并医源性肺感染阳性率为46.8%,低于对照组的68.1%(P<0.05);2组手术时间影响因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脑脊液漏、气管切开、营养评分等3个因素引起院内感染比较,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加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管理安全,运用在急性脑梗死中可降低院内肺感染发生率,临床可予以考虑.

    作者:王巧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 0.5 U·kg-1·d-1,分2次于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于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每天3次.比较2组血糖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餐后C肽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30于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能提高T2DM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奋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按4级评分方法记录服药前后的症状体征,计算疗效指数,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组追踪观察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9%,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可有效并长期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且联合应用优于单用,不良反应少,并能降低停药后的复发率.

    作者:代金枝;周敬安;李璐;徐学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中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为三大经典用药之一,其主要药理作用为解热镇痛,在临床上也常用于心血管疾病方面.而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癌,并且美国预防服务指南已经将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结直肠癌预防药物,因此,阿司匹林在预防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得到肯定,但是其治疗剂量、治疗时间以及其作用机制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阿司匹林的治疗疗程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便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雪靖;王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传统手法夹闭潮式引流术、自动夹闭潮式引流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置管期间采用传统手法夹闭潮式引流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试验组于置管期间采用自动夹闭潮式引流法.观察比较2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及膀胱功能训练消耗时间、排尿情况(自行排尿、诱导排尿、再次导尿),比较2组尿管留置第4、7、10天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首次排尿时间、膀胱功能训练消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诱导排尿率、再次导尿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管留置第7、10天时,2组尿培养阳性率高于尿管留置第4天(P<0.05);尿管留置第10天时,2组尿培养阳性率高于尿管留置第7天(P<0.05).结论 自动夹闭潮式引流对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优于传统方式,其可更有助于提高患者自主排尿,并可降低尿路感染,同时较少护理量.

    作者:杨桂伶;王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精细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术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2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4%,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术后的应用,与常规护理比较,加快患者早日康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华;常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33%、94.67%,高于对照组的29.33%、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独采用关节镜清理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伯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健康护理干预对认知度提高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健康护理干预对认知度提高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822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调查问卷调查研究者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度,并对研究者实施健康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研究者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度掌握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夫妇对佳生育年龄、补充叶酸时间较了解,对其余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了解程度较差.健康护理干预后,夫妇出生新生儿缺陷认知度优良率为85.16%,高于干预前的63.38%(P<0.01).结论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认知较差,通过健康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对出生新生儿缺陷知识掌握度和认知度.

    作者:林开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3.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09%、78.18%(P均<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夏学华;张国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