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王淑

关键词:偏头痛, 头痛宁胶囊, 尼莫地平片,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大连市中山区大连港医院收治的偏头痛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痛宁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发作频率评分、头痛伴随症状、持续时间评分及头痛影响测定-6问卷(HIT-6)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程度评分、头痛发作频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头痛程度评分、头痛发作频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伴随症状评分、头痛持续时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头痛伴随症状评分、头痛持续时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IT-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患者HIT-6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减少头痛发作频率,缩短头痛持续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三叶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三叶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龙岩人民医院骨科门诊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脱位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三叶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手术前(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优于三叶型钢板内固定术,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作者:陈凯航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吉安县万福镇中心卫生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发热、胸闷喘憋、肺部音)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胸闷喘憋、肺部音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过程中,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具有确切疗效,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疾病康复.

    作者:刘伏芽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策略

    1、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房颤)的类型 (1)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急性期首次发生房颤:按 ACS常规抗血小板、短期抗凝治疗,观察未来房颤发作情况决定是否抗凝;(2)稳定型冠心病首次发生房颤:根据卒中风险决定单独抗凝治疗或单独抗血小板治疗;(3)既往房颤患者合并确诊的稳定型冠心病:根据卒中风险决定单独抗凝或单独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血清蛋白因子在女性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因子在女性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2016年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精神分裂症组)、抑郁症患者36例(抑郁组)及正常体检人员50例(正常组),比较3组白介素6(IL-6)、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钙结合蛋白(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和抑郁组患者IL-6、S100β水平高于正常组,NGF-β、BDNF、GFAP及MBP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抑郁组患者IL-6、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精神分裂症组患者NGF-β、BDNF及MBP水平低于抑郁组,GFAP水平高于抑郁组(P<0.05).结论 血清蛋白因子可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断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作者:席杨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邯郸市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PSD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中风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肝解郁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MAD)积分和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MD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PS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抑郁症状,且安全性高.

    作者:郭彩娥;张玉英;乔泽国;杜文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4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予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粗硅胶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引流量、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观察并发症(皮下气肿、疼痛、脱管、堵管、血胸、肺水肿、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引流量多于对照组,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排出胸腔积液,缩短治疗时间,且并发症少.

    作者:施雄文;许晨晖;李碧峰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维生素B12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维生素B 12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65例,按就诊顺序以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3),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曲安奈德乳膏联合维生素B 12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维生素B 12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第1、2、3个月复发率、原位复发率、异位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原位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异位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维生素B 12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明显,原位复发率低.

    作者:盘胜枝;陈友元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肾小球肾炎伴蛋白尿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肾小球肾炎伴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2015 年4 月—2016 年7 月收治的肾小球肾炎伴蛋白尿患者10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2 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缬沙坦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 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收缩压)?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24 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清蛋白/肌酐,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24 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微量清蛋白/肌酐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肾小球肾炎伴蛋白尿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降低24 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提升肾小球滤过率,安全有效.

    作者:李芬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在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状态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在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永丰县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早产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和鼻胃管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性吮吸.比较两组患儿鼻胃管营养时间、禁食时间、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胎龄、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儿喂养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儿鼻胃管营养时间、禁食时间、过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胎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喂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佳,可帮助早产儿形成吞咽吮吸反射,减少经口喂养时间,提高经口喂养状态.

    作者:戴慧英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诊治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诊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永修县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72例,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分为支原体肺炎组56例、细菌性肺炎组50例、病毒性肺炎组66例,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及3组患儿C反应蛋白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治疗前,4组受试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性肺炎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受试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P<0.05);治疗后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病毒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C反应蛋白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阳性检出率为100.0%,高于支原体肺炎组的78.6%和病毒性肺炎组的18.2%(P<0.05).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小儿肺炎临床诊治中诊断及鉴别价值较高.

    作者:袁扬烨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当阳市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90例为卒中组,并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健康组.所有受试者均实施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阳性率,分析卒中组不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卒中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男性与女性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60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40岁和40~60岁患者(P<0.05);卒中组不同年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不同发病部位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中实施C反应蛋白检测效果优良,可有效辅助患者病情诊断.

    作者:佟刚强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情感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资阳市安岳县康复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均采用利培酮治疗2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情感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非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分类数、总测验次数),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 治疗后,患者非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总测验次数少于治疗前,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分类数多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ANSS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采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情感功能障碍.

    作者:李大坤;杨保成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贺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常规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1·d-1,大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0 g·kg-1·d-1.比较3组患儿发热、口舌改变、手足硬肿、眼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判断急性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患儿临床症状(发热、口舌改变、手足硬肿、眼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大剂量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剂量组(P<0.01).结论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作者:卿爽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和血糖波动的影响

    目的 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和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试验,均于2015年3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LAGE、PPCE(早、中、晚)、CV-FPG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AGE、PPCE(早、中、晚)、CV-FPG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AGE、PPCE(早、中、晚)、CV-FPG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oma-IR、Homa-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IR低于治疗前,Homa-β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有重要作用,平缓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左斌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和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和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梧州市工人医院2013—2014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410例,所有患儿共培养出病原菌411株.分析痰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耐药特征.结果 411株菌株中,主要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150株,占36.5%;肺炎克雷伯菌68株,占16.55%;大肠埃希菌67株,占16.30%,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占9.24%.结合本院常用的13种抗菌药对本研究占比较高的4种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丁胺卡那霉素较敏感;革兰阳性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较敏感.结论 只有明确了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构成和耐药特征,才能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能够降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病死率,还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抗感染药物滥用,降低医疗费用,减少细菌性耐药问题发生.

    作者:文晓君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无痛胃镜不同入镜时点实施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的静脉麻醉效果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不同入镜时点实施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铜仁市人民医院2015—2016年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即刻组(n=73)与延迟组(n=73).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后,即刻组患者在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刻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延迟组患者在睫毛反射消失后延迟30 s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 0)、入镜前(T 1)、胃镜过咽喉部(T 2)及完成时3)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T 1、1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T 0(P<0.05).延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即刻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即刻组(P<0.05).延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即刻组(P<0.05).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实施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较好,可有效稳定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但在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延迟30 s入境安全性更好,患者术后苏醒更快,还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作者:刘恒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本院冬令膏方临床应用情况及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冬令膏方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膏方的特色优势进行研究点评.方法 选取盐城市中医院2014—2016年开具的800张冬令膏方进行分析研究,将年龄、性别、用药总量、药味数和开立科室、诊断情况、不合理问题、贵细药品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膏方使用率低于女性(P<0.05),中青年是核心的使用膏方群体;膏方的中药味数较多,总剂量较大;中医内科是膏方主要的临床应用科室;医院中少数膏方需要规范处理,对膏方组方的合理应用需进一步提高;贵细药品在膏方中的使用率较高.结论 中医膏方具有明显的特色,临床使用科室分布也相对集中,是治未病和医已病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袁华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咸宁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妇康片治疗,并给予心理疏导等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治愈率,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且安全性高,护理满意度好.

    作者:刘翠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不同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镇中心卫生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等剂量的卡培他滨,两组患者均多服药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病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Ⅰ和Ⅱ度手足综合征、Ⅰ和Ⅱ度骨髓抑制、Ⅰ度腹泻、Ⅰ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等剂量与大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相当,但中等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更具安全性.

    作者:曾宪财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治疗方式及其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平市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65例,其中保守治疗6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3例,行开腹手术17例,行穿孔缝合修补术29例,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 65例患者中,保守治疗6例,总有效率为88.3%;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13例,总有效率为76.9%;行开腹手术治疗17例,总有效率为88.2%;行穿孔缝合修补术治疗29例,总有效率为96.6%.6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9.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再穿孔、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需根据早期诊断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进行积极治疗,以提升治愈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陈家程 刊期: 2017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