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张平

关键词: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 2型糖尿病, 知识掌握程度, 依从性, 血糖控制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患者均于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估饮食依从性,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于干预后6个月采用自制《2型糖尿饮食知识问卷》评估饮食知识掌握度.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饮食知识总掌握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干预后3、6个月,2组SDSCA得分均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后,2组FBG、2 h PBG、HbA1c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FBG、2 h 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掌握程度和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及临床辨证治疗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在我国显示均较高,由于该病一般为多种疾病恶化到后的阶段,临床多并发其余较复杂的病症,严重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在中医上,其归属的范畴在于心悸、积聚、水肿、喘症等,由于本虚标实,总犯有瘀血、痰饮,血脉滞积的病症.长期的心室过重负荷以及慢性心脏病变可以引起心肌收缩力锐减,锐减的心肌收缩会导致心血液排出量锐减,进而静脉系统阻滞,动脉系统泵出降低,难以供应组织代谢,此即为慢性心力衰竭,即慢性心衰[1].

    作者:丁训左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含苯磺酰胺结构新型分子的合成与其对抗糖尿病的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含苯磺酰胺结构新型分子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对抗糖尿病的活性.方法 取对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苯磺酰胺结构新型分子合成路线,并通过研究发现中间体与目标分子TM1、TM2相对实用及简捷的合成路线.结果 通过本研究设计实验得到二十多种化合物,反应要求温和,收益率高,上限可达95%;根据体外抗糖尿病活性显示,所得化合物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激动活性相对较弱.结论 醇体系可促进含对氨基苯甲酸、苯磺酰胺结构分子进一步优化.

    作者:孙秀玲;卢华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肾性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使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肾性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阳虚血瘀型慢性肾性水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体质量及水肿积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体质量及水肿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定量和水肿积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肾性水肿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汪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联合实施人工晶体植入方案+超声乳化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眼科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5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20例)实施吡诺克辛眼药水方案,观察组(335例)联合实施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方案,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视力水平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1%,高于对照组的92.19% (P <0.05);2组患者行2种治疗方案后,观察组视力水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联合实施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方案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其临床效果,而且还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水平,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家贵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及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2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尿素氮、胆固醇、肌酐、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8.89% (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厄贝沙坦治疗,可以较好控制血压水平,且不会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影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慧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经皮桡动脉穿刺腔内介入治疗冠心病人性化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桡动脉穿刺腔内介入治疗冠心病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 将医院心内科行经皮桡动脉穿刺腔内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健康行为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低血压、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闭塞、迷走神经反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冠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功能等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压力管理、健康责任感、人际关系、营养、躯体活动、HPLP健康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桡动脉穿刺腔内介入治疗冠心病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主健康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张园萍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某院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高血脂症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规范性,并对医院门诊和住院处方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分析,干预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法 从医院2016年10月份诊断为高血脂症的处方中抽取,计算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并对部分用药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一共抽取了含有降血脂药物的处方2 325张,其中含有他汀类药物的处方有1 852张,占比为79.66%,不规范使用的处方89张,占比为4.81%.基本达到合理用药的规定.结论 中老年高血脂症患者常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但存在许多问题,怎样合理、安全、有效使用他汀类药物,临床医师、药师应该共同关注,提高正确使用方法.

    作者:吴小利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耳穴贴压改善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MDD)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1].近年抑郁症发病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具有患病率高、自杀率高的特点[2].有研究表明,约7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3].失眠是抑郁症常见的睡眠障碍.目前对于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概念未做界定,认为是一种基于情志障碍出现的失眠症候群,持续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存在主观不满意[4].长期失眠会加重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失眠也是自杀的重要标志,严重的失眠可能会加大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5].

    作者:谢珊;傅荣;吴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在烧伤治疗过程中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价值.方法 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从医院治疗的烧伤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补液、营养支持、抗感染、外科削痂和植皮等常规治疗措施,而观察组同时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供皮区愈合时间、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浆蛋白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供皮区愈合时间以及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蛋白含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烧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可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而且能够改善血浆蛋白值以及血红蛋白值等相关指标,疗效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张守信;牛晓玲;崔炳环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2组患儿均给予镇咳、化痰、退热及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疗效、临床体征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 (P <0.05);观察组各项临床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奇霉素对于支原体感染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应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起效时间短以及用药安全的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锋;李容汉;李文成;肖玉凤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医院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处理

    目的 分析医院西药房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探究相应的处理改进措施以提高临床西药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方法 抽取医院2016年1-12月西药房审核的3 000张西药处方,对处方剂量、用法、适应证、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 3 000张处方中出现有45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比为1.50%,其中内科处方占13张,外科处方11张,妇科处方6张,急诊处方9张,儿科处方6张;45张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不合理类型主要为药物选择不合理、剂量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及用药次数不合理等.结论 该院门诊西药房处方中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要加强临床医师对药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药师严格对处方审核力度,全面提高西药房处方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何皖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应急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急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应急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6.44%,高于对照组的72.88%(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4.91%,高于对照组的81.35% (P <0.05).结论 应急护理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护理效果、康复均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陈艳;黄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总结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其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系统、表现及用药分布,观察患者药物合用情况、给药途径,分析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提出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结果 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是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常累及的系统,构成比依次为32.29%、23.96%和10.42%;抗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是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构成比依次为27.08%、19.79%和17.71%;老年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以2~3种西药合用多见,构成比65.62%;静脉注射、口服、肌肉注射是引起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构成比依次为42.71%、29.16%和17.71%.结论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多,症状表现复杂,临床应加强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指导,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孙兴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2组用药效果、TIMI血流分级状况、MBG分级情况、出血情况等,以评价该方案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患者实施2种方案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MBG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出血患者,出现患者死亡1例(4.76%);对照组中有出血1例(4.76%),死亡2例(9.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现急性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时,通过实施替罗非班治疗方案,在提高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使其TIMI血流分级、MBG分级状况均有效改善,从而提高预后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任月如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依据患者手术处理方式的不同而划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0例.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开腹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耗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合VAS疼痛指标评估患者术后24h疼痛评分,观察比较2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引流管放置率及腹腔残余感染率.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VAS疼痛评分为(3.42±1.07)分,低于开腹组的(5.11±1.28)分(P<0.01);腹腔镜组切口感染率、引流管放置率、腹腔残余感染率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阑尾炎方面,腹腔镜手术更具优势,其微创治疗方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手术质量有保障,后期并发症率低,有效缓解患者手术疼痛感,提高患者就医舒适度.

    作者:朱守同;苗旺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精准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精准护理在规范管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房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宣教,观察组采用路径式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出血倾向或栓塞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NR达标情况、服药依从性及定期监测INR的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准护理对规范房颤患者的抗凝管理切实可行.

    作者:宋志虹;马琳晔;陈思萍;王文卿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观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原因并观察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防控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防控措施,观察组剖宫产产妇术中大出血的发病原因,2组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满意度.结果 剖宫产产妇术中大出血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联合胎盘因素、子宫切口延长,分别占60.00%、26.67%、10.00%、3.33%;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5);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为(612.42±123.05) ml,低于对照组的(908.35±212.40) ml(P <0.01).结论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加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防控措施十分重要.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宫梦雪;赵瑞敏;史计月;尹亚彬;郭静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1%,高于对照组的88.14% (P<0.05).观察组6h止血的例数为47例(79.66%),多于对照组的26例(44.07%)(P<0.01);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9.74±2.15)h,短于对照组的(11.25±2.34) h(P<0.01).结论 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止血疗效明显,快速、安全,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任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药学服务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

    近几年,由于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大大提升,而由于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会造成患者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因此其受到了医疗领域的广泛关注[1].据有关研究表明,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采用药学服务既能发现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或者潜在的隐患,同时还能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加以解决[2-3].因此药学服务对抗生素合理使用临床意义重大,报道如下.

    作者:全颖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血红蛋白在晚期胃肠癌姑息性化疗后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晚期胃肠癌患者姑息化疗后血红蛋白(Hb)的变化,并分析Hb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0例晚期胃肠癌患者第一周期化疗前及后一周期化疗后的静脉血Hb值,随访所有患者至肿瘤进展;分析患者化疗前后的贫血程度变化,不同疗效患者化疗前后的Hb值变化及其与PFS的关系.结果 化疗后患者的贫血率明显高于化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评效为疾病稳定(SD)或疾病进展(PD)患者的Hb值较化疗前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的Hb值与PFS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化疗可使部分患者Hb值降低;化疗后的Hb值可以作为预测PFS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程雪;卞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