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训左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2组结石残余的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与平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无残余结石,对照组有1例(1.92%)发生结石残余,2组结石残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尸<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金金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宫外孕患者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宫外孕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β-hCG指数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结果 观察组宫外孕治疗成功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2组患者在输卵管畅通、宫内妊娠、宫外妊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β-hCG指数恢复正常水平时间为(7.81±2.21)d,短于对照组的(15.76±3.29) d(P <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治疗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会蓉;邓艳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输液、用药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6个月后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6个月后,2组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林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采用妇科千金片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仅予微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片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千金片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又能促进宫颈黏膜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岚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低于对照组的23.21% (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整体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艳丽;尹会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2013-2015年艾滋病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现状(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等).方法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标本种类、耐药菌种类、是否为医院感染、采取的干预措施等;再通过查找文献,从而全面深入地总结干预措施.结果 AIDS患者是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检出的MDRO以ESBLs为主,共78株(70.27%),其次是MRSA (20.72%).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部位(62.23%).MDRO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均升高.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切实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胡媚;张子婷;刘宾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放疗组43例和同步放化疗组46例.单纯放疗组接受单一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同步放化疗组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1年和2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部分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4.35%、82.61%,均高于单纯放疗组的32.56%、58.14% (P <0.05);同步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2.61%、56.52%,均高于单纯放疗组的53.49%、32.56%(P<0.01或P<0.05);同步放化疗组白细胞下降(Ⅲ~Ⅳ级)发生率、恶心和呕吐(Ⅰ~Ⅱ级)发生率分别为15.22%、47.83%,单纯放疗组的发生率分别为0、4.6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吉替奥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明确可靠,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联合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并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医院诊治的尖锐湿疣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高频电离子切割治疗,同时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给予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法治疗,并联合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疣体一次性清除率;随访6个月统计2组患者尖锐湿疣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清除率达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 (P <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 (P <0.01);随访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50.00% (P<0.01).结论 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一次性病灶清除率高,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能有效预防尖锐湿疣复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邹希斌 刊期: 2017年第29期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发病重,系膜通常会有水肿症状,导致其阑尾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张力会异常升高,且阑尾腔内均为脓液,需及时手术,以改善患者预后[1].为评价手术方案应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价值,选取3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期待能提高其临床效果.
作者:陈云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康复训练联合血栓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8.33% (P<0.01);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血栓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提高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肢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啸虎;吴秀玮;高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以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2组镇静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在用药后30 min、用药后1h以及手术结束时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32.35% (P <0.05);观察组手术后2d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味定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以及术后镇痛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加凯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1%,高于对照组的88.14% (P<0.05).观察组6h止血的例数为47例(79.66%),多于对照组的26例(44.07%)(P<0.01);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9.74±2.15)h,短于对照组的(11.25±2.34) h(P<0.01).结论 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止血疗效明显,快速、安全,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任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ICU病房中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同时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尹琴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联合实施人工晶体植入方案+超声乳化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眼科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5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20例)实施吡诺克辛眼药水方案,观察组(335例)联合实施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方案,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视力水平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1%,高于对照组的92.19% (P <0.05);2组患者行2种治疗方案后,观察组视力水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联合实施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方案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其临床效果,而且还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水平,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家贵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40例的诱因进行分析,并总结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0例进行研究,且术中均有急性脑膨出症状发生,在分析诱因的同时,重点总结防治措施,以改善预后.结果 40例急性脑膨出患者中,弥漫性、急性脑肿胀18例(45.00%),迟发型颅内血肿17例(42.50%),大脑缺血/缺氧5例(12.50%),均予以及时处理.随访发现,植物生存者1例(2.50%),重度残疾者5例(12.50%),中度残疾者5例(12.50%),恢复质量较好者12例(30.00%),死亡者17例(42.50%).结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弥漫性、急性脑肿胀;迟发型颅内血肿或者是大脑缺血/缺氧都可能会诱发急性脑膨出,因此在治疗中,除了要对患者疾病特征深入分析外,还要制定专业防治措施,通过防止脑膨出症状出现,再加以综合处理,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杜洪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分析新生儿肺炎早期与晚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炎新生儿2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日龄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A组(日龄0~7d,127例)和B组(日龄8~28 d,131例).观察比较2组肺炎类型、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及肺部X线情况.结果 A组吸入性肺炎112例(88.19%)、感染性肺炎15例(11.81%),B组吸入性肺炎11例(8.40%)、感染性肺炎120例(91.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口腔流液/吐沫、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及吸气三凹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均<0.01);A组肺纹理增多模糊、点状密度增高影出现率高于B组,片状密度增高影、肺充气征和支气管充气征出现率低于B组(P均<0.01).结论 新生儿早期肺炎以吸入性肺炎为主,晚期以感染性肺炎为主,不同时期患儿肺炎临床症状、体征及肺部X线表现存在差异,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
作者:周培培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晚期胃肠癌患者姑息化疗后血红蛋白(Hb)的变化,并分析Hb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0例晚期胃肠癌患者第一周期化疗前及后一周期化疗后的静脉血Hb值,随访所有患者至肿瘤进展;分析患者化疗前后的贫血程度变化,不同疗效患者化疗前后的Hb值变化及其与PFS的关系.结果 化疗后患者的贫血率明显高于化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评效为疾病稳定(SD)或疾病进展(PD)患者的Hb值较化疗前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的Hb值与PFS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化疗可使部分患者Hb值降低;化疗后的Hb值可以作为预测PFS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程雪;卞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患者均于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估饮食依从性,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于干预后6个月采用自制《2型糖尿饮食知识问卷》评估饮食知识掌握度.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饮食知识总掌握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干预后3、6个月,2组SDSCA得分均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后,2组FBG、2 h PBG、HbA1c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FBG、2 h 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掌握程度和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张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聚乳酸医用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颈前皮瓣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手术指证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时使用浸润丹参注射液的聚乳酸医用可吸收膜,对照组不使用浸润丹参注射液的可吸收膜.观察2组患者术后3~7d有无颈部不适、疼痛感、肿胀程度及随访3个月后颈部活动和吞咽活动牵扯感.结果 术后3~7d,观察组颈部疼痛、颈部肿胀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结论 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联合丹参注射液对于预防腔镜下甲状腺术后粘连是有效、安全的,保证微创治疗甲状腺手术美观的优势,可作为一种新的预防术后粘连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彪;刘仕云;曾晓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雅思牌)进行治疗和护理,根据哇田饮水试验得分和营养状态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2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吞咽功能改善速度,加快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铷 刊期: 2017年第29期